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了解中医埋线减肥

 紫苏333 2018-09-14
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脂肪堆积致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20%或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kg/m2。中医称为“肥人”。

病因病理


热量摄入多于热量消耗使脂肪合成增加是肥胖的物质基础。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与运动有关因素,这些原因使脂肪代谢紊乱而致肥胖。

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与“ 气”、“ 湿”、“ 瘀”有关,气的功能降低,气化不利,导致推动无力,聚湿生痰,痰湿阻络,日久导致气滞血瘀,臃肿肥胖。有的单纯性肥胖是因为饮食不节、肥甘厚味过多,从而损伤了脾胃功能,

导致身体的代谢能力减弱,湿热内生,留于肌肤。使人臃肿肥胖。同时加之久坐少动,久坐伤气,气血流行不畅,脾胃呆滞,代谢失调,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于肌肤而致肥胖。


临床表现


①肥胖度=[(实测体重一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成人标准体重(kg)=[ 身高(m)一100]×0 . 9。如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即肥胖度≥ 20%,可作为肥胖诊断指标之一。肥胖度为20%~30%者为轻度肥胖,30%~50%者为中度肥胖,>50%者为重度肥胖。②体重指数(BMI)>25 可以作为肥胖诊断指标之一。BMI 25~30 者为轻度肥胖,30~40 者为中度肥胖,>40 者为重度肥胖。③脂肪含量(F%)男性超过52%,女性超过30%,可为肥胖诊断指标之一。以上3 项均符合或有2 项符合,并排除继发性肥胖者,即可诊断。


治疗方法

注线法

[ 取穴]①胃肠实热型:中脘、天枢、大横、上巨虚、下巨虚、丰隆、曲池、胃俞、足三里。②脾虚湿阻型:中脘、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俞、关元俞。③肝气郁结型:肝俞、期门、支沟、胆俞、阴陵泉、血海。

[ 方法]钳取1 段医用可吸收羊肠线(10 号,1 . 2cm),放置在一次性埋线针管的前端。左手绷紧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线体埋在穴位的肌肉层和脂肪层之间。出针后,针孔处敷医用敷贴。每次选取6~8 个穴位埋线,2 周1 次,6 周为1 疗程,共治疗3 疗程。


处方精汇

注线法。

①基础穴:中脘、梁门、天枢、大横、阴交、丰隆、京门、带脉。

②辨证取穴:脾虚湿阻型加阴陵泉、脾俞。胃热湿阻型加内庭、阴陵泉。肝郁气滞型加三阴交、膈俞。脾肾两虚型加脾俞、肾俞。阴虚内热型加三阴

交、次髎。

③局部取穴:大腿肥胖明显者取髀关,上臂肥胖明显者取肩外俞,下巴肥胖 明显者取天容。针时向下按15 度或45 度进针,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平/斜埋入中脘、梁门、天枢、大横、三阴交的脂肪层和肌层。中脘向下脘斜入埋线透穴、梁门向太乙斜入埋线透穴、天枢向水道平入埋线透穴、大横向腹结平入埋线透穴,阴交向中极平入埋线透穴。将1 . 5 ~ 2 . 5cm的羊肠线垂直埋入,背腰骶部及四肢部穴位,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度。埋线孔用创可贴敷盖,保持1 天。20 分钟。30 天埋线1 次,1 次为1 个疗程。


按语


穴位埋线减掉的是人体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保证减肥过程中人体的健康和精力的旺盛,且反弹率较低,腹部赘肉减少,肢体活动能力增强,食欲、睡眠、体力、心情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这是穴位埋线减肥的最大优点。这也证明了体重不是衡量减肥的唯一指标,一部分人的体围减少了很多,体重下降却不是很明显,也正是这个原因。

男性的平均减体重值比女性高。究其原因,女性在减肥疗程中,每遇月经前及月经来潮时,体重皆不下降,甚至回升少许,乃因经前期黄体酮浓度高,使水分滞留造成体重不易下降,而男性则无此干扰,因此减重速度一般比女性快。在减肥的过程中,建议患者三餐定时定量,且要摄取均衡的营养,若疗程中蛋白质摄取不足者,胸部会先瘦;而不吃米饭者,下半身瘦不下来。只有坚持营养均衡者,减轻体重时也能得到比例较好的体型及身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