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2.交接出血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322.交接出血

[概念]

交接出血,指女子每逢性交即发生阴道流血而言。

早在唐《备急千金要方》中已有'女人交接辄血出'的记载,至宋《妇人良方大全》始名'交接出血'。《女科备要》称'交结出血';《傅青主女科》又称'交感血出'。

新婚女子偶发性交出血,不属病态。妇女孕期的交接出血又当别论,不属本症的讨论范围。

[鉴别]

常见证候

肝肾阴虚交接出血:血色鲜红,腰酸耳鸣,两颧红赤,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唇红口干。舌质嫩红,脉细数。

冲任湿热交接出血:血色紫红,平时带多色黄,或赤白夹杂,有时可见少量赤带,或伴腰(骨氐)酸痛,便溏溲赤,舌苔多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脾气虚弱交接出血:血色淡红,肢倦乏力,气短懒言,食后腹胀,大便时溏,或伴浮肿,白带较多,舌淡,脉沉弱。

鉴别分析

肝肾阴虚交接出血:《景岳全书妇人规》说:'凡妇人交接出血者,多由阴气薄弱,肾元不固,或阴分有火而然。'本证多见于高龄妇女,其阴精本己匮乏,若复房事重竭其精,必致相火妄动,血失所藏而见交接血出。其临床特点是:除交接出血外,兼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嫩红,脉细数等。洽当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味。

冲任湿热交接出血与脾气虚弱交接出血:前者常见于患有黄带症的妇女。多因经期或产后不注意卫生,或不禁房事,致湿毒乘虚侵袭胞宫;或脾气不运,水湿下陷于肾,湿热灼伤络脉而致。病机重在湿与热结。湿热下注冲任,带脉失约,则带下黄赤,秽浊而臭,这是区别于它证的显著特点。脾气虚弱交接出血的成因,主要是饮食劳倦损伤脾气,病机的重点是脾虚气陷,统摄失司。临床除交接出血,血色淡红外,还兼见神疲肢倦,食少腹胀,短气懒动,舌淡脉虚。冲任湿热者,清利湿热为主,用清热止血方;脾气虚弱者,健脾益气为主,归脾汤加三七粉。

交接出血一症,临床常见于患带下症的妇女,《备急千金要方》和《女科证治准绳》曾有交接它物而引起交接出血的记载,临床确有所见。因此,临证尤需问明原因,并注意检查局部有无损伤及其它病变。

[文献别录]

《校注妇人良方众疾门》:'妇人交接出血作痛,发热口渴欲呕,或用寒凉之药,前症益甚,不时作呕,饮食少思,形体日瘦。余曰:症属肝火,而药复伤脾所致也。先用六君加山栀、柴胡,脾胃健而诸症愈。又用加味逍遥散而形气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