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窑团队系列讲座:酱定、紫定及其窑变

 你我入画 2018-09-13


在这金秋浪漫时节,共同邂逅千年名瓷,定瓷颜色釉。我以亲身探寻的角度走进定窑,有幸在117万平方米巨大窑址中,亲眼看到纯正的定窑标本。定州是古定窑全国集散地,这十多年来基建施工出土大量定窑瓷片。在曲阳窑址附近,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也出现大量瓷片,给我学习研究定窑提供大量实物标本。1934年,叶麟趾先生发现定窑开始,后来陈万里、冯先铭先生在50年代考察瓷片中都发现红褐色的标本。2009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共同考古挖掘了776平方米,这是中国考古挖掘定窑遗址最大一次,更是有大量此类瓷片、残器、完整器出现。


一、 酱色、紫色


 

以上这些窑址出土标准器,酱黄、赭、红、紫、褐都跟我们生活中发酵大酱的颜色相似,酱发酵的时候早中晚也会出现以上颜色,人们会感觉到这种颜色色差很大。1000多年前宋代是中国农业文明主要时期,制瓷靠手工业来完成。跟今天工业文明以及信息社会文明是没法相比的。烧制颜料以铁为呈色剂,含铁量为5%以上,助熔剂量明显少于黑定,温度要高于烧制黑定30摄氏度到50摄氏度左右。在烧窑后期,降温时间加长,氧化氛围加浓,加上瓷器釉层普遍厚于黑定和白定等多种综合因素形成。中国人取名都是师法自然、道法自然,因此古人取名为酱定或酱釉定瓷。还有一些高雅名字,如柿色釉、紫金釉等等,这种釉色不仅今天我们喜欢,在明代永乐年间就开始仿制,因为当时定窑已经停烧,定窑团队从胡修源先生创烧到脱脱先生的消亡讲解很透。

 


这件酱定瓷器,北宋酱釉梅瓶,器型大方,俊雅釉色有深浅浓淡变化,静谧高贵,仿佛让你见到一位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体现中华民族本色风流,本色是朴素无华、返璞归真,风流就是豪放洒脱自然。也是大宋王朝儒释道结合体现,儒家出仕进取理性,佛家慈悲为怀,道家注重修养自然,使我们中国人活的永远中和、中庸状态,不会失去自我!


酱定有一种非常漂亮颜色紫色,有鬼斧神工技艺的陶瓷大师追求过、鉴赏家们仰慕过、现代人心驰神往过!我时隔千年后再次与紫定邂逅,有高温紫红、葡萄紫、高温中温紫色,这种紫定与酱定极为相似。只是在原料中加入适量锰,对温度要求控制极高,烧成难度很大,所以是定窑中的名品!

 


第一个瓶发色紫红。第二个上海博物馆盏托发色紫很到位,有宋代漆器质感。第三个瓷片紫中有深浅斑,活脱灵动,高温釉胎结合好,瓷化程度高,现代紫定研究论文中多次引用。第四个有天地瓷片(两张),釉亮而不刺眼,烧造温度高,胎白质坚不亚于元明最好瓷胎,口部釉由于力学自然均匀向下流一周浅釉,恰好这一周就成了酱釉,形成淡雅的酱口,形成定窑独特工艺,后世多有仿制。第五个完整底瓷片(两张),中温正紫色,但胎有点生烧,当时窑工有意识控制窑温。第六个印花瓷片,中温正紫色,胎也有生烧现象,窑温控制不仅汝窑窑工注重,定窑运用也非常好且早于汝窑。第七个有天地碗片,高温紫,正烧沾砂,北宋早期烧造工艺,器型风格俊逸。


元末明初有一位收藏和研究古陶瓷的学者,他出身收藏世家,套用今天的话,他是藏二代曹昭,著有《格古要论》三卷,成书于明洪武21年,是最早文物鉴定专著。历代文物鉴赏家均很重视,在明代时影响就很大,景泰年间王佐增补13卷,历代多有再版。这部书成书时间,也就是定窑进入尾声时间。书对定窑记载和评论也是盖棺定论。研究定窑学者大量引用此书中观点,这部书记载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我从中解读出,一是定窑有紫定,二是胎白者为贵,三是定瓷分类从颜色釉开始。


元代蒋祈《陶记略》记载真定间烧紫定。明代有位大收藏家项元汴,编著的《历代名瓷图》书中提到五件紫定,如葡萄色,璀璨可爱。


清代郭葆昌《瓷器概说-瓷器釉色》中记载北宋定瓷有红、紫以及黑色者。再提一本书,《古玩指南》这本书很熟悉吧,这是民国时期赵汝珍编写的,书中记载明中叶以前紫色为葡萄紫,明末到康熙逐渐变为茄皮紫!


紫色中国古代是吉祥之色,司马迁《史记》中描述老子出现时用紫气东来一词描绘,寓意祥瑞。宋聂崇义《三礼图》中,大宋已恢复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恢复旧制为篮本,看出大宋政权治国方向和目标,以及文化、经济高度繁荣原因。记载宋朝官服以紫为尚,宋初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比如文献记载聂崇义职衔写成:“通义大夫国子司业兼太长博士挂国赐紫金鱼袋臣聂崇义。”


 

宋士大夫以佩鱼袋穿紫为荣,紫色是官位象征,佩鱼袋时官品低的人要去借紫或绯色公服,当时称借紫借绯,这里可见紫色高贵程度。到明清两代紫色是尊贵颜色,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紫色还是宗教颜色,在基督教中紫色,代表至高无上和来自圣灵力量。

 


喜欢紫色人是完美主义者,有时会表现极为苛刻。交际时愿意结交很多朋友,用各种方式寻求交流。性格机智中带有感性观察力、特别敏锐,但容易滥用感情。人的性格优雅而高尚,具有丰富感受性,但过之则“阳春白雪和者寡”。


二、酱定、紫定分类

从器型分类追求仿制商周铜器、漆器、陶器、金银器的器型,这些都是古人在每个时代凝结艺术经典,中华文明承载物,定瓷器物将形态、色彩、纹理乃至光亮,均调和恰如其分,达到科学技术与工艺美术表现的高峰。糅和儒释道诸家思想,强调委婉含蓄温润中和之美!


1、瓶类。色泽浓艳透亮的有色与造型挺拔大件器物上表现的非常好。

 


2、小盏小碗。是紫定最多的器物,釉色色泽淡雅柔润,器型隽秀精致,精致者满釉,只有足底一圈无釉,这是釉料调制的黏度极佳。

 


 

最后这件碗底标本,高温紫有点发红,胎细白,只有底整齐一圈无釉,釉配制黏合度极佳,让后世也望尘莫及!


3、盘。此类器物,大多形制花口。

 


4、盖碗。量比较大,有粗瓷和精瓷。


 

5、盏托。此类器物美观大方,线条优美。


 

6、盒。此类器物大小多种型号。


7、壶。此类器物较少。


 

8、炉。此类器物仿青铜器,金银器多。


9、小玩具。此类器物器型比较多,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情趣,有小马、小人、哨等。


10、灯。此类实用器,形制比较多,有精的也有粗。


11、钵。此类器物都不大,小巧可爱。


12、围棋。是定窑烧造质量比较高的一个品种,也是精粗都有,酱紫都有,特殊漂亮的是紫定窑变小棋子。


13、大盆。此类器物是实用器比较多,大部分是粗瓷。


14、枕。此类器物多为金代。

 


15、罐。


 

16、渣斗

 

三、窑变

窑变因釉料流动性和烧造不可控性,在瓷器色、质、声等方面发生变化,由于古人认识局限,能被人们接受奇妙变幻的窑变被称为祥瑞之兆,这种器物被称为窑宝。不能被当时人们审美所接受的窑变,被称为怪胎,打碎扔掉。随着人们对瓷器认识逐渐提升,把火与土幻化出来,人们难以想象变幻,从不同角度接受了!紫定窑变大体分为四种:


1、褐彩斑。形成最好的,叫鹧鸪斑,而定窑釉形成此斑的少,但它能形成,散射状的窑变称天外飞仙!还有一种爆斑,规则一点的像金钱纹,这是定窑窑变特有的。

 

 

 第二件是梅瓶口标本,爆斑大小自然,别有韵味!


2、油滴状。定窑油滴都很小,但有自己的特色,小而变化多,显得含蓄而别有韵味,这是紫定最爱出的窑变。

 

 

3、兔毫。丝条状窑变,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短而隐含。


 

4、独特窑变。是形成霞或片状,一种银灰状像木纹一样漂亮,一种成片状紫色窑变像电光一般非常漂亮。还有特殊一种是葡萄紫斑,璀璨可爱。



这件标本有葡萄紫斑,并带有小油滴,难得一见!古籍文献多次记载。


另外,还有印花、刻花、描金和金银扣酱定紫定,此类器物非常高雅高贵,是给当时贵族乃至皇室使用。宋代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用大蒜汁调制金描画而成。

 


此件描金定器,日本尊为国宝!据传出土于中国陕西。

 


此件印花碗吉林也出土过,它们都有身份。东北很爱出土。

 

四、紫定反映宋人的理想审美情趣


宋代理学大师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理想!这种理想推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是积极向上,超拔进取。这与定瓷器型超拔俊逸完全吻合。人没有这种精神就会陷入平庸、颓废、堕落。时代不可逆,但精神可流传。可以赏定瓷唤醒我们民族这些优秀文明,使我们不会沉沦为定瓷的奴隶。


紫定反映宋人深沉古雅,平淡质朴,含蓄自然,恬静温润!这是从人修养中得来高贵品格。让人感到那些追求真理大义,坦荡君子,迎风而立在您面前!


瓷器是文明的载体,看到紫定请您展现出华夏文明应有的风范!

  

 

五、紫定遗憾


定窑颜色釉瓷器在出土报告中,分析得出精细颜色釉在五代北宋时期,占定窑出土量百分之二以内,有的品种瓷片在世界都很少见。私人收藏的紫定酱定,图片都不让留,与这些漂亮的紫定邂逅,就像与内外皆美的佳人擦肩而过只留下回眸一笑,也许是我百年修来福份。紫定百年后有她无我,她将成为永恒!


红尘万丈三杯酒,敬不甘寂寞的古陶瓷爱好者!!!


特此鸣谢定窑团队再造之恩,感谢见过面、没见过面的朋友们鼎力相助!我们有缘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