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题演讲 | 周剑:中国智能制造的重点和路径

 昵称48898074 2018-09-13

在本次“创新驱动 高质发展——数字化转型论坛 · 两化融合深度行“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周剑就《中国智能制造的重点和路径》做了主题发言,以下为演讲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周剑: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专家,非常荣幸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咱们中国对于推进智能制造的一些理解和举措。

 

首先分享一下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的背景,或者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我们现在处在非常剧烈的变革时代,这轮变革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工业化已经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最近的一个阶段是自动化。大家初步有一个共识,到信息化要经历三个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我们看到的是,现在绝大多数的企业仍然在做的是自动化,尤其是很多企业所谓智能制造,仍然做的是自动化。原来说的数字化更多是把数字技术、一些IT技术引入到企业里面,在业务、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应用,并没有真正利用这些技术去深层次改造业务本身。


能不能从自动化走向数字化道路,并在未来真正走向网络化的发展,最核心的就是资源配置方式怎么办。有了新技术,组织管理方式能不能匹配?合作方式能不能匹配?商业模式能不能匹配?资源配置的方式能不能匹配?我们要研讨技术模式,还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大范围动态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造实现新的价值创造的模式,形成新的价值增长点。

 

要素到底是什么?传统的农业时代,会聚资源的要素是土地,通过劳动力,通过培训的劳动力经营土地创造价值。工业时代,通过资本把各种要素会聚起来,去推动大规模工业生产。主要创造价值或者传播价值靠的是技术创新。用像工艺装备这样新的载体把人的知识经验模型化、固化出来,快速传播。


数字经济时代汇聚资源有一个要素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数据,数据本身有多少价值?它最大的价值其实是通过数据,去真正支持社会化资源的动态配置,是配置资源的主导要素。生产力进步了,条件具备了,最终做事的还是人,离不开人。既然要满足社会化组织管理和社会化的组织模式,它也是一个新引擎。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前几十年改革开放主要凭借的生产要素,就是一些低门槛的传统要素,像土地劳动力资本。门槛特别低,容易造成过剩。现在理解新动能,就是能不能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社会化组织管理、数据新要素用好,基于新的要素构建新的竞争力体系,最后真正有效基于新要素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实现创新驱动。

 

新旧动能转换落到企业层面就是新旧体系切换的问题。我们过去按照传统的方式很重视研发,很重视生产管控,很重视供应链协作等等,但是现在要应对一个更加个性化、动态化的市场,我们要思索一些其他东西。过去传统的工业体系实际上建立在一套比较封闭的技术体系基础上,现在的发展一定是互联网的发展、数据的发展,包括智能技术的发展,倒逼我们走向越来越开放的生态。是不是精准识别需求,通过社会化的方式去快速整合资源,形成合作,在线能不能形成合作,还是靠知识产权体系才能够完成;是不是可以快速交付;是不是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新的能力体系和过去只是为了把产品做出来让营销人员卖出去的那个时代完全不一样。跟技术有关、跟价值生态合作模式有关,跟社会的生态都有关系,这是需要深入的去推动。


只有构建起新兴能力,数字化转型才可以找到新空间,新的经济模式才可以真正有效实现。

 

那么,当前的重点是什么?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的重点是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给两化融合赋予了新内涵,揭开了新篇章。智能制造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现在从自动化到数字化,下一个竞争的焦点就是怎么样争夺网络化发展的先机,资源配置方式从内部为主到在全社会动态配置。企业是工业化的产物,现在大家都认为企业将越来越小、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灵活机动。网络化时代这种变革才有可能深层次成为可能,只有真正资源配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动态配置,个性化需求才有效满足,组织方式才可以走向社会化,企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国家战略布局层面,我们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要推动工业互联网,这是当前全球共同的战略焦点。

 

我们理解工业互联网或者制造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和IT产业的发展方式,让它能够融合,工业能力跟IT能力能不能集成,能不能融合、能不能创新。我们能不能推动硬件,首先要越来越重视软件,毋庸置疑。数字化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软件,随着互联网发展,大家也越来越重视软件,越来越重视网络平台,光重视不够,是不是可以推动硬件和软件分离,能不能推动硬件和软件平台分离。让我们的产业有一个分层发展的模式,这样的话知识的创新迭代交互共享才真正有可能。

 

数字化的推动,我们觉得指望大家以业务为驱动,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想真正形成一些把现在的业务真正推动的变革新的探索。


第一步制造资源云改造。跟一些平台的模式或者有平台经验的团队合作,用平台化的模式跟传统业务之间大家去融合,去结合,探索出一种有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的新业务体系。传统企业可以跟一些互联网企业,有平台化运营经验的企业合作,让我们在数字化改造当中每一步都有新的价值出现或者新的模式出现,能让数字化较稳妥有效推进下去。

 

第二,如果资源云化了,我们可以研究和推动制造能力的问题,把制造能力的模型研究出来平台化部署,再共享。

 

第三,通过软件化、模型化、人工智能化,让创新的门槛极大降低,全民创新,让所有的人都成为创造者。这个历程可能会很长,只是在探索这样一个规律。

 

制造能力的共享能解决制造业发展一系列的问题,如果真的做到这一步有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这会很困难。如果实现全民创新,制造业创新就跟其他的创新一样,会变得非常繁荣。需要一个生态,主体也开放合作,大家需要融合。融合既体现在技术上也体现在技术和组织管理上,也体现在产业之间,也体现在价值生态的构建方面。




本文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