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五体之一的皮,实际是指皮毛。皮就是皮肤,毛是汗毛,古称毫毛。皮肤上密布汗孔,汗孔又称玄府、气门。汗孔因其幽玄而不见,故名玄府。玄府为卫气泄越的孔道,故名气门。皮肤与肌肉的间隙称为“腠理”,其中肌肉的间隙多称之为腠,又叫肌腠。皮肤纹理多谓之理,也叫皮理。《金匮要略》:“腠者,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之所注;理者,皮肤脏腑之文(纹)理也。”。腠理是元气和津液输布流行的通道。 一、皮的生理功能 1、护卫肌体。皮主一身之表,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屏障。皮肤抵御外邪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卫气的盛衰和腠理的疏密。卫气充盈,肌表固密,则肌体抵御外邪能力强。若卫气虚弱,则抵御外邪能力差,皮肤腠理疏松,汗孔异常开启,外邪易于侵入而致病。 2、调节津液代谢。汗是津液所化,出汗是人体正常的排泄途径之一,皮肤通过排汗的形式来调节人体的津液代谢。卫气的强弱、腠理的疏密、汗孔的开合,影响汗液的分泌、排泄和津液的代谢平衡。如果出汗过多,轻者伤津,重者脱津。 3、调节体温。正常的出汗,可以调和营卫、滋润皮肤、调节体温。皮肤出汗是人体保持恒温的重要因素。若卫气调节人体汗孔开合正常,则汗出的有无及多少能正常调控,体温随之相对恒定。若卫气被遏制,汗孔闭塞,散热受阻,则郁而发热,可采用解表发汗之法,使汗孔开宣,汗得外泄,阳热之气随之外散。如果汗出过多,则阳气外泄,可至阳虚而寒,甚至出汗寒厥。 4、调节呼吸。肺合皮毛,皮毛上的汗孔有呼吸吐纳的功能。 二、皮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肺主皮。《素问.五脏生成篇》“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后世称“肺主皮毛”。肺与皮毛的关系是:肺能把脾胃生成的水谷之精气,输布到皮毛,使皮肤滋润,毛发光泽。肺宣发卫气外达皮毛,卫气有温润皮毛,抵御外邪、调节汗孔开合的作用。皮肤作为抵御外邪的屏障,抗邪护肺,肺为娇脏,容易受邪。若皮肤肌表为外邪侵入,就会出现鼻塞、咳嗽、流涕、喷嚏等等。 2、皮肤为正经分布所主。《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可见十二正经在体表都有一定的分布、滋养、传感范围,其与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这就是所谓的“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也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因此静脉的病变,可显现于相应的皮部,皮肤受邪也相应地影响对应的经络和脏腑。 |
|
来自: 中医知识圈 > 《中医理论理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