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個燙字的疙瘩

 gly1952 2018-09-13


        之一,禮拜天約了友人上茶樓,細細斟茶,閒閒談心。揀的城中響噹噹的名館子,電話訂座一五一十預付了訂金。我的理解,是人家極有誠意,要把事情管理好,預付就預付好了沒什麼不對啊。薄薄秋陽裡,與友人挽臂緩緩晃過去。極為黯淡的室內,空落落的,幾乎沒有客人,走入去心裡一沉,坐下來不足一分鐘,我們兩個人開始疙瘩,無窮無盡地疙瘩。

        先是風極冷極呼嘯,而且四面著風,彷彿坐在空曠的洞穴裡吃東西,兵荒馬亂得像最後的晚餐。不免請服務生調整一下好不好。片刻之後來告知,不能調整,這個是出風口,然後遞上兩份羊毛披肩,以示星級服務。友人一身禮拜天的華麗衣衫,抿抿嘴,拒絕披肩。我這個怕死鬼,抓過披肩,把自己裹成粽子。



        茶樓茶樓,泡了茶來,好看不好用的玻璃壺,我是看一眼這種壺,已經略略胃氣痛。茶葉一泡開,立刻封死了壺口,然後從第一盞茶開始,便哭哭啼啼,每斟茶,必滑鐵盧。怎麼辦呢?這個就算把總經理請出來,亦無濟於事,跟友人彼此翻翻白眼,忍了。

        飲個人家的招牌老火湯,花生眉豆煲雞腳,粵式家常湯,細瓷湯盅端上來,倒是濃醇雪白絕無味精的正派。只是十分奇怪,湯裡的花生,是小粒紅皮花生,那個紅,燦如胭脂,一點不混沌。如果真的是老火煲出來,花生必定模糊,湯色亦不可能雪白。一邊飲,一邊就在心驚膽顫,這個老火湯,究竟是如何煲出來的?用了什麼高科技?



        菜色大體不錯,擺盤向法國人看齊,巨大的盤子裡,砌一點點吃的,然後狂草一般揮灑點什麼,弄得很米其林的樣子。倒是不反對主廚們愛美愛思考,但是,中國菜不要忘記,靈魂是一個燙,一燙抵三鮮,連陝北農民都知道這條真理。何其不幸,我們還坐在出風口下吃點心,所有東西,一上桌就哆嗦得差不多了。隽美蝦餃,一揭蒸籠,兩個吃客,對望一眼,大有默契地剪斷話頭,眼疾手快風捲殘雲毫無風情地刷刷吃完。天,跟百米速跑一樣,吃力得來。

        自我總結一下,吃東西,一怕坐得尷尬,二怕茶不樂胃,人生二怕。



        之二,女友帶去吃咖啡,臺灣女人於新華路開的咖啡館。猶豫再三,還是去了。臺北確實很多不錯的咖啡館,但是臺灣女人在上海開的咖啡館,我就比較不愛去,理由就不展開細說了。進門女友暗暗指給我看,喏喏,吧台上坐的就是女老闆。一眼瞄過去,盛裝中年女,剪個羽西頭。我們三個人三杯咖啡,分了三次送上來,看在女友面子上,我就閉嘴不疙瘩了。飲一口橙酒拿鐵,女友詢問滋味如何,想了想,還是說實話比較好。darling,跟全上海的咖啡犯同一個錯誤,拿鐵裡的奶,沒有熱過,冰冷地倒進咖啡裡,於是,一杯拿鐵溫吞吞的,完全無香,像吃豆腐漿。

        臨走,女老闆來打招呼,女友小小講了一句,咖啡不夠燙,女老闆立刻義正辭嚴拿我們當一窩菜鳥來科普。伊館子裡的咖啡,都是按照國際標準口味,攝氏六十度來泡製的。我一聽,翻個白眼,說走吧走吧。這種混蛋跟伊說理的興趣都沒了。

       人體溫度37,咖啡溫度如果60,應該捧在手裡啜個半天還燙嘴。可惜,我們那三杯溫吞拿鐵,兩大口就落肚了。

       疙瘩地自我總結,未來至少五年,不去臺灣人在上海開的咖啡館。



        之三,天一涼快,就開始琢磨心思,置個新的鐵壺。每年秋冬,覓個稱心鐵壺煮茶,自奉待客,是必備生活用品。這個東西,每日低頭抬頭見三百個面,必要一個妥當的才好。

        正在想,友人就一聲不吭默默送了一個來,桐木箱子提著,巨大一箱拎進門。洗洗手,先把一桌子的糟門腔香素鴨蝦仁色拉都推到旁邊,打開桐木箱子,取出鐵壺,瞧一眼,嗯嗯,夠澀,夠靜,夠巍峨,友人問稱心否,眉開眼笑答哈嗲哈嗲。

         菊地政光的壺,八十多歲老師傅,標準的山形壺。壺體落落大方,細節極為周到,銅提手與銅蓋,皆精雅。壺底有鳴金,煮水時候,可聞細細翻騰的聲音,如松濤,如竹音,如溪鳴,等等。第二天早起,拿鐵壺煮摩周湖的嬰兒水,正巧聽到BBC一檔飲食節目裡,世界名廚Madhur Jaffrey 在說,我做菜從來不聽音樂,我要仔仔細細聽食物的聲音。這把鐵壺煮成的陳皮普洱,是我近年飲過的最圓融的茶,魔幻般的圓融,一口直指人心。



        用慣了鐵壺,其他任何壺,都不夠力氣,原因很簡單,鐵壺能夠達到的溫度,遠遠超過攝氏100,那種沸火滾燙,無以倫比。更何況鐵壺煮水煮茶,帶來的各種分子作用,將水與茶,弄得大幅度圓與潤。

        擦洗乾淨去年的舊壺,擺在新壺旁邊,謝謝他,一年的辛苦。

        疙瘩了足足一個禮拜,無非一個燙字。


* 圖片是菊地政光作品

* 題圖是唐代的瓷質水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