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浦江的来龙去脉

 江山携手 2018-09-13

黄浦江的来龙去脉黄浦江,是历史上太湖水排泄入海的“三江”水道之一,古称“东江”、“横潦泾”。发源于太湖,东流经青浦区淀山湖,其上游分段为拦路港、泖河、斜塘、横潦泾、竖潦泾,至松江米市渡以下始称黄浦江。到闵行区邹家寺嘴折向北流,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到吴淞口注入长江。

南宋出现记载,曾名黄浦塘、黄浦港、黄浦、大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别名黄龙浦、黄歇浦、春申浦等。黄歇浦、春申浦等名称,皆因后人附会黄浦江是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开凿的而得名。

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      

后来海瑞主持在古东江(时通称横潦泾)金汇港口东侧修坝建闸港,使东江大部水量在闸港之前的邹家寺嘴转而北折改走当时叫黄浦的一条中小水道,向北汇入吴淞江,冲刷了吴淞江下游河床,使吴淞江淤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三江”之一的吴淞江也成为黄浦的支流;横潦泾水北流后始成今日的黄浦江,同时仅有少量来水过闸港走旧水道直接入海,使古东江下游河道不断淤积,以后这段河道也通称闸港。以后随着这条黄浦水道的拓宽,“东江”之名也为“黄浦”替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