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灭六国后竟忘记一个小国还存在

 驻马亦为家 2018-09-14

[王淼咨]

秦王政以敢打必胜、气吞山河的气概,仅用十年时间就扫灭六合,开始称始皇帝。然而,在大秦版图上还有一个小国存在,它就是卫国。

卫国是周朝诸侯国,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卫国曾为周王室屏藩建有功业。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卫武公时一度强盛,为诸侯首领之一,但卫国始终没有强大到霸主的地步,而且参加过齐桓公主持的会盟和十四国弭兵大会之后,卫国在史记中再无浓彩重笔。

进入东周时期后由于内乱频繁而衰弱,公元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卫也失国;公元前659年迁卫于楚丘,重新建国,方才得以续存,从此沦为小国。卫文公时,国力有所恢复。卫成公元年(公元前629年),卫为避狄人侵扰,又迁帝丘,经百年休养生息,经济始现繁荣。

春秋晚期晚期,卫国孙氏、宁氏专权,君臣关系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卫庄公蒯聩与卫出公辄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进入战国,卫已衰败,夹在赵、魏、齐、楚之间苟延残喘。公元前254年,卫终于被魏国兼并,成为其附庸。司马迁《史记·卫康叔世家》明确记载"怀君三十一年,朝魏,魏囚杀怀君。魏更立嗣君弟,是为元君。元君为魏婿,故魏立之。"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和诸侯兼并战争的加剧,诸侯国都先后进行了经济、政治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改变赋税制度,推行郡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在这样的背景下,封君已由“授民授疆土”的领主,逐渐变为没有土地所有权,也不能臣其吏民的封君,只是享受虚荣,衣食租税而已,因此,卫已不是诸侯国。

公元前343年,魏废姬姓卫君改立卫灵公的别支后裔子南氏为卫君。公元前252年,魏杀怀君改立女婿卫元君为卫君。公元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立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并将把他移到野王,卫又成了秦的附庸。

从秦始皇执政到秦始皇病死,作为封国的卫国还侥幸的存在,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忽然想起了它,才取消其封国,废卫君角为庶人。史料记载,“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君角是卫国最后一个国君。“君角二十一年,废君角为庶人”。此时的卫国才真正的寿终正寝。

秦灭六国次序:公元前230年,灭韩国;公元前229年至前228年,攻克赵都邯郸,赵公子奔代郡,称代王;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刺秦失败,秦败燕,次年破蓟城,燕王迁到辽东郡;公元前225年,灭魏国;公元前224年,伐楚,两年后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国;公元前222年,攻克代郡,灭赵;公元前221年,齐国不战而降。然而,秦始皇却没有灭掉卫这个蕞尔小国。秦灭卫只需举手之劳,或者说只是搂草打兔子的事儿,在攻伐魏国时随便就可以灭掉卫国。有人说,那时因为吕不韦、商鞅都是卫国人;有人说,那是因为卫君非君主,而是封君;也有人说,那时因为卫国的存在对秦国构不成威胁,秦始皇也把它忘记了;更有人说,那时因为秦始皇注意舆论影响。笔者以为,在统一战争时,秦始皇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这个存废无关大局的小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又日理万机,忙于开疆拓土和国内建设,反正卫国极小,又不惹是生非,有机会按郡县制原则理顺一下地方组织就是了。其他说法,很难成立,有的属于妇人之仁。

虽然,秦灭六国后,大秦帝国已经建立,但急需国家办理的大事、要事、难事更多。在这样的语境下,秦始皇夙兴夜寐,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奏章文书,以竹简、木简一石(120斤)为定额,不尽此数不休息。秦始皇当政十二间,强力推进制度和文化整合,书同文,币同壹,度同制,车同轨,行同伦,完善和统一法律;以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气,废分封,立郡县,迁豪富,实边地,筑长城,堕壁垒,修驰道,建直道,凿灵渠,征百越,驱匈奴,拓疆域;栉风沐雨,五次巡行天下,颂秦德、罪六国、明律令、正风俗,考察政务,现场办公,推进国防建设……取消卫国,并不紧迫,尚未排上日程。秦始皇是个完美主义者,如果晚死几年,岂能允许郡国并行、卫国一直存在?需知推行郡县制,是秦始皇不可动摇的意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