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十七帖》,汉魏质朴,藏折于转,被称草书中的兰亭!

 罗宋汤的味道 2018-09-13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博采众长。自成面目,善隶、草、楷、行各体。他也因为唐太宗的倡导,被尊为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十七帖》《快雪时晴帖》等,对后世影响极大。

《十七帖》,积雪凝寒,思念倍深

《十七帖》是由21个书信片段组成的。因为第一篇中有“十七”二字而得名,内容都是王羲之给朋友或者亲戚的回信。部分原文如下:

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十七日的时候,我写了一封信让郗司马帮我捎去,但是他还没走。今天就又收到您的来信,心里十分欣慰。之前那封信已经写得很清楚了,这里就再附上几行字,让郗司马一起稍去。

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

龙保等身体安好,感谢问候,好想见你的舅舅一面,与他相别真是好久了。今天送上丝布单衣一件,仅表薄意 。

此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或复得足下问耳。

这里大雪堆积,非常寒冷,五十年来所没有的气候了。想来您还是老样子,希望来年夏秋之间,还能再次得到您的书信。

《十七帖》古朴简约,被奉为草书中的圣教序

《十七帖》草书追求超然意境,古朴简约,行笔自然洒脱,线条无论是方圆变化,都不媚俗,有汉魏质朴书风。他变方于圆,藏折于转,在圆转处含刚健。

而且王羲之的《十七帖》里面有隶书和章草的笔法。他把隶书和章草字字独立的书体,加上一些牵连进行组合,使章法显得灵活。并且《十七帖》不是一个时间所写,所以就可以看出王羲之对书法的探索和演变。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被人们当做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其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王羲之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总结前人隶书、行书、章草、楷书等特点,形成了一种新的书法样式。对于楷书的标准化,起到了巨大的引领作用。他的书法姿态丰富但不过分张扬,刚柔相济,既有法度,又有极高的审美。至今王羲之的作品,依旧是书法学习的一条主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