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排除票友? 文/戈宝栋 京剧《东坡宴》 有一位颇为时髦的戏剧导演,他执导了一出颇为时髦的新戏,从戏名到内容都使用了一整套时髦名词与语言,不用说,也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时髦报酬。可是台下的观众反映却不够“时髦”,对他劳民伤财的杰作,纷纷送上了谴责之声。于是名导在电视屏幕上声明说:“我这个戏不是给票友看的!” 票友怎么啦?请问您这个戏不是给票友看的,是给谁看的呢?是否观众还要通过资格审查? 除了票友,还需要什么样的观众? 这类观众大概有三种人: 一种是完全不懂戏的人,他们大抵不会花冤枉钱界来看戏的,因为他们怕被人糊弄。换一个角度,从这位导爷来说,便可以使用些懵人的招数,这种不懂戏的人,大概是他心目中理想的观众吧; 第二种人,是出资并颁奖的官员们。对这位名导来说,他们可算得上是真正的“上帝”,无论是此戏演出之前或者之后,他们都是最可靠的“捧场人”。对这位名导来说当然是最可信赖,而且最“公正”的了,而且最具有权威性的了; 第三种人,是自己周围与他荣辱与共的亲属,他们任何时候都不会出卖他,所以是最忠实的了。 可惜的是,这三种人加起来也不会成为剧场的多数。奇怪的是,竟有人不会痛惜大笔的国家资金去排演这些仅仅少数人看的时髦戏!而且还有一些时髦文人能够编写出各种理由为其张目的文章。 这位导演为什么对票友那么恼火?原因大概是票友的意见同他的思路相左。当然,票友的意见他可以爱听不听,没关系。只要有“上帝”支持,他可以照样做他的导演。但是您只要执导戏曲,就应该遵守戏曲的游戏规则。这同“飞人”乔丹打篮球一样,人门發赏他的球技,是因为他完全在篮球的规范之中运作的,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在球场上乱加发挥的。您看呢? (该时髦剧新编历史剧剧名是《东坡宴》) 王如昆主编《戈宝栋先生戏曲文集》 原载台湾《弘报》第105期2002年12月30日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