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火车不是推的,牛逼不是吹的。《易经》当然也不是光靠吹的,确实有东西呢。 但是,所谓,赵普曾经吹牛呀,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是一种夸张的文学手法。所以,至于问题所说,有人把《易经》吹上天,笔者对此关注的不多不到位,不知咋个吹法,确切否,但是,要是,真是刻意鼓吹,估计十有八九也是一种中国文人式的文学艺术的夸张手法吧。在我们伟大的民族,会吹似乎才有发展前途,毕竟一个以保守为文化传统的国度,国人在探索冒险上是短板,那么偶然出现些能敢想敢吹敢冒险的也未必完全是坏事, 其一、所谓,古为今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样事物有没有开发价值有没有研究价值,并不是全部以是否是新事物或旧事物为依据的。有人一听《易经》,就觉得是老古董,过时的,没有实用价值的,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煤矿、金矿也很古老呢,但是而今开发开采的兴头大呢,《易经》也一样,虽古老,那要看怎样开发利用。 其二、吹,吹只要不是吹歪风邪气,大可让其吹一吹吧,有气才能吹,自己没精气,也大可不必怪人家鼓气吹吹吹,因为,一吹,才立马引起广大关注,这样对于广而告之广而宣之不是恰如其分的经济实用的手段吗?比如,李白会吹,一开口,“燕山之雪大如席”“桃花潭水深千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的“吹”成就了自己诗仙的文学地位。所以有人,鼓荡着胆子吹一吹《易经》,只要他“吹”的有水平有艺术价值,大可让他吹去吧,中国有句俗话说“断人衣食,犹如杀人父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易经》算两卦吹两句,都不为过,也是些人的财路呀,在无关某些人的利益无什么作奸犯科,没必要无端的刻意抨击人家呢,易经有易经的一系统东西。像易经比着现在有些吹的牛逼哄哄的所谓科学,如霍金一吹都把黑洞、白洞等吹出来了,方舟子科普的一吹,转基因都成灵丹妙药了;所以有吹易经者也无关大雅,民族文化自信大概也需要吹一吹。但别过度真的吹到天上就可以,所谓狂沙吹尽始见金。当然,要是,散布谣言、迷信、腐朽落后的糟粕蛊惑群众等,吹吧,不膨胀不那么快破灭。关键时还是要必须适时制止。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
来自: BalanceLin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