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博康特约·技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5种治疗措施

 Hulinlong 2018-09-14

来源:兴旺兽药


患有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猪,生长迟滞,饲料转化率降低,同时,由于病原感染猪只后,损害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猪体抵抗力降低,极易感染其他病原,引起呼吸系统综合征,增加猪的死淘率。本病常发生于2~5月龄的猪,现在几乎遍及世界养猪业发达的地区,我国许多地区亦有本病发生。


1临床症状


小猪出现鼻炎症状,打喷嚏,呈连续或断续性发生,呼吸有鼾声。猪圈墙壁、食槽边缘摩擦鼻部,并可留下血迹;从鼻部流出分泌物,或引起不同程度的鼻出血。而且常在眼眶下部的皮肤上,出现一个半月形的泪痕湿润区,呈褐色或黑色斑痕,故有'黑斑眼'之称,这是具有特征性的症状。


2防治方法


1)药物防治


母猪料和小猪料添加泰乐菌素110毫克/公斤、磺胺嘧啶110毫克/公斤,中大猪添加量可适当减少;乳猪从2日龄开始,肌肉注射1次增效磺胺,按每公斤体重注射磺胺嘧啶12.5毫克 甲氧苄氨嘧啶2.5毫克,每周用药一次,连续注射3周。此外还可用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治疗。


2)免疫接种


猪萎缩性鼻炎类毒素疫苗适用于成年母猪和仔猪,预防仔猪早期感染有效。新母猪产前4-6周2-4毫升;产前2-4周2-4毫升;母猪产前2-4周一次,用量2-4毫升;仔猪无母源抗体,首免1毫升,7-10日龄。2免1毫升,断奶前3-5天;有母源抗体,断奶前3-5天免疫一次即可,免疫剂量1毫升。


3)加强饲养管理


发现有症状的猪要及时隔离,呈僵猪的作扑杀处理。对有症状的公猪应及时淘汰。引种时先隔离饲养1~3个月后,无临床症状的再转向种猪栏。


仔猪饲料中应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体质;猪的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制度;提高母猪群的年龄,避免一次性大量引种;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采取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和维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减少空气中病原菌、有害气体和尘埃的浓度;避免各种大的应激因素,如温差幅度大、冷风袭击等,这些措施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病的发生。


病猪用过的栏舍需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空栏1个月后,重新引种。可用2%的烧碱水或其它消毒剂消毒。


4)猪发生萎鼻后治疗


一方面肌肉注射20%氟苯尼考和支原净针剂,另一方面用2%环丙沙星加鱼腥草、地塞米松滴鼻,每天滴两次。以上两种措施并用连续3d,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5)用中药粉剂吹鼻法


方剂是牙皂100g,白芷30g,细辛30g,冰片2g,雄黄4g,薄荷15g,以上药混合均匀研为细末备用。用时病猪两前肢提起保定,用细竹管一端装上药粉,吹入病猪两侧鼻腔内,每侧1~2g,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用3d,治愈率可达90%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