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丨何谓“五斗米”

 文冠厚朴 2018-09-14


《宋书·陶潜传》载其为彭泽令时: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

     此事又载《晋书》《南史》中的陶传,以及萧统所作的《陶渊明传》。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一事,古今之人都信有其事。然而对其不为折腰的“五斗米”,解释却各不相同。目前至少有三说:曰“俸禄”、曰“食量”、曰“五斗米道”。哪种说法最符合史实呢?

一、“五斗米道”说

此说出于已故学者逯钦立先生,是最新的一说。逯先生在《关于陶渊明》中写道:

    他第一次出仕江州刺史王凝之,是东晋著名的门阀世族官僚。……这次解职的真实原因,那就是因为他不屑于向门阀世族王凝之这个五斗米道徒卑躬屈节。

王凝之(王羲之次子)


因此,逯先生把“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解释为:“我过去不能对五斗米道下腰鞠躬,今天还能诚诚恳恳地侍候乡里小人!”然而,此说有其难以自圆的漏洞。


第一,“五斗米”和“五斗米道”是全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五斗米道”不能省称为“五斗米”,史料中亦无例证。

第二,《晋书》所载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与《宋书》所载“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是同一个意思。两句话的语意都很明白,“折腰”与“事乡里小人”指的是同一件事,即“束带”见督邮。“束带”尤言“折腰”,督邮即“乡里小人”。没有任何理由认为“事乡里小人”指的是束带见督邮那件事,而“不为五斗米折腰”指的是二十九岁解去州祭酒那件事。

第三,通观陶渊明平生言行,他对五斗米道以及“世事张氏五斗米道”的王羲之、王凝之父子并无反感。据陈寅格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一文中的考证,陶氏也世奉“天师道”,而此道与“五斗米道”同出一源。又如,陶渊明的从弟便是一个道教徒,从其所作的《祭从弟敬远文》来看,两人却是“相将以道”“斯情甚深”。再从陶渊明仿效兰亭修禊而举行的“斜川之游”来看,也确如逯先生所分析的,陶、王两氏不仅“好尚相同”,而且“思想情调也相同”。


因此,渊明一生的进退出处与王氏父子无关,他不为折腰的“五斗米”也与“五斗米道”无关。

二、“食量”说

此说出于史学家缪钺先生,他在《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新释》一文中说:

所谓“五斗米”,与东晋县令官俸绝无关涉,而史书所载当时士大夫每月食量恰是五斗米左右。因此,缪先生将“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解释为“我不能为求一饱之故折腰。”此说似也不能成立。缪先生为了证明当时士大夫的食量,举了以下五例:


《梁书·何胤传》:

胤曰:“吾年已五十七,月食四斗米不尽”。

《梁书·江革传》:

日给脱栗三升,仅余性命。

《南齐书· 崔怀慎传》:

怀慎孤贫独立,宗党哀之,日敛给升米。

《南史·傅埮传》:

作县令唯日食一升饭而莫饮酒,此第一策也。

《魏书· 阚骃传》:

性能多食,一饭三升乃饱。


试看以上五例,或“日食一升”或“一饭三升",少则月食三斗,多则月食两斛,这怎么能证明“当时士大夫每月食量恰是五斗米左右”呢?根据西安三桥出土的汉代上林量器实测:十斗铜锺容小麦 32.3市斤, 五斗铜鼎容小麦16.9市斤, 四斗铜钫容小麦12市斤,三斗铜鼎容小麦9.7市斤。据此推算,东晋一斗约合今3.2 市斤,五斗约合今16市斤。显然,对于当时大多数士大夫来说,月食五斗米是不现实的。 如果要了解当时人们的一般食量,从上举的那些颇为特殊的例子是看不出结果的。据《宋书· 刘勋传》载,当时士兵每月食米两斛,合今约60市斤。据《三国志·魏书·管宁传》注,当时发放救济粮的标准是每日五升,每月一斛五斗,合今约 45 市斤。如果说到魏晋时代士大夫的食量,每月应在一斛五斗与两斛之间,也就是说三倍于“五斗米”。

三、"俸禄”说

在缪、逯两说之前,世入历来都是把陶渊明所说的“五斗米”,理解为东晋县令的俸禄,如孟浩然《京还赠张维诗》曰:“欲徇五斗禄, 其如七不堪?”缪先生为什么不赞成俸禄说呢?他认为:“陶潜所说的‘五斗米’,如果说它是年俸或月俸,固然绝对不合理,即便说是日俸,一天五斗米,一月十五斛,一年才一百八十斛,也未免太少,与上文所考东晋县令年俸米四百斛的数量相差还多。

缪先生考证晋时县令年俸四百斛是很正确的,而缪先生所忽略了的是:当时年俸四百斛者,每月的禄米正好是十五斛,每日正好是五斗米。《后汉书·百官五》注引荀绰《晋百官表注》曰:“四百石(斛),月钱二千五百,米十五斛。”这就说明年俸四百斛者并不是全部给粟米,而是半钱半谷。据《后汉书· 百官五》“百官受奉例"曰:“凡诸受奉,皆半钱半谷”。晋代受俸亦是如此,如《晋书·职官志》载:年俸二千石者,食奉日三斛米;年俸千石者,食奉月五十斛米。禄米却只占俸禄的一半。

因此,陶渊明不为折腰的“五斗米”仍应是指县令的俸禄,确切地说是晋时县令一日之食俸,也就是日俸的禄米部分。


文章原载于《文史知识》1986年第8期

中华经典古籍库

微信号:jingdianguji

丰富自身文化修养

从关注一个好的公众号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