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风湿性疾病有着丰富的记载和临床治疗经验。中医称风湿病为“痹证”,也有一些中医古籍称其为“鹤膝风”、“历节病”、“白虎历节”等名称。在首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对痹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治则治法等内容提出了专篇论述。《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 由于本病病情复杂,易反复,治疗难度大,见效慢,所以医生与患者都要有足够的信心与耐心,治疗不可操之过急,只有详查细审,精确辨证,守法准方,长期治疗,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疗效。对于医生来说要注意常用的祛风、散寒、除湿的攻邪药物,都偏于走表,用来治疗风湿里证会造成耗气、伤血、损精的弊端。对于长期患病之人,一定要注意攻补兼施。另外疼痛是风湿病主症,可以暂时使用虫类药物以通络止痛。因为痹证日久,邪气久羁,深入筋骨,气血凝滞不通,经络之地非草木之品所能宣达,必借虫蚁之类血肉有情之品搜剔窜透,行气活血,浊去凝开,使得深伏之病邪除,衰退之正气复。 对于患者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遵医嘱,注意保暖,避免复感风寒。医生对您的疾病承担着诊治的义务,请把您和医生的关系理解为战友关系,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战胜疾病。我们刚才已经说了,痹证的发病是由于风、寒、湿邪凝滞经脉所致,所以,应时时刻刻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再受风寒而导致病情加重。 第二,要注意精神调理,防止精神刺激和过度紧张,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的情绪。精神紧张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加重病情,导致恶性循环。只有保持心情舒畅才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才能保证睡眠质量,使机体得到充足的休养。 第三,饮食治疗,虽然它只能做为缓解病人症状的一种辅助措施,但是大家也要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正确调整饮食,是预防症状再发的重要手段。对风湿病患者来说,戒口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像酒类饮品、浓茶、可乐、咖啡等就绝对不能喝。因为这些都可以诱发或加重病情。另外还有虾,蟹最好也不要吃。不过,某些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某些微量元素,如海鱼、酸奶、核桃、山楂、香菇、硒等可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症状缓解,减少关节的疼痛和肿胀。 最后,一定要注意自我锻炼。类风湿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易活动。但在病情得到控制以后,应立即开始进行积极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可根据关节活动程度,逐渐增加肢体关节活动量,患者可以在每天晨起后坚持自我摇动腕、指掌、指间关节以达到消肿定痛的作用,维护和帮助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还可以坚持每天双手交替捻动十指关节,按揉各关节和相关穴位,以达到缓解痉挛、疼痛、消肿的作用;或者进行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体操、散步、快走、慢跑等体育锻炼。不过锻炼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以而保护关节的功能,防止关节进一步挛缩、强直和肌肉萎缩。锻炼应遵守的原则:量力而行,顺应我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本文内容来自于五方中医李懿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