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碎的星球”变出雨果奖“帽子戏法” | 欧美新书推荐

 昆仑圃 2018-09-14


写出《三体》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很多中国读者都熟悉,但另一个刚刚创造历史的科幻作家也许大家并不十分了解,她就是美国黑人女作家N.K.杰米辛(N. K. Jemisin)

 

近日,杰米辛凭借“破碎的星球”第三部《巨石苍穹》获得了她第三个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项,成功完成雨果奖的“帽子戏法”,成为首个荣获雨果奖三连冠的作家。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这部备受雨果奖青睐的系列科幻作品,介绍杰米辛把末日世界作为背景的创作灵感,以及“破碎的星球”三部曲的特色和能获得大众认可的原因。

 

🎁 文末有惊喜



 

The Stone Sky

(The Broken Earth III)

N. K. Jemisin / 著

Orbit



杰米辛的“帽子戏法”


近日,美国黑人女作家N.K.杰米辛(N. K. Jemisin)凭借“破碎的星球”(The Broken Earth)的第三部《巨石苍穹》(The Stone Sky)获得了她第三个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项,成功完成雨果奖的“帽子戏法”。

 

雨果奖和星云奖是泛幻想文学领域的两大最高奖项,其区别在于前者是大众投票,后者是作家群体投票。在这两个奖项的历史中,从没有任何人能够连续三年获奖,无论是克拉克、阿西莫夫这样影响力遍布全世界的巨擘,还是被读者尊为大师的众多名家,统统无缘。此次杰米的雨果奖三连冠可谓开创了历史。

 

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市举办的第76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上,杰米辛登台领奖时告诉观众,“这是艰辛的一年……艰辛的几年,艰辛的一个世纪。对我们中的有些人来说,事情总是艰辛的。我写作‘破碎的星球’三部曲,是为了讲述在一个似乎决定要毁灭你的世界里去抗争,以及为生存而付出的和让孤独者成长的东西”。

 

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杰米辛,拥有心理学和教育学学位,作品主题广泛,包括文化冲突与压迫。“破碎的星球”这个系列并不是杰米辛首次与读者见面,她的处女作是2010年的短篇小说《非零概率》,入围了雨果奖与星云奖;同年她的第一部奇幻小说《十方诸国》(讲述了一个美版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获得雨果奖、世界科幻奖提名。

 

值得注意的是,杰米辛是第一位将女性主义带到科幻小说中的作家。此后,她花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破碎的星球”系列的第一部作品《第五季》(The Fifth Season),并一举摘得2016年雨果奖,成为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随后她在2017和2018年又完成了该系列的后两部《方尖碑之门》(The Obelisk Gate)和《巨石苍穹》(The Stone Sky)成为首个荣获雨果奖三连冠的作家;除了雨果奖,《巨石苍穹》还在几个月前获得了星云奖。可谓是完成了科幻大奖的大满贯。


末日世界的创作灵感


“我们还是从世界末日开始吧。”

 

这是“破碎的星球”系列第一部《第五季》的第一句,把读者直接带到了一个充满地壳震动、大陆断裂、岩浆迸发的末日世界。

 

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地震频发的世界,故事的主人公Essun是一名小学女教师,也是一个拥有超能力的原基人。她的丈夫是这片大陆上拥有强大超能力的“Orogene”族人,离奇地杀死儿子之后销声匿迹,女儿也不知所踪。于是Essun走上了寻找和拯救女儿的冒险旅程,途中目睹和亲历了旧制度对人们的残酷压迫,以及文明趋向解体时的混乱。

 

为什么杰米辛会将“破碎的星球”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一片饱受地震之苦的土地上?据说这一灵感来自于她的一个关于世界末日的梦。

 

一天,杰米辛做了一个世界末日的梦,醒来后她花了很长时间思考,甚至还徒步来到了夏威夷的熔岩湖。她看到那里一片蛮荒,寸草不生,熔岩翻滚。杰米辛感到这就是她梦里的混沌未开的史前世界,这就是她的故事的发生地。

 

在这个宏达的世界末日背景下,她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叙事方式,把一个颇具野心的奇幻世界观展现在人们面前。


“破碎的星球”缘何征服了大众?


熟悉科幻文学的朋友应该也知道《三体》,2015年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并在2017年凭借《三体III:死神永生》再次获得雨果奖的提名,最终惜败于给杰米辛的《方尖碑之门》。那么“破碎的星球”三部曲究竟有什么特点能连续征服大众呢?

 

▨ 末日世界观

在科幻文学作品中探讨社会现实的意义,这似乎已经成为最近几年的美国科幻文学领域的主流价值观。而本系列所展示的末日世界观,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对现实的反应。

 

作者勇敢而自信地描绘了这个敌意的世界和各种让人感同身受的痛苦,然后真诚而坦率地探讨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并探索如何在这样一个充满伤害和痛苦的世界中生存,以及做出选择的意义。这种真诚和坦率,是这部作品获得大众认可的关键。


▨ 第二人称叙事手法

这个系列使用的是近年欧美大热的第二人称叙事。作为一直对读者说“你”的作品,这里的第二人称叙事并非只是一种形式,而毫无内容上的意义,在系列的最后会揭示唯一的真正叙述者“我”的身份。到那个时候读者会发现,整个系列都是叙述者“我”对“你”所讲述的一个故事,一个过往。

 

而且在这种逼近视角下,采用这种近乎于冒犯读者的方式也非常符合全书的气质。借用译者雒城的描述,杰米辛的故事“记述风格看似随意,有时略显冷漠。而故事本身的情绪起伏却很大”。这种情绪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能持续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 女性角色主导地位

本系列的主角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性,展现了女性也可以不拼颜值,不做花瓶,而是凭借智慧和勇气去生存和征服众人,以及探索生命的意义。在杰米辛笔下,拯救世界不再只是男人的工作。她通过一个科幻故事代表女性以及少数族裔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也迎合了欧美近期占据主流舆论的平权主流价值观。


▨ 复杂人物关系和情感

与中国读者熟悉的阿西莫夫和克拉克式的硬科幻不同,“破碎的星球”系列更关注个人,更着重笔墨刻画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他们之间的情感。在这里你所能体会的情感,绝不会因为一个科幻的外壳就变得有距离感或者虚无缥缈。相反,她将故事里的情感以写实而细腻的方式描绘,让人感到人物关系真实而复杂,更能令读者产生共鸣。 


互动送好礼

你对于杰米辛的雨果奖“帽子戏法”有什么看法?你还看过哪些科幻作品,欣赏哪位科幻作家?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将随机挑选20位留言的粉丝,送出精美小礼品份。

注:获奖者会在9月16日8点前收到通知,若未回复则视为“谢谢参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