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张天师评传丨张宇初:是非成败转头空

 秦岭之尖 2018-09-14

张宇初天师虽然字为无为,却很有为。他虽然身处江湖之远,却忧其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时,两耳也闻窗外事。


  
他早就知道宁王的落难之事,并深为宁王打抱不平。可以说,在宁王的身上,寄托着他对理想君主的全部期待。只可惜,这理想像那断了线的风筝,渐行渐远,令人神伤。


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塔(资料图)


朱权(1378——1448),字臞仙,号涵虚子、丹丘先生,自号南极遐龄老人、臞仙、大明奇士,原籍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自幼体貌魁伟,聪明好学,人称“贤王奇士”。

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元璋称帝后,吸取元代灭亡的教训,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守卫江山。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朱权被册封为宁王,并且在如今的宁城县大明镇境内辽代中京城遗址附近兴建了宁王府,于明洪武二十七年三月到任。


在当时的诸多藩王中,以受封于今北京的燕王朱棣和受封于今宁城县的宁王朱权势力最强,而宁王朱权就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铁骑。


这八万精兵包括元朝归顺过来的蒙古兀良哈部泰宁、福余、朵颜三卫的骑兵,这些骑兵英勇善战,令人胆寒。


《明通鉴》记载,“太祖诸子,燕王善战,宁王善谋”。


另《明史·诸王列传》有载,大宁为“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军事“巨镇”。朱元璋令宁王朱权掌握这些强兵猛将,镇守北边军事要塞,为的是防备北元卷土重来。


原属宁王的朵颜三卫在靖难之役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资料图)

但是,朱元璋的这一设计确实令人不敢恭维。想想汉高祖当年的教训吧,那些本被委任镇守边疆的藩王不久便相继叛乱。建文帝继位后,那些拥兵自重的藩王们也根本不把这个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


建文帝于是采纳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削藩建议,最先削夺了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周王的权力,随后又废掉了湘王、齐王、岷王等藩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削夺了五个藩王的权力。紧接着就轮到了宁王。


宁王朱权素以能文善谋著称,当时“统九十余城”,管辖着东到如今的沈阳,西连如今的河北省宣化市,南靠长城,北跨西拉木伦河的大片区域,手中又有精兵八万。


在谋士的建议下,宁王便抗拒圣旨没有进京,结果受到被朝延削去统帅蒙古兀良哈部三卫的处分,不过建文帝并没有将兀良哈三卫调离宁王。


原来驻守明朝北疆的宁王坐拥八万精锐(资料图)


但是英勇善战且足智多谋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最终杀死了朝延派的使臣,起兵反叛。


不过,当时的朱棣所能调动的军队仅八百余人,这么少的兵力根本无法与建文帝的平叛大军抗衡。朱棣想到了握有重兵的宁王朱权,于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大胆阴谋上演了。

 

一天,朱棣装扮成衣衫不整的样子骑马来到宁王府的大门外求见朱权,虽然朱权没有反叛的念头,但念及手足之情还是将朱棣迎进了宁王府。


进入宁王府后,朱棣先是劝朱权与自己一起造反,并且承诺事成后与朱权共分天下。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朱权不仅无意反叛,还劝朱棣不要造反。


朱棣在宁王府住了七天后要走,朱权就送他到离府不远处的千秋桥上。将别时朱棣再次劝说朱权与自己一起造反,朱权依然不从。于是,朱棣一挥手,千秋桥下的伏兵一拥而上包围了朱权。


朱权急忙向蒙古兀良哈三卫呼救,却发现这些外籍军团早就被朱棣收买了。朱权只好束手就擒,和其王妃被朱棣劫持,被迫加入反叛朝廷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后宁王只能寄情于文艺(资料图)


朱棣用计劫持了朱权后,实力大大增强。再加上太祖朱元璋当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开国时能征善战的武将早已经被杀的杀,贬的贬。朱棣率领大军很快就夺取了政权,而可怜的建文帝下落不明。


朱棣夺得政权后,早把当年信誓旦旦说地说的要和宁王朱权平分天下的话丢到了九霄云外。宁王请求分封江浙繁华之地,明成祖却故意将其改封到江西南昌。

朱棣表面上对朱权特别客气,临别时还亲笔题诗相送,可是在骨子里朱棣对这位足智多谋、能力极强的老弟极不放心,不久便找借口夺了朱权的军权。


如果这还在情理之中的话,朱棣后来竟过分到授意别人诬告朱权图谋不轨,并借机派密探监视他,要知道明朝的特务机构既多又狠,令人生畏。


宁王原来还心存幻想,以为靖难之役有功,朱棣至少会给他一个重要的官位,没想到自己的兄长竟如此阴毒,所以大受打击,从此郁郁寡欢。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为了报答帮助夺取皇位的功劳,朱棣还把宁王朱权在大宁的封地赏赐给了蒙古兀良哈三卫做了牧场。自己作为一个亲王,竟然连外人都不如!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宁王不仅兵权被夺,而且还被严密监控起来(资料图)


宁王后来在岘泉和张宇初谈起这些伤心往事的时候,眼泪差点掉了下来,声音几度哽咽。张宇初非常同情宁王的处境。


朱权出身王室,又多才善谋、文武双全,本应是出将入相的治国之才,在仅二十六岁的年纪,满腔热血,雄心远图,却不幸经历了朝廷巨变,被自己的骨肉兄弟利用,之后又遭猜疑陷害,被弃如敝履,所以心境之坏可想而知。


朱权作为位尊权重的皇子,本以为还有英雄用武之地,没曾想其实所谓英雄,身后常潜伏着不为人知的诡秘阴谋和骨肉残杀。


虽然饱读经史的朱权对此也有了解和心理准备,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了自己,这种出入于生死边缘的个中滋味,着实让他耿耿于怀。


无可兼济天下,只好自寻解脱,他想到了佛道所传的种种教义,隐约觉得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印证。


他曾认真拜读过不少道教典籍,其中也有张宇初天师的大作,甚是佩服。经此变故,他的内心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无可兼济天下,只好自寻解脱(资料图)


他还能怎么办呢?难道还要继续过问政治,让本就疑心重重的皇上彻底了结了自己和妻子儿女的性命不成?


不能,于是宁王决计从此不问政治,沉醉于棋琴诗画和宗教思想的汪洋中。


这样,既可麻醉了自己而忘掉那个梦魇一样的前半生,又能让当今的皇上对他彻底放心。如此想过,他毅然决定拜张宇初天师为师,视其为难得的患难之交,向他学习道教思想,交流思想才艺。


人啊,既然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只能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了!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