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鲁迅全集》时的胡思乱想--1027--《艺术论》 这已经是看到第五卷了,这一卷,看看目录,全是译品,有很多如这一篇《艺术论》一样的文章,这些文章,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了。既然是看《全集》,既然说了胡思乱想,那就看下去吧。 这篇《艺术论》是苏联人卢那卡尔斯基的作品。正文前有一篇《小序》倒是鲁迅先生所作。鲁迅先生说,只希望读者肯耐心一观,大概总可以知道大意,有所领会的罢。那我也就慢慢地看下去,知道不知道大意,有所没有的领会,也都不是要紧的事了。 【原文片段】艺术对于这经济底的基础,在两个关系上,能为上部构造。第一,是作为产业,即生产本身的一部,第二则作为观念形态。【艺术与社会主义】 【我说】艺术作为产业,恐怕这早已形成了的。现在各种艺术类学校几乎各地都有着,且也不断地增加着,艺术类,都是包括着哪些,我也说不清楚,但是播音呀音乐呀美术呀戏剧戏曲呀舞蹈呀影视呀等等,都应该算作的吧,据说,上这一类的学校,光学费就比其它学校要高出许多,为什么要高出且还许多呢,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可能就是毕业后可能出名快收入高,一首歌,一部电影电视剧,一段舞蹈,一台节目的主持等等,都能使“你”一夜成名,成名的背后,自然是利益,说艺术成为一种产业,让现在的几岁孩童,他们不知道什么产业,但他们知道,他们除了上课以外,还要在课外学音乐学舞蹈学美术什么的。钱,就是这产业运行中的润滑剂,没有了钱,这产业自然就断了其中一环,这产业链自然也就断了。 【原文片段】而这艺术的目的,便是将那事物美化,使它和我们的感觉机关相宜。谁都知道声音有快不快,色彩有快不快的。从这样的单纯的类推,人们便竭力要将那创造的结果,做得给人好感,便于知觉,易于合意,具有趣味的东西。【艺术与社会主义】 【我说】“与我们感觉机关相宜”这话很好。几天前,好像还说起过这个话题,五感,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艺术的作品,几乎把这五感全“感觉”到了。就包括人们的说话,也是要讲一点艺术的,讲了艺术的话,听着话的人就感觉这“话”好听,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人说这话出自于《增广贤文》,但在增广贤文里却是找不到这句话的,也有的《增广贤文》版本上是说,好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的,有这句话的版本要多一些。这也说明,古代人也知道,说话讲艺术那也是好的。 【原文片段】阶级当各各创造其自己的法律,自己的宗教,自己的哲学,自己的道德,自己的艺术之际,阶级决不来枉费其精力 。【艺术与社会主义】 【我说】这是当然的。毛泽东在《实践论》有一句话,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反过来说,这些烙印所代表的着法律也好哲学也好艺术也罢,是谁创造的呢,一定是这个阶级。创造这些思想,就是为这个阶级服务的。所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得出来,为什么有的文艺作品历史寿命那么短,而有的文艺作品却能成为精品成为精典成为名著呢。 【原文片段】纵使是文化人罢,凡以媚悦一般民众的趣味,视为自己的义务者,是凡庸的艺术家;努力于美学底地加以作用,要使国民的趣味向上,至或一程度之高者,是出色的艺术家。【艺术与产业】 【我说】说这个话题,或许用得着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两个成语,《阳春白雪》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则是指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乐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作为民众,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既有可以欣赏愿意欣赏阳春白雪的,也有只能欣赏愿意欣赏下里巴人的。但是,下里巴人的作品也并非一定要媚俗不可,且下里巴人的欣赏也是要有着一定场合的。比如,有些下里巴人的文艺作品,在个人在私宅,是可以欣赏的,如雪夜闭门看禁书一类的,看看也无妨,但是,如果把雪夜闭门变成了电视台,变成了舞台,那就有失大雅了。有个在央视播过的小品,就曾有“此处略去若干字”和用“0”替字的下里巴人作品常用的情节,此处略去多少字,那就是给人以联想的,用“0”替的字也大多与女性有关,所以,也是给人以联想的。这小品,自然是过了那天,很难在舞台上再现了。贾平凹有部小说《废都》,里面曾有处“此处略去若干字”,后来还是被禁了许久,比起在舞台上的下里巴人,贾平凹的还应该是高出一筹的,因为,毕竟人家那是书,你想买就不买,不想买也就谈不上读了,而舞台一播出,不能提前说下面是“此处略去若干字”的环节,可以不看的呢。 【原文片段】我们所知觉的现象的一切的流,由解剖的方法,被分解为各不一致的诸要素。例如时间空间的感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温觉,筋肉感觉等就是。【美其及各类】 【我说】五感,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这是才说过的话题,怎么就多出了温觉,时间空间的感觉,还有筋肉感觉呢。反正作为艺术品,无论哪种形式,至少要给我们上述一种的“感觉”,听着好听,看着好看,摸着好“摸”,闻着好闻,这就足够了。 2018.09.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