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一场措手不及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

 皮皮中尉 2018-09-14

本文参加了【我喜爱的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

 

1895年,第一个以推翻满清为宗旨的革命组织兴中会成立;1898年,旨在富国强兵的戊戌变法昙花一现;1899年,义和团运动爆发;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

时过境迁,当我们这些后人寻找早已掩盖在历史中的蛛丝马迹,才会发现,导致中国近代史急转直下的临界点,就是那一场措手不及的战争——中日甲午之战。

面对新近崛起且对清政府屡屡挑衅的强邻,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但何时开战如何博弈如何制敌,这些本应是事先筹措部署的内容,清政府竟然毫无准备,从始至终都是被动受制、仓促上阵,最后理所当然的大败亏输,踏上了国运衰败的快车道。归根结底,这完全就是一场晕头转向措手不及的战争,无怪乎战后光绪皇帝颁布的《罪己诏》中也提到了朝廷错在“轻易开衅、调度有失”。

甲午战争的深层原因,在于19世纪末清、日、俄三国博弈东北亚的国际局势。随着1891年俄国皇太子在日本琵琶湖遇刺受伤,日俄关系急剧恶化。日本要赶在俄国修成中东铁路之前,占领朝鲜半岛抢先布局,那就必须击败朝鲜的传统“宗主国”清政府。
 
 
所以,为了给自己的侵略寻找机会增加合法性,这一时期的日本人在与清政府的博弈中耍尽了心机。

他们首先玩弄文字游戏,在处理朝鲜半岛局势与清政府达成的备忘录《天津密约》中声明朝鲜是独立主权国家,也就故意抹掉了大清与朝鲜几百年来的“朝贡藩属”关系!同时约定,只要清国派兵朝鲜,日本也可以派兵。可大清当时的洋务高手李鸿章为了赶紧化解和日本的矛盾,竟然大而化之,根本没有提出质疑!

当1894年朝鲜因东学党起义局势渐渐失控之际,时任朝鲜通商大臣的袁世凯,劝说朝鲜国王邀请“宗主国”大清出兵帮助剿灭叛乱,自己这个实际上的“太上皇”也可借机巩固势力。这样一来,日本立刻抓到了机会,立即调兵遣将登陆朝鲜。而且,日本人一边做一边说,搬出《国际法》,说是清政府派兵干涉朝鲜主权,日本才出兵保护使馆的。

可悲又可气的是,已经被整了一道的清政府,根本就没人去研究一下所谓的《国际法》。无论是皇帝的上谕,还是李鸿章的外交斡旋,一律都高唱“宗主藩属之情”的旧调,说清军入朝属于应邀,是家事,怒斥日本的多管闲事、无事生非。这种拙劣的表现在国际舆论面前丢尽了颜面。一个不懂法规的莽汉门外汉,怎么可能去博取同情呢?更何况那还是一个公开宣扬弱肉强食的殖民时代!

当有备而来的登陆日军已达八千之众,朝夕可破固守牙山一隅的两千清军之际,血气方刚的光绪皇上在清流言官的裹挟下多次敕令李鸿章“激发天良”随时应战。可深谙日本海陆军发展速度的李中堂还在寄希望于国际调停。

先是不懂《国际法》陷自己于不利,然后在和战之间举棋不定,清国的海陆军还没开战,就已完全被动失去胜机。粮草不足、弹药不足、兵员不足、军舰老化的清国陆海军连战连败。于是,丰岛海战日军先声夺人、黄海大战平壤之战日军占据主动,战局急转直下,直至旅顺大屠杀、威海卫陷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甲午一战,纵然有邓世昌左宝贵这样的民族英雄流芳千古,但清政府无论是外交博弈还是军事竞争,俨然一个无视规则忽视时代的外行莽夫,被对手牵着鼻子一步步陷入泥沼,让我辈后人徒呼奈何!反观日本,为了击倒大清这个庞然大物,提前二十年整军备战,派出数以千计的间谍,深入到清国腹地远至新疆西藏,绘制山川地形、刺探商业物产,搜罗驻军信息。所以西方政治家后来总结,甲午之战,大炮未开就已经决出了胜负!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重新翻开甲午战争的历史,就是为了说明,无论一国一单位还是普通一人,当你进入了全新的领域,当你梦想打开一片新天地,首当其冲的,不是做梦陶醉自嗨想当然,而是具备这个领域的常识,是构筑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准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常识很重要,常识并不光鲜,总是埋藏在从业者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积累中,总是掩映在平凡无奇的每一天里;做梦空想很可怕,梦境中现实总是顺着自己的脾气,自嗨的氛围里任何困难都会绕道而行,甚至如电视剧的桥段那样鲜肉女神云集,可一旦梦醒梦碎,你就会如甲午年的清政府一样进退失据,张皇失措!

出于我的工作性质,只要接手某一领域的宣传任务制定宣传方案,总是要先搜集一下背景资料花费心思好好琢磨一番,甚至要和相关的负责人联系见面聊聊天儿。目的就是要熟悉规则,熟悉行业。了解规则。读懂大势,才会避免犯低级错误,在内行高手面前露怯。
 
 
为了加深印象,再贡献一个小小的反面教材。多年前,一位容貌姣好的女播音员深孚众望担当一场重要晚会的主持人。可能是太过自信,也可能是太过轻敌,她完全忽视了在演播室播音与现场主持之间的差别,没有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在晚会现场不仅多次忘词儿需要搭档救场,还错把“殷墟”口误成了“废墟”。从此,类似的重要任务与她彻底绝缘!虽然时光荏苒,虽然“天朝上国”早已是历史云烟,但自嗨自大的心境、盲目轻敌的心结却是人人都有,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贪图安逸,就忘记历史的前车之鉴。

一个学生要掌握知识,首要的是读懂课本,了解公式定理;一个新人要搏击职场,重要的是了解行业规律,掌握生存技巧;一个领导想锐意改革,必须首先了解工作现状职工状况,然后才是因地制宜果断举措。如果都像口口声声搞洋务的大清王朝那样,忽略国际规则,忽视基本常识,轻则异想天开,重则一败涂地!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创新发展是主流,经济建设是中心。但无论如何求新如何发展,量变累积成质变的事物发展规律始终不变。

你想一夜之间暴富、成名?别扯淡了!离开了脚踏实地,离开了精心准备,离开了基本常识,你就是一枚晕头转向的空包弹,听着咋呼,看着吓人,其实只会惹得笑话连篇!


本文为陈悦作品《沉没的甲午》第三篇读书笔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