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3,大水中的高考

 淡风寻雨 2018-09-13

1983,大水中的高考

  

我记忆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1983年大水,1998年大水,2008年大水。而我对1983年大水记忆犹新,因为那一年我参加高考。 

1983年一进入梅雨季节,天就一直板着脸,不开半点笑容。动一动就大发雷霆,天幕时不时被撕破一道道口子,瓢泼大雨倾盆而注。县域内大部分内河决堤,洪水淹没了庄稼,淹没了村庄,到处呈现白浪滚滚,洪水滔天的魔鬼模样。长江干堤水位远超警戒水位,防讯形势十分紧迫。

到了75日那天,也许是体谅十年寒窗的学子,天突然变晴,久违的朗日慢腾腾的爬上了天空,金光闪闪。天气闷热得连鱼儿也翻起了白肚。但我们这些考生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怎么到县城参加考试呢?县内道路部分路段已被水淹没,山区通往县城的客车已中断数日。5日一早草草扒完父母破天荒准备的“盛宴”,便乘做三轮车先到左岗,后转车到汤沟,再在汤沟坐三轮车到桂坝码头,人颠得像散架的豆腐。登上桂坝江堤,只见人山人海,有防讯的民工,绝大多数是前往县城参加高考的学生。码头在哪里?大家朝码头那边一望,水天一色,码头早已被水吞进肚子里去了。我们心里一紧,这该怎么办?步行到枞阳县城,哪要走多少时间?一下子,我们这些考生就像泄气的皮球耷拉起来,有些女生则嘤嘤哭泣起来,大堤笼上了一层悲壮的气氛。不知过了多久,有人惊呼:看来小轮了!我连忙一看,一条小轮正从下游向我们这边驶来,这是大家就好像落水者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似又燃起了希望。小轮终于靠近了临时栈桥,只见轮上一位老师模样的人操着扩音喇叭大声喊着:同学们,不着急,一个一个上,这是县政府为考生们特别安排的。听到这句话,一股暖流像串联电路似的流进每一位考生心坎。小轮到达下枞阳后,我们几位同村同学步行到上枞阳找到了学校集体住宿地方一一菱湖饭店,心才安定下来。菱湖饭店那时属于五星级,条件比较好,有电风扇,但一个二十平米房间要住14个考生,相当拥挤。但好在那时考生除了换洗衣服之外不带任何装备,对物质条件是不敢抱有任何奢望。大家都打地铺,睡眠质量居然特别的好,而不计较有没有蚊子亲吻皮肤。

我记得我的考点在枞阳小学,而到考点的一段路完全被水浸泡,水深超过一米,但这些困难算什么,趿着拖鞋,卷起裤子,高唱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雄纠纠,气昂昂的在考点和住宿地之间往返。

还记得考历史学科时一个细节,向别人借的宝石花"牌手表在考试时闹起了情绪,停摆不转,而我又毫不知情。直到监考老师提醒还剩下一刻钟时,我才发现还有2大题未做,顿时冷汗直渗,刷刷刷的胡扯东拉,心想坏了坏了。结果强项历史学科只考了69分。唉,这只表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真是成也箫何,败也箫何。

高考揭晓,我刚好达到本科线(464),那时师范也不时尚,因为所有考生都在成绩揭晓前填志愿,我本科院校一律填了政法类院校。结果被打发到师专。我想有时命运也会和心比天高的人开玩笑。但不管怎样,我都要感谢那年高考,感谢高考政策,毕竟高考给了农家子弟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途径。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晃三十多年如白驹过隙,太匆匆。又逢2018年高考,祝愿考生以平常之心对待不平常的高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逢考敢,遇考必胜。把高考日子当成诗,将结果化为一朵花。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同样壮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