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扁豆

 昼三夜二205 2018-09-13

扁豆(《名医别录》)

 

为豆科1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植物扁豆的种子。主产于湖南、安徽、河南,以及江苏、四川等地。我国南北各地都有栽培。立冬前后采摘成熟荚果,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药材形状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以饱满、色白者为佳。炮制品有生扁豆、炒扁豆。

【历史】扁豆最早载于《名医别录》,名“藕豆”。其异名有白扁豆(《药性论》),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本草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江苏植物志》),南豆(《陆川本草》),小刀豆、树豆(《四川中药志》),藤豆(《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名医别录》谓其“主和中下气”。《药性论》增入“主解一切草木毒”。《日华子本草》首言“补五脏”。《图经本草》则言本品“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一切草木及酒毒,亦解河豚毒”。《本草纲目》总结本品“止痢、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本草备要》《本草从新》进一步总结本品具有“补脾除湿、消暑”的作用。至此,对扁豆的功用认识趋于完善。

【性能】甘,微温。主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解毒。

【应用】

一、脾虚夹湿证

扁豆味甘,入脾,既能益气健脾,又能化湿和中。脾胃虚弱、湿浊停滞,而见食欲缺乏、体倦乏力、呕吐或泄泻等症,多用本品配伍党参、白术、茯苓等药,健脾除湿,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若小儿脾虚湿滞而畏食者,可与白术、砂仁、鸡内金等配伍健脾除湿开胃,如《中医秘单偏验方妙用大典》增食灵。若婴儿脾虚夹湿腹泻者,可配伍苡仁、鸡内金,共炒黄研末调服(《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若妇女脾虚湿滞带下者单用为末冲服,或配伍山药(《偏方大全》)或配伍芡实(《中药食疗学》)。若脾虚湿滞肥胖者,配伍茯苓、苡仁、陈皮等药,健脾除湿、化痰消肥,如《中医秘单偏验方妙用大典》健脾利湿方。若手掌、足跖出现水疱、脱皮者,可与苡仁、芡实、白术、黄柏等药配伍,健脾除湿,如《实用皮肤科学》健脾除湿汤。

二、暑湿证

扁豆入脾、胃二经,化湿和中,有利于暑湿的祛除。夏中暑湿伤中、睥胃不和,而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单用;或与香薷、厚朴配伍,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饮。若小儿夏季暑热、经久不退者,可与竹叶、石膏、麦冬、青蒿等配伍,如《百病中医自我疗养丛书》加减竹叶石膏汤;亦可与绿豆、糯米煮粥,长期服用,即《中医秘单偏验方妙用大典》豆米粥。

三、诸毒

扁豆味甘,能解多种毒。若热毒恶疮、连痂痒痛者,单用捣末外敷即效(《肘后备急方》)。若痘毒、全身糜烂者,单用研末,干搽患处,即《中医小儿食物保健疗法》扁豆粉。若砒霜中毒,扁豆生研,水绞汁灌服(《永类钤方》)。若酒毒,多与葛花、白豆蔻、砂仁等同用(《中药学》)。

【用法用量】9~15g。健脾止泻宜炒用,消暑解毒宜生用。

【使用注意】扁豆内含毒性蛋白,生用有毒,加热后毒性大大减弱。

【现代研究】

一、 化学成分

扁豆含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还含有植物凝集素、植物钙镁、水苏糖、麦芽糖、棉籽糖等成分。

二、 药理作用

扁豆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等作用。其中,扁豆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扁豆冷盐浸液对E-玫瑰花结形成有促进作用。扁豆所含植物血细胞凝集素A不溶于水,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于食物中词喂大鼠,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引起肝脏的区域性坏死;加热后则毒性大大减弱。凝集素B可溶于水,有非竞争性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加热也降低其活性。

三、 临床新用

1.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扁豆9g、高丽参1.5g、车前子9g、炒山楂12g。治疗小儿消化不良102例,结果痊愈90例、好转8例、无效4例[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506]。

2. 治疗阴道炎   扁豆500g、椿根皮500g、鸡冠花120g,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6g1日服2次。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治愈106例[常见药用食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