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作者及时删除) 大学的排名,官方的有学科评估、一流学科数量、本科教学评估,民间的排名花样众多,比如校门最大的、校园面积最大的、校区最多等。当然,如软科、校友会等平台,同样对大学进行一个综合性的比较,不过争议历来比较大。 排名是个很无奈的事情,你和他说学校层次,他和你聊学生就业;你和他聊学科发展,他和你聊招生分数线;你和他聊学校到账经费,他和你聊硕士点、博士点。是不是朋友这样的无奈... 今天小编的排名依据都是单向,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三大奖的数量。 鉴于奖项设置的前提,在三大奖获奖数量上,工科院校比较占优,其实这个排名也类似于工科院校的排名。 再来看一个2018年国家自科基金力量数量和金额的排名,最大的感触是不是前2名居然是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山大学。 借官方发布的学科评估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学科评估的优秀率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是前三。单独比较数量的话,不少人会有质疑,可是比优秀率肯定就没问题了吧。 再来看一个第4轮学科评估的博士学位点学科优秀率,前三名是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依然是比较官方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借学科评估的工学门类评估成绩,工科院校的前3名分别是清华大学、哈尔滨大学、浙江大学。 其实,我们会发现,通过不同的指标排名,前30名的高校都有机会进入前10。之前也有人提议通过各类权重和指标,将这些因素都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类似的排名不是就可以吗?可这个权重的比值不会有一个信服的数值啊。 另外,小编想说,其实在你进入大学之后,除非你换专业,要不你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和这个专业和对应的行业相关,与其了解国内大学的前10名,不如知道自己专业的学校排名,尝试在读研、读博的时候进入更好的平台深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