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是谁杀死了提督丁汝昌?

 皮皮中尉 2018-09-13

本文参加了【我喜爱的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


​1895年2月11日夜,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在威海刘公岛海军公所服鸦片自杀。两天后,也就是2月14日西方情人节这天,所有残存舰艇和陆海军官兵向日军缴械投降。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这段史实人人皆知。但在拜读陈悦先生大作《沉没的甲午》之后,我透过史料却得出这样的结论:杀死丁提督摧毁北洋海军的元凶,从表面上看是日本联合舰队,实际上却是清政府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下流式”领导。提督丁汝昌之死,源于“下流式”领导的逼迫!

身为堂堂海军提督,无论是甲午战前的部署筹备,还是在战争中的实际指挥,丁提督都堪称一个提线木偶,空有报国壮志,却落得身死遗恨。

在指挥系统中,海军提督之上,还有朝廷、海军衙门、北洋大臣乃至海军营务处的层层监管;在舰队内部,他这个提督也是寸步难行:后勤上要巴结军械局,燃料供给要讨好矿务局,就连战术指挥,也要受左右翼总兵的排挤;他是凭着中下级官兵的拥戴和对李鸿章大人的绝对忠诚,才得以驾驭这支部队。这种叠床架屋、处处受制的工作格局,就是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下流式”领导为操纵他而预先设置,也为他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到了实际战争进程中,丁提督就一步步走进了一个近代军人的悲剧漩涡中。

战争刚一爆发,企图撼动李鸿章权力体系的翁同龢一派,就迫不及待地纷纷上书弹劾淮军第一名将丁汝昌。在各种捕风捉影的舆论攻势下,光绪皇帝方寸大乱,下旨严令丁提督“激发天良、痛剿倭寇”,逼迫他在弹药不足、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仓促出战。

丁汝昌这边刚命令布置水雷加强刘公岛港湾的防守,言官们就上书痛斥他怯懦畏敌;丁提督巡航渤海寻找日军决战却一无所获,言官们就上书说他“抱头鼠窜、偷生纵寇”;等到日军舰队趁着北洋海军巡航的间隙溜到了渤海海域,惊恐万分的言官们干脆大放厥词,说丁汝昌是内外串通的汉奸!于是皇帝的态度开始180度大转弯,勒令他不得越过旅顺威海一线,严防死守“不放一船闯入”。

不出战怨该死的丁提督,出战也是丁提督该死,把个本该好好指挥作战的指挥官弹压得无所适从,只好带着舰队困死在渤海海域,一开始就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

即便是在黄海大战中艰难击退了日军舰队围攻,身负烧伤的丁提督也没能躲过言官的口诛笔伐。62名言官联名上奏,控诉他“逗留不前、冒领邓世昌功劳”等罪名。年轻气盛的光绪皇帝火冒三丈,下旨将正在安排大修军舰的丁汝昌“革职,摘去顶戴”。甚至翁同龢一派连接管海军提督的替补都已经找好,只是因为日军已经开始围攻威海卫才没有成行。 

在战事接连失利的影响下,急于找一只替罪羊发泄怒气的光绪皇帝,不管不顾地下了决定丁汝昌战后命运的圣旨:“将丁汝昌锁拿刑部治罪”!只是在威海军民的联名作保和李中堂的百般辩护之下,丁汝昌才得以“在前线效力,戴罪立功”。

一位外临强敌的前线统帅,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招来政敌的攻击,永远无法得到朝廷的肯定和信任,“不战死,战亦死”,随时都会身败名裂,这就是地地道道的精神摧残!

当威海卫四面受敌的关键时刻,丁汝昌和他的北洋海军再次受到除敌人之外来自后方的致命暗算!山东巡抚李秉衡为讨好朝中的翁同龢一派“清流”,拦截一切援军,借口积蓄力量迟迟不派兵前进,就在烟台坐等丁汝昌全军覆没。面对军舰大部损毁、援军无望、数千军民期盼活动的困局,丁提督深夜绝望地服下鸦片,痛苦地弥留到第二天凌晨,最终撒手人寰……

甲午战后,恼羞成怒的光绪皇帝再次下旨,用三道锁链箍住丁汝昌的灵柩,放在原籍村口,不得下葬,以示惩戒!

这段曲折愤懑,证明丁汝昌其实是被逼死的。他是被由光绪皇帝为首的形形色色的“下流式”领导,逼得进退失据,浑身战栗。他不知道如何求生,更不知道如何求胜。他和他的北洋海军一同被“下流式”领导逼到了绝路! 

但凡那些不做事不懂行、以关系亲疏为用人标准、私心泛滥的领导,就是“下流式”领导!无论哪个时代,只要有这种“下流式”领导存在,就是一个单位的慢性病,逐渐阉割掉整个单位的朝气锐气向心力。在“下流式”领导的一亩三分地里,小人横行,老实人吃亏,多吃多占的人得便宜卖乖,踏实干事的人委屈愤懑。

不做事不懂行的领导,从一开始就丧失了业务控制权。这种领导遇到责任心强的下属还好,否则就只能听凭别人摆布,沦为下属党同伐异排斥异己的有力工具。你看着这样的“下流式”领导端坐办公室,其实他只是一个管用的图章。

在丁汝昌事件中,光绪皇帝就是这样一个冤大头。亲政不久就遇上战争的皇帝空有一腔豪情,除了寄希望于臣子“激发天良”,只能依靠翁同龢这拨“清流”。“清流”要攻击淮军李鸿章一脉,皇帝就忙不迭地下旨助威。如果身为单位一把手根本不深入基层,从不和下属接触,只会关起门来跟几个亲信喝茶聊天,凭着“小报告”来做各种决策。你还能指望下属尽职履责?恐怕只会“劣币驱逐良币”,让整个单位斗志涣散。

以关系亲疏论用人的领导,只会导致自己信息不畅,小肚鸡肠。这样的领导易受身边人的影响,凭着个人恶任人用事。光绪皇帝久居深宫,天然地亲近自己的师傅,天然地对掌握洋务资源的李鸿章一系人等不信任。他只会凭着言官们辞藻华丽、道听途说的奏章来决定战争指示,一次次越级指挥把局势变得更糟。

身为领导,整天被形形色色的“阴谋家”包围,无时无刻地疑神疑鬼。他会担心才华出众的下属策划“政变”,他会疑虑苦干的下属搞自己的小圈子。长此以往,他就会昏招百出,把本来正常的工作局面搞得一塌糊涂!

私心泛滥的领导,凡事只顾自己的面子,从不会冷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人都有私心,但领导的私心不能过于旺盛。光绪皇帝有没有私心?当然有!身为一国之君,他的私心就是天朝尊严就是自己的面子。为了这个面子,他不管什么前线战况,只会相信键盘侠们的大放厥词,只要一听到挫折就忙不迭地下旨处罚。这样的乖张性格正好被小人利用。皇权也就成了私权。

身为领导,对待工作对待下属不能一碗水端平,听不得下属有不同意见。凡事经不住挑唆,耐不住推敲,只想着随时宣泄官威,只想着满足自己的面子。这样的领导做派无异于给小人们开了一个突破口,无形中堕落在花言巧语中,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一遇到挫折,就会板起面孔找出一只替罪羊,从不会考虑何为公正和慎重。
 
在“下流式”领导的格局中,“看人挑担不吃力”就会成为主流,踏实苦干的作风沦为笑柄;在这样的单位中,人浮于事、敷衍塞责成了单位的主旋律,只会让老实人流血流汗又流泪,委屈无比。所以,当领导“下流”,整个单位就变得一起“下流”,把老实人逼走了事。

当年的那些“下流式”领导逼死丁汝昌毁掉北洋海军而不自知;现实中的“下流式”领导陶醉在小人的包围奉承中毁掉单位的前途和活力。所以,当你我遇到这种“下流式”领导,没有别的办法,好自为之,不要自甘堕落,更不要放弃,看清这个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和精髓,做个即插即拔的U盘,掌握自己的人生。

​​本文为陈悦《沉没的甲午》第二篇读书笔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