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者深入缅甸见证被“央视揭露”的翡翠源头假货泛滥的瓦城市场

 昵称30671027 2018-09-13

大家好,欢迎来到翡翠阿杰视角!

三个月前,央视的一则专题新闻报道披露了缅甸源头翡翠集散地——皎湾市场售卖造假翡翠的消息,引起了广大翡翠爱好者的关注,真是假翡翠无处不有啊,到底还敢不敢买成品翡翠呢?

今年以来,有不少中国游客表示在缅甸买到了假翡翠,一些游客称自己买到的翡翠半年左右上面的色彩变淡,还出现了一些污点,光泽度也没开始时那么好,反正就是越带越难看。还有人说在缅甸买的翡翠,回国鉴定发现是填充染色的,根本就出不了A货证书,真是气死人。

因为购买珠宝玉石,其实也是为自已购买一份心情,买好了赏心悅目,买错了精神倍受打击,有苦说不出,更是无奈。

十天前和朋友去了一趟曼徳勒(瓦城),也顺便去了皎湾市场转一圈,也就是央视报道的缅甸假翡翠市场。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皎湾市场,它位于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早在五十多年前,皎湾翡翠市场一带是翡翠交易的集散地,但直到2000年才开始建设正规的市场。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翡翠交易摊位己达到1700多家,是缅甸甚至东南亚最大的翡翠源头批发市场。

皎弯玉石市场在曼德勒城南,早上起来人们都聚集在那交易翡翠玉石,市场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虽然经央视报道过,但还是乱象丛生,垃圾遍地,乱摆乱放,一点都不规范,比中国乡镇的赶圩日还要乱;而对制假售假的查处,市场逐步加强了监管力度,但以笔者和朋友行內人的感觉还是照旧,只是没那么明目张胆而已。

这是由于缅甸人的狡猾而不诚信经营的特点,和皎湾翡翠市场的交易方式決定的。有固定摊位的卖家基本只批发,不零售,一手走几十只甚至上百只手镯,而且不允许挑选。普通消费者一般只买一两只,所以无法与固定摊位的卖家交易。而没有固定的交易摊位的卖家,则是随身携带翡翠、在市场里来回游走,寻找商机的“游商”。面对每日数量繁多且流动性极大的游商,皎湾市场的专业巡警也分身乏术、难以监管。

目前的翡翠价格已经越来越趋近透明,所以市场上很少有“货好价低”的现象,所以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也不要轻易在游商手中购买翡翠,而是要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店家。所以笔者奉劝中国各位游客,去看看玩玩可以,多看少买,更不要被狡猾“老缅”怱悠了,认为这里是翡翠源头,比国内便宜,拾到宝了。

普及知识:

瓦城翡翠珠宝交易中心位于城边上,是一片面积有2万平方米的大市场,2000年建成,外国人进入时需交纳1美元的入场费。场内是一排排木制的房屋,有些是带门户的房子,有些就是一个大棚子。大门前卖翡翠原石,然后拿到里面加工点加工。

整个市场分若干区,有翡翠戒面区、手镯区、毛料区、片料区、加工区以及雕件区。整个市场日常有5000人至8000人,有买有卖,有固定收货的,也有游商。一般收货者只坐在桌后,卖货者就会将货品递上,供其选择,讨价还价。整个市场也是鱼龙混杂,既有高档的戒面,也有B货、C货,甚至有镀膜翡翠,完全靠眼力区分,尤其对新来者来说,面对各色货品,真是一场“考试”。

总体上讲瓦城珠宝交易中心,戒面的货量较大,加工质量一般,戒面以中档为主,深色较多,阳绿者少见;原料市场以低档货色为主,片料中偶见一些比较好的小片料,适合制作各类小花件;手镯市场最为复杂,有一些手镯就是经福建人在瓦城进行处理后送到这儿来销售的。这些手镯的充填物变化多端,从有机到无机、从无色到有色的都有。甚至有些所谓的老种冰地的手镯,其实就是“高B”手镯,从外表看光泽很好,但内部结构依然可见被破坏的痕迹。

“赌石有风险、入行请谨慎”,奉劝所有翡翠爱好者:多看少买是真理,经验靠长期的积累,眼力靠自己对翡翠知识的不断学习;找品牌公司和有良心的商家交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