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曲《梁祝》成绝响,人间再无盛中国!今天,送别大师!

 昵称33947563 2018-09-13


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门口,悬挂着“沉痛悼念小提琴大师盛中国”的横幅。礼堂外四排长长的花圈排列开去,刘诗昆、卞留念、吕思清、刘云志等艺术家敬献的花圈在列,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也送来花圈,还有青岛交响乐团、深圳城市爱乐乐团等全国各地乐团的哀悼之意也呈现其中。


今日,著名小提琴大师盛中国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仪式定于上午十点四十五分正式开始。不到九点五十分,音乐界人士、盛中国的朋友、晚辈,以及自发来告别盛中国的朋友们都在礼堂外静静等候,有人手持白色鲜花,有人手捧盛中国当年的旧照片,等待和他做最后的告别。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十点就赶来为盛中国送行,他回忆和盛中国的多次合作。“第一次合作的时候我才20多岁,那也是我第一次和他们夫妇合作,曲目就是《梁祝》与《黄河》。”李心草说,那次合作让他觉得盛中国老师是个“老顽童”。当时排练的前一天,盛中国刚从国外回来,为了倒时差就吃了一点睡眠药,“排练的时候感觉他就有点没醒过来,他自己还开玩笑说:‘我吃错药了。’”大家哈哈一笑,继续投入排练。


△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李心草


“盛老师年纪比我父亲还大几岁,但我跟他就像兄弟一样。”李心草说,那次排练后,盛中国对他夸赞了许多,“那时候我才20出头,还没出国留学,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小提琴家谢楠也想起了盛中国对年轻一代的深深关爱。“他对晚辈是真心的真诚的提携,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提携我做中国音乐家协会小提琴学会副会长。”谢楠回忆,后来她常带着自己录制的唱片去盛中国家里拜访,盛中国也会拿出自己的唱片给她听。“记得有一次他拿出了他和刘诗昆老师合作的录音,那是几十年前的录音了,录音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但他的琴声让人感动。”


上午的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外,前来送行队伍从礼堂门口排到了广场中央,亲友们静静等候,十点四十五分前后陆续进场与盛中国告别。


告别仪式之后,著名钢琴家刘诗昆面色沉重地从礼堂中走出,盛中国是他相识几十年的老朋友、老搭档。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就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相识了。“当时在同龄的学生中,盛中国就已经可以演奏很高难的乐曲,找不到钢琴伴奏给他伴奏,就找到了我。”


自此之后,一把小提琴与一架钢琴的缘分持续了几十年。  1960年,刘诗昆与盛中国一起留学苏联,一起学习、生活,吃饭都在一起做。这么多年来,他们经常一起演出,经常是一人半场,直到一年前还在一起合作。“那是最后一次合作,半年多前,他就出不来演奏了。”刘诗昆说,盛中国的去世让他觉得很意外,一年多前看他还觉得很好,“谁也没想到”。


刘诗昆和王立平△

濑田裕子和刘诗昆△


“盛中国对中国小提琴艺术的成长、提高和发展起到历史性的作用。”刘诗昆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小提琴家的代表只有他一位。钢琴家的代表人物有好几位,但小提琴只有他一位。”刘诗昆认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中国就有年轻一代小提琴家在国际上获奖,盛中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


吕思清拥抱住濑田裕子女士△


“盛中国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离开让一个时代离我们而去。”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也深深感慨,盛中国的突然离世让他觉得太突然,甚至到现在都无法相信,“但是他的琴声还留在我们身边,我们要把他对音乐的热爱继承下去,把中国的小提琴发展下去。”


一路走好!


来源:北京日报·艺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