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做了CT还要做MRI

 时尚老顽童 2018-09-14
2018-08-10 06:55:34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8年7期赵桂宪

去医院神经内外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头痛、头晕的不在少数。有一些患者是真的颅内或脊髓有病灶,表现为偏瘫、截瘫、讲话口齿不清、走路不稳、眼球不能动等。

这些患者中有很多没做过影像学检查,或只做了一张颅脑CT或颈椎CT或腰椎CT,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检检查,为了确定或排除某些疾病,医生经常开出磁共振(MRI)。

神经系统病变CT看不清

虽然CT价格低,MRI价格是CT的2倍多,但很多时候医生还是会在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后开出MRI检查单。

医生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系统的很多疾病CT看不清楚,最常见的是CT无法区分脑梗的新旧病灶;对脑实质或静脉窦的病变,CT也无法进行准确区分;对一些部位,如幕下、桥小脑角等部位很难清楚显示结构,更别提病灶了。

对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变,包括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血管炎、结节病、视神经炎、淋巴瘤、胶质瘤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MRI都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MRI平扫不能清晰显示病灶时,需要做增强MRI。对一些特殊部位,甚至要做局部的MRI,如视神经炎的患者要做视神经MRI、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必要时要做可清晰显示三叉神经和血管关系的磁共振体层成像脑血管显影术(MRTA)。有时候,CT片子拿来了,还得再做MRI检查。

成像原理及区别

当然,特殊情况如鉴别出血、钙化或怀疑淋巴瘤时,即使做了MRI,也还是要做CT的。我们从成像原理及各自特点来谈谈CT和MRI到底有什么区别。

CT 属于密度成像。X射线穿透人体后,因为人体不同组织密度不同。CT成像是X射线对射线的吸收率不同,通过人体后,处理系统产生的密度差别的图像。因此,CT只能辨别有密度差的组织,对软组织分辨力不高。

MRI是通过水质子成像。利用外加磁场改变水质子周围电子的自旋方向,然后通过这个原理产生的质子成像。它可以直接做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MRI由不同的扫描序列可形成各种图像。

MRI在神经系统病变方面独具优势,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可敏感地检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MRI不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MRI成像不用血管造影剂,对颅脑和脊髓的各种实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血管可较清楚地显示。这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MRI成像还有较强的软组织分辨能力。MRI检查主要用于诊断颅脑和脊髓、臂丛、骶丛神经和肌肉等部位的病变。

各自的优缺点

CT与MRI成像原理完全不同,它们的优缺点如下:

CT优缺点 优点是检查速度快,密度分辨力好。在观察颈椎骨刺、韧带钙化及椎管狭窄等骨组织的退变时,CT的影片看起来更清楚。CT的缺点是射线对人体有一定的害处。

MRI优缺点 优点是无电离辐射。目前认为MRI对人体没有明确的伤害,但有学者认为长时间处于高磁场环境下,人体的质子处在有磁矩状态,对身体内的细胞、组织、器官的正常的新陈代谢将产生影响,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症状。目前还无确切结论。当然,已有研究认为,MRI造影剂可能会沉积在脑中,对人体造成一些长期的影响,具体还在研究中。

做MRI检查的注意事项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MRI特殊的工作原理,做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

1.须取下一切含金属的物品,如金属手表、眼镜、项链、义齿、义眼、纽扣、皮带、助听器等。

2.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做MRI检查。

3.有金属节育环者须取出节育环才能进行。

4.体内有弹片残留者,一般不能做MRI。

5.由于做MRI是在一個密闭的空间进行,而且噪声较大,因此有幽闭恐惧症的人可能难以完成此项检查。必须做此项检查时,有些患者需要一定的镇静措施后才能配合完成。

6.MRI采集数据时间较CT长,需要患者安静配合。有些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也难以配合完成检查,这时可能需要必要的镇静。临床医生可与放射科技师进行沟通,挑选最重要的序列优先完成,以便获取对临床帮助最大的信息。

MRI不能取代CT

那么,MRI能取代CT吗?答案是不能。MRI在氢质子缺乏或含量很少的组织,如致密的骨骼、钙化、含气的肺部等,皆无法成像。

由于MRI成像时间较长,不能对昏迷、躁动患者获得清晰的图像;体内有金属异物的患者无法进入磁场,因而不能进行检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CT。

所以,MRI不能取代CT,CT也不能取代MRI,这两种检查可以相辅相成。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做了MRI还要做CT,或做了CT还要做MRI的原因。

(摘自 《上海大众卫生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