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里,道理讲得越多,越会让听的人堵得慌,不想再沟通下去。 讲道理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是真的想为对方好。 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在沟通中,他们只讲道理,不谈感受。 ☟ 点击下方绿色按钮收听本期《3分钟心理学》 这是你学习到的第 150 个心理知识 ↑ 点击图片 ↑ 保存今天的心理卡片 文字版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前两天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难搞的合作方,把我气得快崩溃,一下班立马约了个朋友,想跟她吐槽一下。 结果我吐槽不到 2 分钟,就被朋友打断了,她说: 在职场上你应该更加专业一点,不要那么情绪化; 面对这样的人,你越生气他就越得意; 你要硬气一点,不要让他觉得女人在职场好欺负 ...... 听完这些无比正确的话,我什么都不想再说了。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里,道理讲得越多,越会让听的人堵得慌,不想再沟通下去。 讲道理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是真的想为对方好。 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在沟通中,他们只讲道理,不谈感受。 为什么这样呢? 在我们的成长中,如果早年的养育者对我们只讲道理,只提要求,不关注我们的情绪感受,我们就很容易发展成一个“过度讲道理”的人。 于是沟通中,道理总会最先冒出来,而无法看到对方真实的内心,体会不到每个人感受上的差异。 另一方面,如果只信奉道理,当道理与自己的感受冲突时,他们会一味压抑感受去解决问题,压抑的情绪会在潜意识中做抗争,形成很大的内心冲突。 那么只爱讲道理的人,应该如何提高感受能力呢? 学会沟通,要先学会理解别人,而理解别人的前提是先理解自己。 有个读者告诉我:
很多认为自己情商低,只会讲道理的人,可能会积极地学习说话技巧,希望能根据对方说的话,以及当前的矛盾,做出最好的反应,让双方舒服地把问题解决了。 但事实上,所有的说话技巧都基于理解本身,好的沟通永远不是对方出一招,我们套用一个解决话术,而是两个流动的人,在相互理解和感受之中对话,最后达到双赢。 讲道理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理解和感受,把感受放在道理前头。 当你尝试去理解和感受,情商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 【今日话题】 ✎ 沟通时你更爱讲理,还是谈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