分享

紫砂史上最无趣的争论:全手工和半手工

 我是壶仙子 2018-09-13

过去的老匠人,几乎都是全手工成型的作业方法来完成一件艺术品,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器具批量制作开始流行,让传统的手工艺品越来越难以生存。



紫砂界的全手工和半手工一直是众多人争议的话题,这其实是典型的工业文明进步和传统的手工工艺碰撞的结果。争论永无休止,但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都有它的完美答案,关键在于观众的接受范围。



加入撇开艺术去争论是否使用模具,将跳入循环的怪圈。可艺术进入到最高层次的时候,技术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俗话说美美与共,技术之争在艺术面前被顿于无形民国的学者李景康和张虹对全手工和半手工就已经有了非常精辟的论述:



民国的李景康、张虹对全手工和半手工已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就印模与捏造而论,印模之法易精,在工业为进步;捏造之法难精,在技能为绝诣。故印模之法便于仿行,捏造之法则庸工不易措手也。名家之壶俱以捏造见长,坐是故耳。”

1、半手工的特点:易精、便于仿行

2、全手工的特点:技能为绝诣、不易措手



描述的意思就是,半手工要做好,就在于这个模具,模具越漂亮精细,产品也越漂亮,顶级的模具壶也会反映作者对艺术的设计水准和文化底蕴,能够表达制作者的内心独白、对紫砂内涵的领悟,也会受到广大紫砂爱好者的青睐。全手工若想做的出色,除了要账务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术之外,还要对自身的能力有定位:

1、艺术天赋和审美眼光

2、艺术的灵气

3、宏博的文化知识底蕴

4、综合素质以及巧妙的构思设想



有人说过,顶级的全手工,有如机械的精准,漂亮得如教科书般的典范。任何一件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不管是半手工还是全手工,在它诞生之初,都盛满了作者的性情和思想,也是在还原最传统的民间工艺及它的神采意蕴。



今天的紫砂从民间工艺走向了高雅之堂,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传统全手工工艺”是紫砂界的祖师爷时大彬留给宜兴紫砂最为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紫砂这门手艺的根,因为这门手艺才让紫砂有了无限的创造力,千变万化的壶型就像烟火般璀璨。



如果我们买的是一个用来喝茶的实用工艺品,那么制作过程有没有按照传统的工序来完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结果,如果把它当做一个艺术品,整个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按照传统的工序来完成就很重要了。



正如高振宇的《为茶而生的工艺》中所述:“毫无疑问以传统的纯手工工艺为贵”。所以大家并不用太过纠结到底是纯手工还是半手工了,茶具和艺术品只是你的一念之间。










蜀工坊坚持以推广紫砂文化为己任,

我们不仅有优质的砂器,还有有趣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