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虞万里:别集流變論

 远山星际 2021-01-05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别集流變論
作者:虞万里


作者簡介

虞万里,男,浙江绍兴人,1956年5月生于上海。
1980年底应聘汉语大词典编纂处,被录取进汉大任编纂工作。1982年7月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词典进修班进修一年。1997年调入上海辞书出版社语辞室,修订《古汉语大词典》,主持99版《辞海》审音工作,并策划音序版编排。前后编纂《汉语大词典》《辞海》等大型语文工具书达二十年之久。
2001年10月调入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科院院学术委员、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传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主编,“经学与文献”特色学科带头人,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双聘教授。
2013年7月调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任特聘教授,《经学文献研究集刊》主编。

小  引
三十年前,予與纂《漢語大詞典》,日與古書爲伍,手不釋卷。始知自注之體,古已有之,至趙宋吴正儀淑《事類賦》而極其盛。而效舍人之雕龍,援正儀之注體,則有近世姚茫父華之《論文後編》焉。觀其行文簡而隸事賅,三復其誦,不能自已,私心所儀,歷久彌篤。既而察四部之流變,究别集之演跡,思欲一叙其顛末。適予友陳鴻森教授沉潛二十餘年所輯之王鳴盛、阮元、錢大昕三家遺文成,問序於予,乃效茫父之體式,爲叙别集之流變云。
道術裂而官守失,百家鳴而私學興。雖九流之論,各競一端一察;[①]百家之學,僅得所長所用。[②]要皆書疏干於諸侯,[③]論説寄之著作,卓爾自立,無愧作者。逮步趨師法,嚴章句之格局;風諭人主,極辭賦之閎衍。經生文儒,汲汲欣欣,文運體式,黯然潛移。故曰:官守私學,興替乎戰國,著作辭章,盛衰於炎漢。當塗典午之際,魏文陳思倡乎上,[④]偉長稚川應乎下,[⑤]猶欲興子學而成一家言,無奈衝風式微,繼者杳然。於戲,時也勢也,豈人之好尚也哉!
荀撰《叙録》,[⑥]摯志《文章》,識其詩賦碑箴若干,[⑦]爲范曄《文苑》所本,是東京文士,知藏弆篇什而未嘗編集。及徐陳應劉,一時俱逝,文帝傷悼之餘,撰其遺文,都爲一集,[⑧]文人合集,奠定於兹矣。[⑨]至陳典佐郎,初擬丞相故事,開列篇目,並著字數,别集雛形,肇端於斯矣。[⑩]魏文展卷以思舊,承祚集目以表勳,意主悼念之情,聿開編集之式。然兩晉之世,風猶未熾。《晉書》於《儒林》《文苑》,猶多言“文章若干行於世”,偶云“文集行於世”,唯《成公綏傳》謂“所著詩賦雜筆十餘卷”。夷考《隋志》,三張二陸,皆標卷次,乃知唐臣纂輯,剪裁衆家,頗存舊觀。其後傅亮、劉彧,繼踵摯《志》,[11]尚辭崇文,可窺一斑。休文《宋書》,頻言文集,[12]纂輯之風,油然改觀。二蕭以還,世風丕變,文人學士,無不有集。劉族一門,七十人並能屬文;[13]蕭姓三朝,數十人皆有集。[14]王氏七葉,累代有别集行世。[15]翰墨風雅,猗歟甚哉。文翰一志,劉宋雅稱;變翰爲集,蕭梁表徵。[16]若王儉之什,匯輯於身後,[17]江淹之文,結撰於生前。[18]情則有異,傳則是同,其生前身後,難以一一確指矣。觀六朝集名,恒標名姓,復加官職,間用廟謚,雜出沙門,諒以史官編簡,追擬爲多。
古來不朽,立言爲下,德衰文盛,傳集是榮。李唐集賢,趙宋崇文,芸閣蓬觀,職典經圖。經綸籌策,藝文學術,凡有可採,表申藏録,謚議史傳,參憑資取。[19]其猶足多者,流韻遺響,聳動天聽,玉音褒獎,譽澤昆裔。[20]觀光詩筆,中宗諭集;[21]摩詰清韻,代宗旨進;[22]歐公全集,神宗詔求;[23]臨川遺文,徽宗敕纂;[24]韓忠彦之上《安陽》,滿紙忠義;[25]王豐甫之進《華陽》,克承家學。[26]藏諸名山,猶有陵谷之變;上之石渠,足備向歆之録。故流風所被,秩在流内,理在例外,子孫孝愛,躐階表上。[27]即布衣詩人,猶爲後人呈進者。如孟襄陽詩繕送秘府,[28]戴石屏詩刊刻進御。[29]若此之類,不一而足,降及元明,餘韻不息。
所見魏晉别集,類多後人掇摭。歷宋齊,跨梁陳,歧嶷鳳雛,神明龍駒,山東英妙,洛陽才子,藻麗辭典之輩,才贍學博之倫,雖咸能詠鳳吟鵝,吸虹噴霓,而其清韻佳筆,榮爲帝王撰成,[30]幸爲門人集録。[31]至流聞絶域,紙貴京師之手筆,亦多子孫史官爲之編定。[32]唯一二雅士,顧盼自娱,始開手編之例。[33]唐人文集,漸多生前輯次。太白清高,猶命魏顥裒集;[34] 長吉偃蹇,遂遺子明手編。[35]權載之纂制傳世,[36]孫可之聚編貽孫。[37]劉夢得解嘲而蒙醬,[38]陸魯望自謙以諼憂。[39]至白傅樂府,播聲宇内,慚富貴之無分,信文章之有名,故詩經五編,分藏五處,歷五季之亂而不亡者,良有以也。[40]自編詩文,猶且關乎行卷,如次山納《文編》於禮部,[41]鹿門投《文藪》於有司。[42]雖係舉業所必須,實闢撰集之新徑。然統觀唐集,仍以後人裒輯爲多。其間有子孫兄弟,戚屬親故,門人友摯,宗族文士,更有史官及後之嚮慕好事者。唯時槧版未盛,多憑傳鈔,蒐校寫集,流播維艱。及貫休逝化,門人曇域檢尋稿草,雕刊印行,[43]至和凝好曲,自爲模板印行百帙,分惠於人。[44]斯殆承佛道之常例,[45]趨元白之雅事,[46]出入世間,洵奪先聲。
宋初承五季之弊,文尚駢儷,詞襲《花間》。柳子號呼,肩愈紹元,[47]倡文爲道筌,惡辭華理窟。其後禹偁、穆修,石介、尹洙繼起,鈔刻韓柳韻筆,鼓吹古文。時方雕槧勃興,官校經史,坊刻别集,一時蒐輯、編刊唐集之風燎如荼火。趙宋文人學士,浸潤激蕩其間,斐然述作,詡然自珍,人人思有集,家家欲傳世。然文集雖重詩文誄銘,亦包諫疏策林,事涉機密,議關黨争,故帝王頒詔,朝廷敕令,[48]嚴申屢禁,權歸官府。及夫民間需求,書肆牟利,禁而不絶,焚而復生。《宋志》載天水一朝别集幾二千部,[49]迭經散佚蒐輯補刊,猶存八百餘家,[50]而沉晦湮滅者無算數。觀夫行狀墓誌,凡言詩文若干或數十百篇者,多在世未嘗纂次者也;其明著集名卷次者,皆生前已經董理者也;至於卷次、若干並見者,其將有待於後續者也。[51]然即經編簡,其刊梓與否,復又係之他因。或僅呈送有司以充史料,或冀貽遺子孫以留雪鴻,或欲刊而短於資,或將梓而慳於時,顯晦以運,沉没係時。歐王三蘇,儁聲瓌望,生前刻集,一而再三,死而匯聚,流布後世。蘇門六君,酣筆健句,遭禁崇寧,毁而復刊。[52]既自珍意摯,復傳世心切,故生前約邀,卒後遺囑,冀文豪達宦,代爲董事。[53]即子孫門徒,掇拾編次,亦必遍干鉅卿名公,求誌請序,留存人文。[54]遂致鴻筆巨擘,疲於摩韻調聲;緗縹緑帙,竟至集叙連篇。一變六朝隋唐之舊,下啓元蒙明清之俗。於時顯宦大家,或官雕坊刊;文士名流,則家刻私印。就中一人一集,一人多集,一集翻刻,諸家合刊,情形繁賾,莫可殫述,足見宋人念兹在兹,樂而忘返。唯大小二宋,[55]超凡脱俗,遺命戒子,不刊其集。[56]復其次者,壯悔少作,多所焚棄。[57]抑有異者,李直講厭其“妖淫刻飾”之什而删之,閔其劬勞之作而存之。[58]更有奇者,賀梅子初悔妄作而投諸煬竈,復悔才盡而裒拾燼餘。[59]竟有撝者,張雪林吟入膏肓幾四十年,一聯一句一字一意,强弓牽滿不中不發,其稿則畀陳起一删再削損之又損。[60]致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集而名爲《雞肋》《志愧》[61]《敝帚》[62]《小醜》。[63]至乃獵奇趨僻,立名詭異,子勉《還還》,[64]昌穀《歎歎》,[65]文人天真之情,譎詭之想,殆有不可以常理度者也。
著作存没,固繫於時政禁毁;風什顯晦,亦關乎災禍人事,若水火之滅,虫鼠之囓,盜賊之竊,兵亂之掠,則逸散殘損,固所不免。而戚屬後裔之窮蒐遍摭也,片紙崑玉,隻字鴻爪,故真僞雜矣;家塾坊肆之輯刻牟利也,强生分别,牽合古稱,故名實亂矣。是以集部書名,猶當分疏。
晉宋文章,祕監編校,唯冠作者,羌無集名。齊梁結集,釐次卷帙而已。此觀《隋》《唐》三志,瞭然無藴。時唯思光《玉海》,初標集名;[66]子良文筆,略分内外;[67]元禮創格,一官一集。[68]文通綵筆,結撰前後。[69]元帝稱“小”,[70]謝朓名“逸”。[71]領異標新,格局斯定。
“玉以比德,海崇上善”,[72]清韻標品,揚芳蜚文。陳隋初唐,影響尚微,開天以還,綺思霞展。《童蒙》《雕蟲》,《玉笥》《香奩》,[73]《筆耕》《紫泥》,《乘輅》《梁苑》。[74]怡《浣花》而《忘筌》,[75]愛《崑玉》而《冥搜》。[76]宋元明清,齋號泛濫,冢卿台司,騷人墨客,無不搴香草,隱白雲,友三君,傲六出。施於文集,飾之詩篇,於是亭臺樓閣,掩映於松竹之間;軒館齋堂,點綴於芝蘭之旁。[77]山房草廬,宅心高潔;翰苑玉堂,寄志耿忠。遊情六合,比物天地。應有盡有,難狀難摹。
内外之名,萌自西漢。依經作傳曰内,羽翼經旨曰外。[78]劉向校書,簡擇真僞,《南華》《晏子》,因分内外。[79]其後葛稚川、陶貞白效之,咸以旨趣所重爲内。[80]雲英學綜儒典,敬信釋氏,集雖不存,恐亦以内外别釋儒。[81]魯直效《莊》,意後《語》《孟》,晚年繙然,復歸周孔。[82]劉敞《公是》,自創新例:議論文詞,自著爲内;制誥奏疏,議政爲外。[83]後世編刊,頗多仿摹。[84]舒芬《梓溪》,以專著爲内,雜文爲外。[85] 清獻《全録》,以自著爲内,附録爲外。[86] 至散文家集以駢文爲外,駢文家集以散文爲外,詩家之文,文家之詩,各以所重,軒輊內外。[87]内外相對,外集已見歧出,宋以後人輯刻唐宋别集,復因正立外,遂歧外見雜。原集散落,重爲蒐輯,《劉夢得外集》是也;[88]正集無損,更緝散佚,《小畜外集》是也;[89]先編正集,復理遺逸,歐公《外集》是也。[90]至退之子厚遺文,初隸“集外”,轉名“外集”。[91]他若以實録、[92]程試文、[93]長短句、[94]墓誌行狀、[95]偈頌題跋、[96]詔札贈答爲外集者,[97]各本私意,不一而足,漸行漸遠,已非子良初意矣。



轉官换集,雅人妙思,時官兼顧,殆同編年。彰揚辭彩,紀纂勳伐,繼軌步武,代不絶人。在唐則顔魯公,[98]在宋則楊文公、[99]楊誠齋,[100]在元則柳道傳,[101]在明則宋文憲、[102]楊文襄,[103]在清則方象瑛、[104]馬維翰。[105]其後慧心蘭思,脱胎换骨,或以遊蹤名,如徐釚之《草堂》。[106]或以遊草名,如潘耒之《遂初》。[107]或兼編年蹤迹名,如章永祚之《南湖》。[108]誠可謂流光溢彩,錦川綉嶽,人籟徹天,芳草遍野矣。
蕭梁集名,方孕未萌,自纂心切,遂成前後。江淹之外,群相仿效。之遴子範,[109]聲馳齊梁;徐周沈江,[110]名譟陳隋。彦伯擅絶,[111]次山結撰,[112]已定名於生前;孝威流譽,[113]李觀安邊,[114]殆補輯於身後。兩蘇以後,[115]名同實亂。定國之編《淮海》,乃删剩之餘;[116]李彤之輯《豫章》,實兼綜三集;[117]陳起之刻《江湖》,皆續得之篇。[118]其有先輯其文以待後續而無成者,如《李華前集》《中集》,《李翰前集》;[119]復有盡棄少作獨挹老成所作以名其書者,如《恕谷後集》,[120]是則前者無“後”而後者無“前”矣。後猶續也,故變而名續。其始也避後稱續,[121]其繼也泛稱續集,其終也再三相續,繩續無休。
梁武博學罕匹,駿才獨騁,詩賦與雜文三分,别集與目録合一。[122]斠諸《文心》,固齊梁文體之區類也。[123]僧孺文集,彈事不入,[124]亦其比也。李唐詩韻,寄情宣志,常衮之詔,楊炎之制,[125]乃至權德輿、令狐楚、武儒衡之表奏,[126]並不與詩文雜廁,蓋政事與藝能有别,韻文與載筆異轍也。北宋之翰林舉首,文章巨擘,咸能蹈矩循軌。如王元之之《承明》,[127]張樂全之《玉堂》,[128]蘇東坡之《内外制》,[129]周益公之《應制》,[130]此外則韓魏公、[131]蔡忠惠、[132]王履道、[133]葉石林,[134]皆秉遵其式。至有掇集之以南臺、[135]西垣、[136]翰苑、[137]掖垣名者,[138]固可見一時之風氣矣。[139]然文體一道,非盡人皆知。張方平特委敏吏,以爲知體,[140]是知别集排纂,非可率意。子孫不諳文軌,徒懷孝思,但匯編寄情,或難免差池。後世重輯復刻,唯求其全,多合難分。朱明臺臣,獨别奏議,[141]内外制文,不復分行。[142]降及有清,奏議入集。[143]集而容史,無復古意矣。
文體排纂,變化多端,魏晉篇什,類次而已。梁武詩賦獨帙,雜别分編。[144]《韓集》首賦,仿自蕭統,[145]《柳集》殿詩,意出潘緯。[146]夢得編集,上承諸子,王道爲先,其例至善,[147]惜乎湮沒,聞者蓋寡。[148]致以賦詩居首,書啓蟬聯,誌狀殿後,著爲常例。[149]兩宋文體繁雜,六家之集,或因或革。[150]及黎編《水心》,以奏劄弁首,抑詩文其後,[151]或遙承劉意。俟齋端居山中,究心編例,誚責李漢,自創所重。[152]牧齋之選《震川》也,冠經屣書;[153]蓉洲之緝《望溪》也,異境同歸。[154]乾嘉考據肇興,詩文學術分途,亦官亦學,或經或史,各自編纂,百人千面,分合叢雜,奔流不歸矣。
劉琨别集,書佚難徵。[155]梁武别集目録,或乃正集之目録,以别於集也。蓋孝緒《七録》,集有其録,録以叙名,兼綜篇目。[156]武帝卷帙豐贍,釐爲二卷,蓋與四部“别集”異撰。唐末宋初編集,各以著述所重。以制誥名者,則詩賦雜文爲别,《會昌别集》是也;[157]以歌詩鳴者,則賦序書讚爲别,《李翰林别集》是也。[158]逮人自爲集,蒐編坊刻之風行,别集之義遂莫可定於一矣。《武夷别集》,避讒篇什也;[159]《水心别集》,制科進卷也;[160]《無爲别集》,釋老之詩也;[161]《伯衡别集》,專著之文也;[162]《文山别集》,自述他輯也;[163]《震川别集》,寺志紀行也。[164]概而言之,皆詩賦文論爲重,而有别於正集也。至《杜甫别集》,另有一本也。[165]《豫章别集》,正續所逸也。[166] 要以先後刊刻爲準,而爲古人共識。[167]或有正編作者手定,編者不敢以“續”,謙稱爲“别”者,乃式敬偶例。[168]明清而下,師心逞意,多歧無歸,難以縷陳。
建平文集,王《志》所次,阮《録》失載,《唐志》難據。[169]元帝宏制,别出小集。[170]自編謙稱,他輯非全。樊晃踵事,挹輯杜詩。[171]元稹分體,遴簡選本。[172]宋祁守蜀,乃有小集,[173]帙屬輕短,情同官集。[174]羅願卒鄂,清之裒集,高勝可傳,不暇求全。[175]書肆崛起,科舉暢行,選本精要,薄帙易銷,作家馳名,書賈牟利。[176]復乃分選匯刻,變本加厲,[177]易售易得,蔚成風習。其後各冠雅名,點綴緗帙,聊寄情愫,兼志踪迹。有清吟客,獨好此尚,大名小名,總集小集,衍化變幻,更僕難數,至查初白《敬業堂集》五十六卷細分小集五十八名而臻極致矣。[178]唯衆名雜沓,小大難分,文獻著録,繁雜歧出,宜爲實齋譏斥,恨不以付丙丁也。[179]
逸詩云者,相對官學,三家不收,故得云逸。[180]謝集十卷,或未盡全,復輯遺佚,掇爲逸集。[181]鄭樵所録,尚有《魏武逸集》;[182]理堂所編,亦稱《望溪逸集》。[183]逸遺義近,佚逸音同,轉相遞用,名目滋多。[184]
古人立名,各有攸當。《隋志》有云:屬文之士,流風殊别,欲觀體勢、見心靈,故别聚其文,名之爲集。是集也者,集聚其文之謂。迨及後世,謙而自抑,稱“稿”名“草”;矜而附雅,曰“吟”云“詠”。復與内外前後正續别遺、亭軒齋館美名雅稱交互織組,遂乃緑漪千態紅霞萬姿、流心蕩漾觸目尖新矣。
雖然,猶有歎焉者,以爲“古之以别集自見者多矣,而多不傳;傳矣,而不能久;傳且久矣,而或不著;其傳而久、久而著者,數十家而已”。[185]旨哉斯言!夫懋堂以自律嚴,責人苛馳聲,電光一瞥,閲盡千古矣。有清别集近二萬家,四萬餘種,或學有純駁,或文有工拙,其能播在人口者,竟不及百一。若王鳳喈、錢曉徵、阮伯元者,人中之龍也;其《西莊始存稿》《潛研堂集》《揅經室集》者,誠傳而久、久而著者也。二百餘年來,隨樸學而盛傳於學人間,其若勿讀勿知,雖曰不學無知可也。然三人生前皆主文壇,執牛耳,騁令譽,負盛名,日對衆客,揮毫成文;游逢勝景,吟咏成詩。境遷時過,烟消雲散。及其纂文輯集,已多不復能憶,即有存者,亦或以無關世道人心、學術盛衰而忽之。是以後人所讀,皆神龍之藏首隱尾,闕鱗損爪者也。予友陳教授鴻森者,飽學士也。其遠世避囂,屏跡讀書者數十年,舉凡四部七略,無所不窺,尤嗜於清代樸學家之交友學術。每與師友閒聊及於清代學術,則口若懸木《海》,傾郭《江》,汹涌匉訇,不聞他音矣。嘗謂所識清儒遠過於今人,則其貌其情其意其神,亦可想其仿佛矣。教授於王、錢、阮三家遺文,蒐輯不遺餘力,常端居諷籀,書百種猶難尋片玉;出攬勝跡,蹤千里而方獲一枝。分至往復,星辰起落,如斯二十餘年之久,竟有數百十篇之豐。豈唯三家有功之臣,抑亦乾嘉點將之帥也。書將付梓,猥承下問,遂抒平日留意於文人之錦心霞思、文集之流别蜕演及纂輯者冥蒐苦求之辛勞諸端,序而歸之,以求教於鴻森教授,並俟夫治甲丁兩部及乾嘉學術者擇焉。


二○○九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初稿
二○一○年四月二稿
二○一一年二月三稿
二〇一二年七月四稿



[①] 《漢書·藝文志》:“九家之術,蠭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
[②] 《莊子·天下篇》:“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猶百家衆技也,皆有所長,時有所用,雖然,不該不徧,一曲之士也。”
[③]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自鄒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鄒奭之徒,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豈可勝道哉。”
[④] 《文選·曹丕<與吴質書>》:“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矣。著《中論》二十餘篇,辭義典雅,足傳于後,此子爲不朽矣。”復自著《典論》二十篇,自成一家,立石太學。曹植《與楊德祖書》:“吾雖薄德,位爲蕃侯,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豈徒以翰墨爲績,辭賦爲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則將采庶官之實録,辯時俗之得失,定仁義之衷,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於名山,將以傳之於同好。非要之皓首,豈今日之論乎?其言之不慚,恃惠子之知我也。”兄弟皆不以翰墨爲榮,而以成一家之言爲終身之志。
[⑤] 徐幹字偉長,著《中論》見前曹丕所論。葛洪《抱朴子·自敘第五十》:“洪年二十餘,乃計作細碎小文,妨棄功日,未若立一家之言。乃草創子書,會遇兵亂,流離播越,有所亡失,連在道路,不復投筆十餘年,至建武中乃定。凡著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頌詩賦百卷,軍書檄移章表箋記三十卷。又撰俗所不列者爲《神僊傳》十卷,又撰高尚不仕者爲《隱逸傳》十卷,又鈔五經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伎、短雜奇要三百一十卷,别有目録。”洪著作不謂不多,而必欲作子書,成一家言者,殆猶有戰國秦漢諸子百家之氣概。
[⑥] 荀勗撰《中經新簿》,分爲四部,其丁部細分詩賦、圖贊、汲冢書三類,未明標文集或集部,可見此前文士尚未有結集風氣。《隋志》載荀撰《新撰文章家集叙》十卷,《三國志》裴注、《世説新語》劉注皆引作《文章叙録》,目録學家認爲是《中經新簿》中之文章目録,爲范曄《文苑傳》所取資。以范傳而鏡觀《集叙》,知荀書亦僅著録詩賦、碑銘若干而已。參見張政烺《王逸集牙籤考證》(《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四本)。
[⑦] 摯虞《文章志》已佚,然《三國志·魏志·陳思王傳》裴注引有“劉修著詩賦頌六篇”之語,《後漢書·桓彬傳》李賢注引有“桓麟文見在者十八篇,碑九首,誄七首,説一首”之語,與范曄《文苑傳》於傳主後揭橥詩賦若干者一致,蓋當時之著錄形式如此。
[⑧] 魏文帝《與吴質書》:“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數年之間,零落畧盡,言之傷心。頃撰其遺文,都爲一集,觀其姓名,已爲鬼録,追思昔遊,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爲糞壤,可復道哉。”
[⑨] 漢光祿大夫劉向所集《楚辭》,乃以屈、宋之後,楚地賈誼、淮南小山、東方朔、嚴忌、王褒之文多楚聲哀怨之作,遂並己所作《九歎》集爲一書,此當時校書之體式如此,非後世集之比。及東漢王逸作《章句》,復益以已作《九思》,遂成今貌。
[⑩]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載,濟北侯荀勗、中書令關内侯和嶠使著作佐郎陳壽定故蜀丞相諸葛亮故事,開列“諸葛氏集目録”二十四篇,計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時在晉武帝泰始七年(271)前後,爲今有文獻可按之最早别集。
[11] 《隋志》有傅亮《續文章志》二卷,宋明帝《晉江左文章志》三卷。明帝諱彧。
[12] 《宋書·范泰傳》云“撰古今善言二十四篇及文集傳於世”,《蔡興宗傳》《荀伯子傳》皆云“文集傳於世”,《王韶之傳》謂“文集行於世”,如此之類,不一而足。蓋可見劉宋至蕭梁,文人自珍篇什,競相裒集之一斑。
[13] 《梁書·劉孝綽傳》:“孝綽兄弟及群從諸子姪,當時有七十人竝能屬文,近古未之有也。”
[14] 依據《隋書·經籍志》、兩《唐志》所載統計。
[15] 《梁書·王筠傳》:筠“與諸兒書論家世集云:史傳稱安平崔氏及汝南應氏,竝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龍,然不過父子兩三世耳,非有七葉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繼,人人有集,如吾門世者也”。
[16] 王儉《七志》,變《七略》之詩賦略爲文翰志。孝緒《七録序》云:“王以詩賦之名,不兼餘制,故改爲文翰。竊以頃世文詞,總謂之集,變翰爲集,於名尤顯,故序文集録爲内篇第四。”足見梁時文集流行之盛。《隋志》引《七録·文集録》集達六百八十七部,除卻本朝之人,其漢魏兩晉宋齊作家,亦紛紛爲之編集。聯繫沈約《宋書》所記,可想見當時或已普遍稱“集”,是則孝緒之改“文翰”爲“文集”,亦因勢適時而已。
[17] 任昉《王文憲集序》謂“春秋三十有八,七年五月三日,薨於建康官舍……是用綴緝遺文,永貽世範,爲如干秩如干卷。”
[18] 《南史·江淹傳》:“凡所著述,自撰爲前後集,并《齊史傳志》,並行於世。”
[19] 《唐六典·中書省·集賢院》:“其有籌策之可施於時,著述之可行於代者,較其才藝,考其學術而申表之。”宋時由崇文院司其責。
[20] 魏文之後,梁元帝爲蕭機詩篇作序。《南史·梁宗室傳下·安成康王秀》:“〔機〕所著詩賦數千言,元帝集而序之。”此皆唐以前之文人佳話。
[21] 郗雲卿《駱賓王文集序》:“文明中,與嗣業於廣陵共謀起義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遂致文集悉皆散失。後中宗朝,降敕搜訪賓王詩筆,令雲卿集焉。所載者,即當時之遺漏,凡十卷。此集並是家藏者,亦足傳諸好事。”《舊唐書·文苑傳上·駱賓王》謂:“則天素重其文,遣使求之,有兗州人郗雲卿集成十卷,盛傳於世。”與此不同。
[22] 《舊唐書·文苑傳下·王維》:“代宗時,縉爲宰相。代宗好文,常謂縉曰:卿之伯氏,天寶中詩名冠代。朕嘗於諸王座聞其樂章,今有多少文集,卿可進來。縉曰:臣兄開元中詩百千餘篇,天寶事後,十不存一。比於中外親故間相與編綴,都得四百餘篇。翌日上之。帝優詔褒賞。”
[23] 《文忠集》附録吴充《太子太師歐陽公行狀》:“公之薨,上命學士爲詔,求書於其家,方繕寫進御。”
[24] 楊仲良《續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一百三十四:“〔重和元年(1118)〕六月壬申,門下侍郎薛昂奏:承詔編集王安石遺文,乞更不置局,止就臣府編集,差檢閲文字官三員。從之。”魏鶴山《臨川詩注序》:“國朝列局修書,至崇、觀、政、宣而後,尤爲詳備。而其書則經史圖、樂書禮制、科條詔令、記注故實、道史内經。臣下之文,鮮得列焉,時惟臨川王公遺文,獲與編定。”
[25] 《韓魏王家傳》卷十:韓琦死後,神宗“仍諭忠彦(韓琦長子)曰:‘先侍中忠義於國,平生奏議甚多,可悉録奉來。’敕崇文院遣筆吏數人至相州,遂以《二府忠議》五卷、《諫垣存稿》三卷、《陝西奏議》五十卷、《河北奏議》三十卷、《雜奏議》三十卷上之。上得之喜,閲之殆遍……又有《安陽集類》五十卷,《祭儀》一卷,藏於家。”
[26] 王豐甫《進家集表》:“恭惟皇帝陛下,英猷天啓,睿學日熙,制規二帝之摹,言合六經之訓……重念先臣某,少緣家學,早中甲科,校天禄之文,才稱金馬;視淮南之草,名在玉堂。作新兩漢之文章,潤色三朝之誥命。世有儒宗之譽,史多天獎之辭。傳誦一時,豈特語言之妙;協成大事,固多翰墨之功。晚受知於裕陵,久登庸於宰路,當廊廟謨謀之暇,猶國家論譔之兼。畢罄精忠,仰贊格天之業;迨膺顧託,獨先定策之言。暨陷驩兜之誣,阻奏東方之牘。方陛下丕揚先烈,追念舊勞,辨銷骨之讒,既昭前事;覽凌雲之作,恨不同時。悉裒平日之遺文,益愴他年之榮遇。啓金縢之策,不及於生前;上茂陵之書,徒嗟於没後。”王珪字禹玉,成都華陽人,以左僕射岐國公薨於位。《許彥周詩話》云:“王豐父待制,岐公丞相之子。少年詞賦登科,文章世其家。”今讀其《華陽集進表》,詞采華瞻,音律鏗鏘,洵堪紹承家學者。《讀書附志》:“大觀二年,詔故相岐國王公之家以文集來上,其子朝奉大夫管勾南京鴻慶宫上護軍仲修等表進之,許光疑爲之序。”
[27] 宋嘉泰間,吴儆之曾孫吴資深將曾祖儆之《竹州文集》二十卷上於朝,以請謚,朝廷謚文肅。按,儆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歷知泰州,旋以親老告歸,秩在七品,原不應有謚,亦不必繕送文集至崇文院。
[28] 唐天寶九載(750),韋滔得王士源所編《孟浩然詩》,因“書寫不一,紙墨薄弱”,乃“重加繕寫,增其條目,送上秘府”。
[29] 明弘治年間馬金《書石屏詩集後》云:“天台布衣戴石屏以詩鳴宋季,類多閔時憂國之作,同時趙蹈中選爲《石屏小集》,袁廣微選爲《續集》,蕭學易選爲《第三稿》,李有山、姚希聲選爲《第四稿》,鞏仲至仍爲摘句,又有欲以其詩進御而刊置郡齋者。”
[30] 《南史·梁宗室傳·蕭機》:“機所著詩賦數千言,元帝集而序之。”《陳書·文學傳·陸琰》:“字温玉,吏部尚書瓊之從父弟也……其所製文筆多不存本。後主求其遺文,撰成二卷。”
[31] 《梁書·諸葛璩傳》:“諸葛璩,字幼玟,琅邪陽都人……璩所著文章二十卷,門人劉曒集而録之。”
[32] 《宋書·后妃傳上·殷淑儀》:“謝莊作哀策文奏之,帝卧覽讀,起坐流涕曰:‘不謂當今復有此才。’都下傳寫,紙墨爲之貴。”然《宋書·謝莊傳》云“著文章四百餘首行於世”,又《梁書·劉孝綽傳》:“孝綽辭藻爲後進所宗,世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諷誦傳寫,流聞絶域。文集數十萬言行於世。”謝、劉之文,蓋皆生前未及編纂,故史書猶云“四百餘首”、“數十萬言”云。
[33] 如《梁書·蕭子範傳》謂其“前後文集三十卷”,又《劉之遴傳》謂其“前後文集五十卷行於世”,又《徐勉傳》謂其“所作前後二集十五卷”,又《王筠傳》謂筠自撰其文章,以一官爲一集,自洗馬、中書、中庶子、吏部、左佐、臨海、太府各十卷,尚書三十卷,凡一百卷行於世。既分前後集,或以一官一集,知其生前已自纂輯篇什。
[34] 魏顥《李翰林集序》:“顥平生自負,人或爲狂。白相見泯合,有贈之作。謂余爾後必著大名於天下,無忘老夫與明月奴(李白子)。因盡出其文,命顥爲集。”時李白尚在,故後云“白未絶筆,吾其再刊。”
[35] 杜牧《李賀集序》:“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時,舍外有疾呼傳緘書者。某曰:必有異,亟取火來。及發之,果集賢學士沈公子明書一通。曰:吾亡友李賀,元和中,義愛甚厚,日夕相與起居飲食。賀且死,嘗授我平生所著詩歌,雜爲四編,凡千首。數年來,東西南北,良爲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復得寐,即閲理篋帙,忽得賀詩前所授我者。”
[36] 權德輿字載之。《郡齋讀書志》:“嘗自纂《制集》五十卷,楊髡爲序,今已逸。”
[37] 孫樵字可之。唐中和四年(884)孫樵自序其文集云:“遂閲所著文及碑碣書檄傳記銘誌得二百餘篇,藂其可觀者三十五篇編成十卷,藏諸篋笥,以貽子孫。”
[38] 劉禹錫《劉氏集畧説》:“前年蒙恩澤,授以郡符,居海壖,多雨慝作。適晴,喜,躬曬書于庭,得已書四十通。逌爾自哂曰:‘道不加益,焉用是空文爲,真可供醬蒙藥楮耳。它日,子壻博陵崔生關言曰:‘某也曏游京師,偉人多問丈人新書幾何,且欲取去。而某應曰無有,輒媿起於顔間。今當復西,期有以弭媿者。’繇是删取四之一爲《集畧》,以貽此郎,非敢行乎遠也。”嶽麓書社2003年版,第1181頁。
[39] 陸龜蒙《笠澤叢書自序》:“自乾符六年春,卧病于笠澤之濱。敗屋數間,蓋蠧書十餘篋……體中不堪羸耗,時亦隱几强坐,内壹鬱則外揚爲聲音,歌詩賦頌銘記傳序,往往雜發,不類不次,混而載之,得稱爲藂書。自當去諼憂之一物,非敢露世家耳目。”
[40] 白居易五次自編詩集分别爲長慶四年(824)、太和二年(828)、太和九年(835)、開成元年(836)、開成四年(839),其所藏之處:一本在廬山東林寺經藏院,一本在蘇州南禪寺經藏内,一本在東都聖善寺鉢塔院律庫樓,一本付姪龜郎,一本付外孫談閣童。詳見萬曼《唐集叙録·白氏文集》,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39-248頁。
[41] 大曆三年元結《文編自序》:“天寶十二載,漫叟以進士獲薦,名在禮部。會有司考校舊文,作《文編》納於有司。”
[42] 《皮子文藪自序》:“咸通丙戌(866)中,日休射策不上第,退歸州東别墅,編次其文,復將貢於有司,發篋叢萃,繁如藪澤,因名其書曰《文藪》焉。”
[43] 曇域《禪月集後序》:“先師名貫休,字德隱,婺州蘭溪縣登高里人也……以癸酉年三月十七日於成都北門外十餘里置塔之所地號昇遷,葬事既周,哀制斯畢。暇日或勛賢見訪,或朝客相尋,或有念先師一篇兩篇,或記三句五句,或未閑深旨,或不曉根源。衆請曇域編集前後所製歌詩文贊。日有見問,不暇枝梧,遂尋檢藳草及暗記憶者約一千首,乃雕刻成部,題號《禪月集》。”時在後蜀乾德五年(923)癸未。
[44] 《舊五代史·周書·和凝傳》:“凝性好修整,自釋褐至登台輔,車服僕從,必加華楚,進退容止,偉如也……平生爲文章,長于短歌豔曲,尤好聲譽。有集百卷,自篆于版,模印數百帙,分惠于人焉。”(陳尚君《舊五代史新輯會證》卷一百二十七,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3898頁。)按,凝十七舉明經,十九登進士第,爲賀瓌所辟。瓌與唐莊宗戰於胡柳陂,已是公元924年以後事,故和凝刻集當在貫休之後。
[45] 1974年西安冶金機械廠内出土武周時期(690-699)《佛説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梵文單頁印本,1966年韓國慶州佛國寺釋迦塔發現武周後期(702-705)《無垢静光大陀羅尼經》印本,1944年在四川成都唐墓出土八世紀刻印單頁梵文《陀羅尼》,1907年敦煌發現唐咸通九年(868)刊刻卷子本《金剛經》,1907年敦煌發現唐乾符四年(877)刊行之曆書。(參見潘吉星《中國韓國與歐洲早期印刷術的比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佛教與民間之雕版印刷唐代甚爲普遍,是對曇域、和凝有直接影響。
[46] 元稹《白氏長慶集序》:“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於繕寫模勒,衒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揚越間,多作書模勒樂天及予雜詩,賣於市肆之中也。”王國維《兩浙古刊本考敘》云:“夫刻石亦可云摹勒,而作書鬻賣,自非雕板不可。”靜安以後之究心版刻者多以雕版視之,然亦有持相反意見者,參辛德勇《唐人模勒元白詩非雕版印刷說》,《歷史研究》2007年第6期。
[47] 柳開字仲塗,《郡齋讀書志》卷四謂其“幼奇警有膽氣,學必宗經。慕韓愈、柳宗元爲文,因名肩愈,字紹元。既而易今名字,自以爲能開聖道之塗也。集乃門人張景所編,歐公常推本朝古文自仲塗始”。
[48] 宋代帝王下詔禁止刊刻别集之令頻仍不絶,如大中祥符二年(1009)詔云:“仍聞别集衆弊,鏤板已多,儻許攻乎異端,則亦誤於後學……其古今文集可以垂範欲雕印者,委本路轉運使選部内文士看詳,可者即印本以聞。”天聖五年(1027)中書門下省云:“北戎和好以來,歲遣人使不絶,及雄州榷塲商旅往來,因兹將帶皇朝臣僚著撰文集印本,流布往彼,其中多有論説朝廷防遏邊鄙機宜事件,深不便穩。詔今後如合有雕印文集,仰於逐處投納,附遞奏聞,候差官看詳,别無妨礙,許令開板,方得雕印。如敢違犯,必行朝典,仍候斷遣訖,收索印板,隨處當官毁棄。”康定元年(1040)詔云:“訪聞在京無圖之輩及書肆之家,多將諸色人所進邊機文字鏤板鬻賣,流布於外,委開封府密切根捉,許人陳告,勘鞫奏聞。”又至和二年(1055)歐陽修上《論雕印文字劄子》、元祐四年(1089)蘇轍有《北使還論北邊事劄子》等,其詔文見於《宋大詔令集》卷一百九十一、《宋會要輯稿·刑法二》,劄子見歐、蘇文集。
[49] 《宋史·藝文志四》著録别集類一千八百二十四部,二萬三千六百四卷,去六朝隋唐之别集,尚有一千餘部。
[50] 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沈治宏等所編《現存宋人别集版本目録》著録七百四十一家(巴蜀書社1990年版),至祝尚書著《宋人别集叙録》,已謂現存約八百家左右。(中華書局1999年版。)
[51] 孫覿《汪公墓誌銘》曰:“公之文有《浮溪集》六十卷行於世,《後集》若干卷。”此蓋汪藻《浮溪集》生前已行世,嗣後續有所作,至卒後子孫欲纂輯而未成,故《誌》識爲“若干卷”。
[52]元陈桱《通鑑續編》卷十一:“〔崇寧二年四月〕乙亥,詔蘇洵、蘇軾、蘇轍、黄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馬涓文集,范祖禹《唐鑑》、范鎮《東齋記事》、劉攽《詩話》、僧文瑩《湘山野録》等印板悉行焚毁。”陳均《九朝編年備要》卷二十九《禁元祐學術》:“中書省言:福建路印造蘇軾、司馬光文集,詔令毁板。今後舉人傳習元祐學術者,以違制論。明年,又申嚴之。冬詔曰:朕自初服,廢元祐學術,比歲至復尊事蘇軾、黄廷堅。軾、廷堅獲罪宗廟,義不戴天,片文隻字,並令焚毁勿存,違者以大不恭論。靖康初罷之。”按,廷堅即庭堅。
[53] 尹洙《河南先生集》爲范仲淹所裒輯,並爲作序。蘇舜欽《蘇學士文集》爲歐陽修所編集,並爲之序。
[54] 文彦博《文潞公文集》爲其少子維申“討求追輯”,葉夢得所序。蘇頌《蘇魏公文集》由其子蘇攜編纂而請汪藻作序;汪藻生前編《浮谿集》請孫覿作序,死後又由孫覿志墓;孫覿《鴻慶居士集》等由周益公必大作序。周益公位極人臣,文譽隆盛,著作等身,其所著達八十一種,而文集即有二十餘種,所載當時達官文人墓誌及著作序跋極夥。張耒《柯山文潛先生集》亦由汪藻、周必大作序。凡此之類,不勝枚舉,姑略識數種,以見一斑而已。
[55] 衢本《郡齋讀書志》卷十九:“宋祁字子京,開封雍丘人。天聖中與兄郊(按,宋庠初名郊)同舉進士,奏名第一,章獻以爲弟不可先兄,乃擢郊第一,而以祁爲第十。當是時,兄弟俱以辭賦妙天下,號大小宋。”
[56] 宋庠《緹巾集記》云:“余幼學爲文,尤嗜篇什,而不能工也。然性習所牽,爲之不已,往往應和出諸公間,輒爲名公訓奬……然每自陋其辭,未嘗綴緝,叢章墜稾,亡逸頗多。一日,忽得新舊詩十餘卷于几案間,乃小兒充國等所次,覽之不覺掩口胡盧而笑,謂之曰:‘此燕石也,與瓦甓無異。雖緹巾什襲,庸足寶乎。’命亟去之,兒曹懇祈留于舍中,弗廣布也。因取持橐近侍、出入藩輔至守鄭日所賦,姑爲限斷,兼以志擁旄之歲云。凡五百餘首,勒成十二卷,命曰《緹巾集》。”唐庚《宋景文集序》:“其將殁世,又命其子慎無刊類文集,故其秘而不傳於世。”兄弟二人名擅一時,而其自視若此,迥出儕輩遠矣。
[57] 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二十一“歌辭類”有韓元吉《焦尾集》,自序云:“予時所作歌詞,間亦爲人傳道,有未免於俗者,取而焚之。然猶不能盡棄焉,目爲《焦尾集》,以其焚之餘也。”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謂陳師道“爲文之多,少不中意則焚之,存者才十一”。秦觀《淮海居士集自序》:“元豐七年,余將赴京師,索文稿於囊中,得數百篇。辭鄙而悖於理者輒删去之。其可存者,古律體詩百十有二,雜文四十九,從遊之詩附見者四十有六,合二百一十七篇,次爲十卷,號《淮海閒居集》。”
[58] 李覯《退居類稿自序》:“李覯泰伯以舉茂材罷歸。其明年慶曆癸未秋,因料所著文。自冠迄兹十五年,得草藁二百三十三首,將恐亡散,姑以類辯爲十二卷寫之。間或應用而爲,未能盡無媿,閔其力之勞,輒不棄去。至於妖淫刻飾尤無用者,雖傳在人口,皆所弗取。”
[59] 賀鑄《慶湖遺老集自序》:“鑄生於皇祐壬辰,始七齡,蒙先子專授五七言聲律,日以章句自課。迄元祐戊辰(三年,1088),中間蓋半甲子,凡著之稿者,何啻五六千篇。前此率三數年一閲故稿,爲妄作也,即投諸煬竈灰滅後巳者屢矣。年髮過壯,志氣日衰落,吟諷雖夙所嗜,亦頗厭調聲儷句之煩。計後日所賦益寡,而未必工於前,念前日之燼爲妄棄也,始裒拾其餘而繕寫之。後八年,僅得成集。”
[60] 影印南宋六十家小集本張至龍《雪林删餘自序》:“予自髫齔癖吟,所積稿四十年,凡删改者數四。比承芸居先生又摘爲小編,特不過十中之一耳。其間一聯之雕,一句之琢,一字之鍊,一意之鎔,政猶强弓牽滿,度不中不發,發必中的。今畊老(至龍子)猶以弱弓浪箭妄發,期中目之多……予遂再浼芸居先生就摘稿中拈出數首,名曰《删餘》,以授畊老。”
[61] 晁補之《雞肋集序》云:“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可惜,其雞肋乎。故裒而藏之,謂之《雞肋集》”葉夢得《石林奏議序》云:“進對以來,奏稿藏於家者若干篇,不忍盡棄,乃序次爲十卷,目之曰《志愧集》。”
[62] 黄庭堅有《敝帚編》,見後注。傅維鱗《明書·經籍志》有包宏齋《敝帚稿》五册(闕),《四庫簡明目錄》作《敝帚稿略》八卷,謂從《永樂大典》中錄出。包恢字宏父。《千頃堂書目》卷二十九又有張樞《敝帚稿》。
[63] 《文獻通考·經籍考》卷六十六載眉山任盡言《小醜集》十二卷《續集》三卷,《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八《蜀中廣記》卷九十九同。《宋志》作任正言,復云“續集五卷”,恐誤。
[64] 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二十:“《還還集》二卷,直龍圖閣江陵高荷子勉撰。”黃庭堅《次韻高子勉十首》任淵注:“高荷字子勉,江陵人。上山谷長篇警句云:‘蜀天何處盡,巴月幾回彎。’因此得名。後知涿州而死,自號還還先生。事見曾慥《詩選》。”
[65] 閻秀卿《吴郡二科志·徐禎卿傳》:“因感屈子《離騷》,作《歎歎集》。論者以‘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爲集中警句,雖沈、宋無以加。”王葆心《古文辭通義》卷二十:“至於《冷廬雜識》云洪洞范鄗鼎所著雜文名《草草草》,此集名之最奇者。又《楚寶》載宋江陵高荷有《還還集》,賈似道有兵書名《奇奇集》,明徐禎卿有《歎歎集》,皆消遣悲愁之作,是三者名亦與人殊,要皆爲惡道耳。”按,高荷以號名集,禎卿慨《離騷》而歎,雖名涉奇怪,而情有可諒,未必以惡道目之。
[66] 張融字思光。《隋志》引錄《七錄》有張融《玉海集》十卷,《大澤集》十卷,《金波集》六十卷,亡。
[67] 《南齊書·武十七王傳·蕭子良》:“所著内外文筆數十卷,雖無文采,多是勸戒。”《隋志》著録“齊竟陵王子良集四十卷”,《舊唐志》三十卷。
[68] 《梁書·王筠傳》:“筠自撰其文章,以一官爲一集,自《洗馬》《中書》《中庶子》《吏部》《左佐》《臨海》《太府》各十卷,《尚書》三十卷,凡一百卷行於世。”按,“左”字據《隋志》《南史》《通志》補。《隋志》僅録《洗馬集》十一卷、《中書集》十一卷、《臨海集》十一卷、《左佐集》十一卷、《尚書集》九卷,蓋已逸《中庶子》《吏部》《太府》等三集,《尚書集》殘。其著録爲十一卷者,計合“録”一卷。
[69] 《梁書·江淹傳》:“凡所著述百餘篇,自撰爲前、後集,并《齊史十志》,並行於世。”
[70] 《隋志》有《梁元帝集》五十二卷,《梁元帝小集》十卷。兩《唐志》録《梁元帝集》五十卷,《舊唐志》又録《梁元帝集》十卷,《新唐志》作“又小集十卷”,蓋僅逸二卷。
[71] 《隋志》有《齊吏部郎謝朓集》十二卷,又有《謝朓逸集》一卷。兩《唐志》十卷,蓋或散佚。
[72] 《南齊書·張融傳》:“融自名集爲《玉海》,司徒褚淵問‘玉海’名。融答:‘玉以比德,海崇上善。’文集數十卷行於世。”
[73] 權德輿有《童蒙集》十卷,王助有《雕虫集》一卷,皮氏有《玉笥集》一卷,韓偓有《香奩小集》一卷,皆見《宋志》卷七“别集類”。
[74] 崔致遠有《筆耕集》二十卷,王仁裕有《紫泥集》十二卷,《乘輅集》五卷,令狐楚有《梁苑文類》三卷。見兩《唐志》與《宋志》。
[75] 韋莊有《浣花集》十卷,楊懷玉有《忘筌集》三卷,皆見《宋志》卷七“别集類”。又《郡齋讀書志》卷五云《諸儒鳴道集》中有安正《忘筌集》十卷。
[76] 高輦有《崑玉集》一卷,殷文圭有《冥搜集》二十卷,皆見《宋志》卷七“别集類”。
[77] 以亭臺樓閣、軒館齋堂與芝蘭、松竹乃至一切花草結合成齋堂而名其集者,宋元明清以還無慮成千上萬,唯例舉一二,必貽譏以偏不能概全,故略不舉示。以下皆同。
[78] 《詩毛傳》依經作傳,伏勝《尚書大傳》則自解經旨,時解經之途有二而内外之名未立。至韓嬰“推詩人之意,而作《内外傳》數萬言”,始有其名。今《韓詩外傳》存,略同伏勝《大傳》,皆所謂羽翼經旨者也。
[79] 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録》:“莊生宏才命世,辭趣華深,正言若反,故莫能暢其弘致,後人增足,漸失其真。故郭子玄云:‘一曲之才,妄竄奇説……凡諸巧雜,十分有三。’《漢書·藝文志》:《莊子》五十二篇,即司馬彪孟氏所注是也。言多詭誕,或似《山海經》,或類占夢書,故注者以意去取。其《内篇》衆家竝同,自餘或有外而無雜,唯子玄所注,特會莊生之旨,故爲世所貴。”司馬彪所注分《内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余嘉錫謂即劉向所分。又劉向《晏子書録》:“凡中外書三十篇,爲八百三十八章,除復重二十二篇六百三十八章,定著八篇二百一十五章……其書六篇,皆忠諫其君,文章可觀,義理可法,皆合六經之義。又有復重,文辭頗異,不敢遺失,復列以爲一篇。又有頗不合經術,似非晏子言,疑後世辨士所爲者,故亦不敢失,復以爲一篇。凡八篇,其六篇可常置旁御覽。”是以六篇爲内,二篇爲外。
[80] 葛洪《抱朴子·自叙》:“《内篇》言神僊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却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是《外》儒而《内》道。《隋志》:“梁隱居先生陶弘景集三十卷,陶弘景内集十五卷。”今雖不可得見其原書,恐其與葛氏意同。
[81] 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謂其“貴而好禮,怡寄典墳。雖牽以物役,孜孜無怠。乃撰《四部要畧》《静住子》,並勒成一家,懸諸日月。弘洙泗之風,闡迦維之化”。《南齊書·武十七王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子良字雲英……所著內外文筆數十卷,雖無文采,多是勸誡。”宋釋道燦編詩文爲《柳塘外集》,殆以有《語錄》之故,明僧儒宗泐亦有《全室外集》,皆承子良內釋外儒之意。
[82] 史容《山谷外集詩注原目》:“山谷自言欲倣莊周,分其詩文爲内外篇,意固有在,非去此取彼。”《黄氏日鈔》卷六十五:“今愚熟考其書,其論著雖先《莊子》而後《語》《孟》,至晚年自列其文,則欲以合於周孔者爲《内集》,不合於周孔者爲《外集》。”
[83] 劉攽《彭城集》卷十三《公是先生集序》:“内集二十卷,諸議論、辯説、傳記、書序、古賦、四言、文詞、箴贊、碑刻、誌、行狀,皆歸之内集;外集十五卷,諸制誥、章表、奏疏、駁議、齋文、覆謚,皆歸之外集。小集五卷,諸律賦、書啓,皆歸之小集。”
[84] 陸隴其《三魚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録》一卷,乃其從子禮徵裒輯,而請侯銓編次者。體例仿《公是集》,乃清史臣不知其所仿,駁之云:“按隴其學問經術,卓然爲國家理學之儒。集中奏議、公牘,正其明體達用之學,確然見之行事者,乃列之爲外集;至詩歌非隴其所長,轉列之爲内集,則本末倒置,毋乃非隴其之旨歟?是編次者之失也。”見《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二。
[85] 明舒芬字國裳,進賢人。正德丁丑進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生平著作爲《梓溪文鈔》凡十八卷,分内外集,外集爲雜文,内集則皆所著諸書,如《易問箋》一卷,《周禮定本》四卷,《東觀録》一卷,《太極繹義》一卷,《通書釋義》一卷。
[86] 《四庫全書總目》卷六十《崔清獻全錄》十卷提要謂“與之所著有《菊坡文集》,佚於兵火”,“僅存其《言行録》三卷,奏劄、詩文五卷。子璲因裒爲一編,又以理宗御劄及諸家詩文爲附録二卷……又蔣曾瑩家别有寫本,分爲二集,《内集》二卷,前卷爲《言行録》,後卷爲奏劄、詩文;《外集》三卷,上卷爲所賜詔札,中卷爲宋史本傳及《續通鑑綱目》諸書所記與之事,下卷爲題贈詩文。”
[87] 王葆心《古文辭通義》卷二十:“近人散文家集中存駢文者則以駢文歸入外集,駢文家存散文者亦然。詩家之文,文家之詩皆然。
[88]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云:“集本四十卷,逸其十卷,常山宋次道裒輯其遺文,得詩四百七篇,雜文二十二篇爲外集,然未必皆十卷所逸也。”
[89] 蘇頌《小畜外集序》:“公之屬稿晩年手自編綴,集爲三十卷,命名《小畜》……而遺文墜簡,尚多散落,集賢君(禹偁曾孫王汾)購尋裒類,又得詩賦碑誌論議表書凡二十卷,目曰《小畜外集》。因其名,所以成先志也。”
[90] 吴充《行狀》:“公之薨,上命學士爲詔,求書於其家,方繕寫進御……其遺逸不録者尚數百篇,别爲編集,而未及成。”故蘇轍《神道碑》云:“别有外集若干卷。”孫覿《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周必大序引孫介宗書:“今定爲四十二卷,其未備者方裒次《外集》”,可見宋時大家所見略同。
[91] 韩愈門人李漢編韓集爲四十卷。至北宋劉燁始輯韓愈佚文,蘇溥將劉輯佚文三十八篇及《順宗實録》編爲“集外”十卷。故潮本《昌黎先生集》作“集外文卷第幾”,南宋祝充《音注韓文公文集》稱“外集卷幾”,可見北宋監本稱“集外”,南宋監本已稱“外集”。參見劉真倫《韓愈集宋元傳本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晁公武《郡齋讀書志》有《柳宗元集》三十卷《集外文》一卷,陸游《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跋柳柳州集》:“‘此一卷集外文,其中多後人妄取他人之文冒柳州之名者,聊且裒類於此。子京。’右三十一字,宋景文公手書,藏其從孫晸家。然所謂集外文者,今往往分入卷中矣。淳熙乙巳五月十七日務觀挍畢。”至陳振孫《解題》、趙希弁《附志》,已有《柳柳州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甚至《附録》二卷,此可覘“集外”“外集”名稱之轉换,以及“外集”之增加。
[92] 《順宗實録》原當在史館,劉燁、蘇溥先編入“集外”,後《别本韓文考異》《東雅堂昌黎集注》等皆歸入《外集》。
[93]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六十《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附《語錄》四卷提要云:“《外集》四卷,皆程試之文。”按,《四庫》本乃明李茂元重刻本,《天禄琳瑯書目》卷六著録元刊本謂“《外集》係五卷,其第五卷乃録孔煒、丁端祖所撰謚議二篇,然則九淵外集仍止四卷也”,此與宋刻吴傑跋稱“《外集》四卷,先生行狀附焉”相符。
[94] 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十八:“《龍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平生不能詩,外集皆長短句,極不工而自負,以爲經綸之意具在是,尤不可曉也。”
[95]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六十一《北溪大全集》五十卷《外集》一卷提要:“集爲其子榘所編,末有外集一卷,載奠祭文、誌銘、叙述五篇,亦榘所輯。”陳淳有《北溪字義》,乃朱門弟子中最爲篤實者,行狀見下注。
[96] 居簡有《北礀詩集》九卷《北礀文集》十卷,其《外集》宋淳祐刊本,存日本宫内廳書陵部。“全本凡偈頌三十六葉,贊十五葉,題跋六葉,末附《行述》一篇”。參見祝尚書《宋人别集叙録》卷二十四,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1216頁。
[97] 以詔札、傳記、贈答爲外集,見前趙清獻《菊坡文集》蔣曾瑩家之别本。
[98]《新唐志》“别集類”著録其《吴興集》十卷,《廬陵集》十卷,《臨川集》十卷。
[99] 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别集》卷二:“宋楊億爲文,每一官成一集,所著《括蒼》《武夷》《潁陰》《韓成》《退居》《汝陽》《蓬山》《辭雲》《冠鼇》等集。”今《宋志》存其《蓬山集》五十四卷,《武夷新編集》二十卷,《潁陰集》二十卷等。
[100] 楊誠齋萬里生前自編詩爲八集,《宋志》録爲《南海集》八卷,《荆溪集》十卷,《西歸集》八卷,《朝天集》八卷,《江湖集》十四卷,《江西道院集》三卷,《朝天續集》八卷,《江東集》十卷,皆自有序。逝世後人爲編《退休集》十四卷,專收晚年之作。
[101] 蘇天爵《柳待制文集叙》云:“文集二十卷,别集又二十卷,皆公門生宋濂、戴良所彙次云。”明宋濂《柳待制文集跋》:“年四十餘,北遊燕,始集爲書,名之曰《游槀》。及官成均,轉奉常,則又以職司,名之曰《西雝槀》,曰《容臺槀》;出提舉江西,則又以地名之曰《鍾陵槀》;自江西退而家居,則又以所居齋名之曰《静儉齋稿》;間嘗西游吴中,則又以游名之曰《西游稿》;游而歸休,日對烏蜀山,歗咏自娱,則又以山名之曰《蜀山稿》。未幾,召還禁林,述作日益富,尚未名稿而先生没,遂爲人乘間持去,今所存惟七稿。”
[102] 宋濂文集以《潛溪》前集、後集,《鑾坡》前集、後集、《翰苑》續集、别集,《芝園》前集、續集,《朝京稿》等分編,蓋從其官也。《明志》與《宋學士文集》名稱略異,參見《宋濂全集》。
[103] 楊文襄公一清《關中奏議》十八卷,以“生平章疏之文分爲六類:卷一、卷二曰馬政類;卷三曰茶馬類,則以副都御史督理陝西馬政時所上;卷四、卷五、卷六曰巡撫類,則巡撫陝西時所上;卷七、卷八、卷九曰總制類,則總制延綏、寧夏、甘肅邊務時所上;卷十曰後總制類,則其病歸復起時所上;卷十一至卷十八,則嘉靖四年以故相復提督三邊軍務以後所上也。以所陳多陝甘邊事,故以關中爲名”(見《四庫全書總目》)。又明毛伯温《毛襄懋奏議》二十卷,亦以一官爲一集,分爲《臺中》《撫臺》《内臺》《總邊》《宫賓》《平南》《總憲》《樞垣》八集。
[104] 方象瑛字渭仁,號霞莊,浙江遂安人。康熙六年進士,十八年薦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編修。所著《健松齋集》二十四卷,文十六卷,詩八卷。詩分《秋琴閣詩》一卷,少作;《展臺詩鈔》二卷,官京師間作;《錦官集》二卷,康熙二十二年典蜀試時作;《四遊詩》一卷,即鄴遊、燕遊、越遊、楚遊;《萍留草》一卷,康熙十三年避閩難後與西陵諸子唱和之作。見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一册,第232頁。
[105] 馬維翰字墨麟,號仙侣,浙江海鹽人。康熙六十年進士。由給事中官至四川川東道。所著《墨麟集》十二卷計分:《歸省集》《跨驢集》《司勳集》《柱下集》《黄門集》《劍南廉訪集》等。
[106] 徐釚字電發,號拙存,又號菊莊等,吴江人。康熙十八年薦試鴻博,授翰林院檢討。其詩舊有《昌亭草》《皖江草》《齊魯遊草》《西陵草》等,晚年歸田後輯爲《南州草堂集》三十卷。(柯,頁259)
[107] 潘耒字次耕,號稼堂,晚號止止居士,江蘇吴江人。曾從顧炎武游,著有《類音》。其詩皆以“遊草”名集,如《少遊草》《夢遊草》《近遊草》《江嶺遊草》《海岱遊草》《臺蕩遊草》《閩遊草》《黄廬遊草》《楚粤遊草》《豫遊草》等。
[108] 永祚字錫九,號南湖,安徽貴池人。康熙二十年舉人。詩以行蹤與編年合編,所著《南湖集》十六卷,有《閩遊草》《邗江遊草》《金陵遊草》《洎江旅夢録》《北征存稿》《西征草》《塞垣吟》《秦中遊草》《軍供草》《張掖遊草》《涼州夜游草》《歸省録》《入覲吟》《應召集》《水部吟》等等。
[109] 《梁書·劉之遴傳》:“太清二年,侯景亂,之遴避難還鄉,未至,卒於夏口,時年七十二。前後文集五十卷行於世。”又《蕭子範傳》:“尋遇疾卒,時年六十四。賊平後,世祖追贈金紫光禄大夫,謚曰文。前後文集三十卷。”
[110] 徐勉著作豐贍,《梁書》本傳謂其所著前後二集四十五卷,《南史》作五十卷,《舊唐志》前集二十五卷,《後集》十六卷,《新唐志》前集三十五卷,《後集》十六卷,疑《舊唐志》“二”爲“三”之誤。《隋志》:陳金紫光禄大夫周弘讓集九卷、陳周弘讓後集十二卷;陳侍中沈炯前集七卷、陳沈炯後集十三卷。開府江總集三十卷、江總後集二卷。
[111] 兩《唐書》本傳謂其:“少以文學擅名”,“時司户韋暠善判事,司士李亘工於翰札,而彦伯以文辭雅美,時人謂之河中三絶”,“自晚年屬文,好爲强澁之體,頗爲後進所効焉。有文集二十卷行於時”。而兩《唐志》皆著録《徐彦伯前集》十卷,《後集》十卷,相加與本傳符,故推測其爲生前結撰。
[112] 李商隱後序:“次山有《文編》,有《後集》,有《元子》,三書皆自爲之序。”無疑生前所編。
[113] 《隋志》:梁太子庶子《劉孝威集》十卷,至兩《唐志》有《劉孝威前集》十卷,《後集》十卷,或唐人拾掇續編。
[114] 李觀以策干郭子儀,由此起家,“興元元年閏十月,拜四鎮北庭行軍、涇原節度使,檢校兵部尚書。在鎮四年,雖無拓境之績,勵卒儲糧,訓整寜輯”。《新唐志》載:《李觀集》三卷,陸希聲纂。《郡齋讀書志》謂“其後蜀人趙昂,又得其《安邊書》至《晁錯論》一十四首爲《後集》二卷”。
[115] 蘇軾《东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東坡集》又稱《前集》,乃著者手定,《後集》二十卷,經今人考證,以爲即由劉沔編録本增補而成,收罷杭州以後至北歸途中所作詩文,當是。蘇轍《欒城集》五十卷《後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皆手自纂輯。其《欒城後集引》云:“予少以文字爲樂,涵泳其間,至以忘老。元祐六年(1091),年五十有三,始以空疏備位政府,自是無述作之暇。顧前後所作至多,不忍棄去,乃裒而集之,得五十卷,題曰‘欒城集’。九年,得罪出守臨汝,自汝徙筠,自筠徙雷,自雷徙循,凡七年。元狩三年(1100),蒙恩北歸,寓居潁川。至崇寧五年(1106),前後十五年,憂患侵尋,所作寡矣,然亦班班可見,復類而編之,以爲‘後集’,凡二十四卷。”兩蘇皆生前結集,猶是齊梁古意。
[116] 秦觀《淮海集》四十卷《後集》六卷《長短句》三卷。《淮海集自序》:“元豐七年,余將赴京師,索文稿於囊中,得數百篇。辭鄙而悖於理者輒删去之。其可存者,古律體詩百十有二,雜文四十九,從遊之詩附見者四十有六,合二百一十七篇,次爲十卷,號《淮海閒居集》。”是以其集爲行卷之用。《通志》《郡齋讀書志》又有二十九卷、三十卷本。乾道九年(1173),王定國守高郵,乃“搜訪遺逸,咀華涉源,一字不苟,校集成編,總七百二十篇,釐爲四十九卷”。按此四十九卷乃總言之。祝尚書曰:“王定國何以在前集四十卷外另編《後集》六卷……殆不欲亂其編次,因以爲前集,再將其所編輯爲後集即無名氏所謂‘今又采拾遺文而增廣之’云爾。”《宋人集敘録》,第555-569頁。
[117] 山谷文集今傳者一曰《内集》,即《豫章黄先生集》,又稱“前集”“正集”,爲外甥洪炎所編;一曰《外集》,又稱“後集”,爲李彤所編;一曰《别集》,諸孫黄所編。據《避暑録話》卷上引黄元明説:“魯直舊有詩千餘篇,中歲焚三之二,存者無幾,故自名《焦尾集》。其後稍自喜,以爲可傳,故復名《敝帚集》。晚歲復刋定,止三百八篇,而不克成。今傳于世者,尚幾千篇也。”李彤跋《後集》云:“彤曩聞先生自巴陵取道通城,入黄龍山,盤礴雲牕,爲清禪師徧閲《南昌集》,自有去取。仍改定舊句。彤後得此本於交遊間,用以是正,其言‘非予詩’者五十餘篇,彤亦嘗見於他人集中,輒已除去。其稱‘不用’者,後學安敢棄遺?今《外集》十一卷至十四卷是也。”是《外集》後四卷乃《南昌集》删去非黄庭堅之詩文。又史容《外集詩注引》云:“《焦尾》《敝帚》,即《外集》詩文。”是李編《後集》實兼綜《焦尾》《敝帚》《南昌》三集詩文也。
[118] 據《永樂大典》所載,宋陳起編有《江湖集》《江湖後集》《中興江湖集》等。四庫館臣校覈其異同,“有其人已見前集,而詩爲前集未載者,凡敖陶孫、李龏、黄文雷、周文璞、葉茵、張藴、俞桂、武衍、胡仲參、姚鏞、戴復古、危稹、徐集孫、朱繼芳、陳必復、釋斯植及起,所作共十七人。惟是當時所分諸集,大扺皆同時之人,隨得隨刋,稍成卷帙,即别立一名以售,其分隸本無義例,故往往一人之詩而散見於數集之内”。
[119] 三書見《新唐書·藝文志》,《唐書經籍藝文合志》,商務印書館1956年版,第342頁。
[120] 李塨字剛主,號恕谷,直隷蠡縣人。生於順治十六年(1659),卒於雍正十一年(1732)。晚年編集,盡棄康熙四十二年(1703)即四十四歲以前所爲之文,唯存此後所作,故名爲《恕谷後集》。有門人閻鎬編定,雍正四年刻版。
[121] 《宋志》東坡有《蘇軾前、後集》七十卷《奏議》十五卷《補遺》三卷《南征集》一卷《詞》一卷《南省説書》一卷《應詔集》十卷《内外制》十三卷《别集》四十六卷《黄州集》二卷《續集》二卷《和陶詩》四卷《北歸集》六卷。此處《續集》不知何指。東坡另有《續集》十二卷,係海虞程氏所編。是否因已有《東坡後集》,不便重復,故改稱“續集”,無可質指。然《宋志》載朱熹《前集》四十卷《後集》九十一卷《續集》十卷《别集》二十四卷,丁逢《郴江前集》十卷又《後集》五卷《郴江續集》九卷,則知因有“後集”而另稱“續集”。
[122] 此指《隋志》將其作品分爲《梁武帝集》二十六卷,《梁武帝詩賦集》二十卷,《梁武帝雜文集》九卷,《梁武帝别集目録》二卷,殆梁陳間人之共識。因孝緒《七録》在文集録第四下仍將别集與雜文分開。武帝雜文集分編,當爲時人所認同。
[123] 《文心雕龍·雜文》:“漢來雜文名號多品,或典誥誓問,或覽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諷謡詠,總括其名,並歸雜文之區。”雜文既如劉説,而詩賦又爲韻文,則《梁武帝集》之所以不稱“文集”者,當收入書啓、碑誄、哀吊、詔策、論説之類,以與文(詩賦)及雜文區别。齊梁頗重文體分類,故武帝纂集,各自爲編。
[124] 《梁書·王僧孺傳》謂其“集十八州譜七百一十卷,《百家譜集》十五卷,《東南譜集鈔》十卷,《文集》三十卷,兩臺彈事不入集内,爲五卷,及《東宫新記》竝行於世”,是彈事與詩賦有文筆之别。
[125] 《新唐志》有《常衮集》十卷,又《詔集》六十卷。《楊炎集》十卷,又《制集》十卷(蘇弁編)。
[126] 《新唐志》有權德輿《童蒙集》十卷,又集五十卷,《制集》五十卷。令狐楚《漆匳集》一百三十卷,又《梁苑文類》三卷,《表奏集》十卷。《武儒衡集》二十五卷,又《制集》二十卷。皆以詩賦與詔制、表奏分編,深得文體之要。
[127] 《通志》著録王禹偁《小畜集》《别集》外,又有《奏議》三卷、《承明集》十卷、《制誥集》十二卷等。
[128] 王鞏《張方平行狀》:“文四十卷,號曰《樂全集》,内外辭制雜著二十卷,號曰《玉堂集》。”
[129] 《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和陶詩》四卷、《應詔集》十卷。東坡文集,多係生前編定。其奏議、内外應制及應詔文,皆與詩文分編,後世合刊,是當别論。
[130] 周必大有《政府應制藳》一卷,與他集分編,見《宋志》。
[131] 韓琦除《安陽集類》五十卷外,又有《二府忠議》五卷,《諫垣存藳》三卷,《陝西奏議》五十卷、《河北奏議》三十卷等,見陳薦《韓公墓志銘》。
[132] 蔡襄謚忠惠。有集六十卷,又有《奏議》十卷,見《宋志》。今存《莆陽居士蔡公文集》三十六卷。
[133] 王安中字履道,號初寮。元符三年(1100)進士,官至尚書左丞。擅長四六,爲當時詞林之矜式。原有《初寮》前集四十卷,《後集》十卷,今存《初寮集》八卷。《郡齋讀書志》謂其“前集,中興以前;後集,中興以後文也。内外制二十六卷,則李文敏公邴序”,是内外制不與其集也。
[134] 葉夢得有《石林奏議》十五卷。據《通考》卷二百四十七引録葉氏《志愧集序》云:“進對以來,奏稿藏於家者若干篇,不忍盡棄,乃序次爲十卷,目之曰《志愧集》。”是生前所編。後第三子葉模增輯成十五卷。葉氏有《石林總集》一百卷,據其侄孫葉箋於開禧二年(1206)跋謂《總集》不載《奏議》,“往往見者爲之興嘆”。《總集》今存,其中《石林建康集》八卷,亦當時一官一集之標志。
[135] 南臺,御史臺。宋趙抃有《南臺諫垣集》二卷,《清獻盡言集》二卷,見《宋志》。
[136] 西垣,唐宋中書省别稱。宋敏求有《書闈前後集》,又有《西垣制詞文集》四十八卷。鄧綰《治平文集》三十卷,又有《翰林制集》十卷,《西垣制集》三卷,《奏議》二十卷,《雜文詩賦》五十卷。皆見《宋志》。
[137] 翰苑,翰林院别稱。宋梁周有《翰苑制草集》二十卷,見《宋志》。又無名氏《翰林牋奏集》三十卷,見《秘書省續四庫書目》,亦屬此類。
[138] 掖垣,中書、門下二省。宋周必大有《掖垣類藳》七卷,王應麟有《掖垣類藁》二十二卷。
[139] 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之别集分爲詩集、歌詞、奏議三門。其將奏議獨立,殆宋時之普遍分類。
[140] 張方平《樂全集》卷三十四《謝蘇子瞻寄樂全集序》:“凡所經述,或率意,或應用,每有藁草,投之篋中,未嘗再閲。若再閲,輒不如意,自鄙惡之,故積兩篋不曾有所改竄。熙寧中,得南京留臺,無事,有一吏頗敏利,亦稍知文章體式,因付兩篋令編次之。便依篇目,各成倫類,亦不曾親閲。有書吏三數人,鈔録成卷帙。”
[141] 明代史臣編集,將奏議另編者頗多,見之於《明史·藝文志》者有五十二家。商輅、于謙等爲其著者。
[142] 唯瞿景淳有《内制集》一卷,《文集》十六卷,見《明史藝文志·補編·附編》,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第106頁。
[143] 奏議、制誥等皆編入文集,不復分行,此清初陳廷敬《午亭文編》等已然。
[144] 《隋志》:《梁武帝集》二十六卷,《梁武帝詩賦集》二十卷,《梁武帝雜文集》九卷,《梁武帝别集目録》二卷。兩《唐志》録《梁武帝集》十卷,蓋已散佚多多矣。
[145] 昭明《文選》三十卷,以賦甲、賦乙爲次,李善注遂分爲六十卷,而猶存賦甲至賦癸,詩甲至詩庚。其編首賦,次詩,次騒,次七,次詔、册、令、教、文、表、上書、啓、彈事、牋、奏記、書、檄、對問、設論、辭、序、頌、贊、符命、史論、史述贊、論、連珠、箴、銘、誄、哀、碑文、墓誌、行狀、祭文。雖爲總集序次,而多爲後來集所仿效。
[146] 《增廣注釋音辨唐柳先生集》宋乾道三年吴郡陸之淵序云:編著其書者,乃潘緯字仲寶者,雲間人。
[147] 劉禹錫《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紀》云:“古之爲書者,先立言而後體物。賈生之書首《過秦》,而荀卿亦後其賦。和叔年少遇君,而卒以謫似賈生,能明王道似荀卿,故余所先後視二書,斷自《人文化成論》至《諸葛武侯廟記》爲上篇,其它咸有爲而爲之。”集出於諸子,此蓋以《人文化成論》爲首也。見《劉禹錫集》卷十九及《呂衡州集》卷首。
[148]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十七云:“《吕温集》十卷……劉禹錫爲編次其文,序之云……今集先賦詩後雜文,非禹錫本也。”又,劉禹錫曾編輯柳宗元文四十五通,序而行之,今所見潘緯輯本首雅詩歌曲與賦,亦非劉意也。
[149] 今所見六朝集如《鮑明遠集》《謝宣城集》《江文通集》《庾子山集》,唐代集如《王子安集》《駱臨海集》乃至《劉禹錫集》,恒先賦後詩或先詩後賦,而行狀、碑誌等殿後,蓋皆後人依李漢編《韓集》仿《蕭選》序次也。
[150] 《居士集》以古律詩居首,賦次之;《三蘇全集》例云:“老泉、東坡詩列文後,潁濱三集詩列文先。”老泉詩列十四,東坡詩列四十三,潁濱則以詩、賦、詞相次。南豐以詩居首。王文公以古律詩、集句、歌曲、輓詞、四言詩爲首,賦次之,樂章又次之。其他文體,各自錯列,不相一致。
[151] 黎諒編《水心先生文集》二十九卷,以《奏劄》一卷、《狀表》一卷、《奏議》三卷、《詩》三卷、《記》三卷……相次,或以奏劄、狀表、奏議皆關乎政事,切乎民生,詩文莫或能先之也。
[152] 徐枋《居易堂集·凡例》十一則,專論集編例,以爲“文集重編次,編次者,前後是也。集之居前者,大約須觀其全集之次,唯其所重,以其文之多而有關係者爲首列,斯爲得體”。
[153] 《震川先生文集》編例云:“錢宗伯所編集三十卷,首經解,末書。又别集十卷,首制辭,末論策。今大概因之。獨以爲古人文集書多在前,不當置之末卷,今移置書三卷于贈送序之前,而以祭文爲末卷。又論策據《蘇文忠集》編在策問之前,今移置于别集之首,策問次之。《文選》諸書詩在文前,今以府君所專攻者文也,詩不過餘興及之,篇章亦不多,故從《柳子厚集》之例,以詩居末。”
[154] 戴鈞衡以爲“六經四子皆載道之文也,而不可以文言也”,其《重刻方望溪先生全集序》云:“我朝有天下數十年,望溪方先生出,其承八家正統,就文核之,亦與熙甫異境同歸。獨其根柢經術,因事著道,油然浸溉乎學者之心而羽翼道教,則不惟熙甫無以及之,即八家深於道如韓、歐者,亦或猶有憾焉。”是其編方集以“讀經”、“讀子史”、“論説”相次,蓋承牧齋所編之《歸集》,以爲唯經能載道也。而將詩賦次於哀辭、祭文、銘贊頌之後,殆以爲小道云。
[155] 《隋志》有《晉太尉劉琨集》九卷梁十卷,《劉琨别集》十二卷。
[156] 《隋志》集部書下引録阮孝緒《七録》,多言“録一卷”,而每比《隋志》無録者多一卷,論者謂係該書之目録。
[157]《會昌一品集》稱“制集”,所收皆詔敕制誥之類,以此爲“正集”,則衛公之詩賦自當另編。錢大昕《跋李衞公集》云:“右《李衞公文集》二十卷,即《會昌一品集》也。《别集》十卷,其前二卷雜賦也,後二卷《平泉山居艸木記》也。《外集》三卷,《窮愁志》也。衞公撰述,各自爲名,後人編集,併而一之。”此所謂别於集也。唐陸贄《翰苑集》亦制集,故權德輿撰《陸宣公翰苑集序》云:“公之文集有詩文賦集表狀,爲别集十五卷。其關於時政,昭昭然與金石不朽者,惟制誥奏議乎。”宋寶章閣直學士方大琮《鐵庵遺藳》收其奏疏章表,而其子將其尺牘、決訟等將匯爲《别集》,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五《鐵庵遺藳》。總之,此類編法,如錢牧齋所云“著述從其所重也”。
[158] 宋初咸平間樂史《李白别集序》云:“李翰林歌詩,李陽冰纂爲《草堂集》十卷。史又别收歌詩十卷,與《草堂集》互有得失,因校勘排爲二十卷,號曰《李翰林集》。今於三館中得李白賦序表讚書頌等,亦排爲十卷,號曰《李翰林别集》。”
[159]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十七:“《武夷集》二十卷《别集》十二卷,翰林學士文公浦城楊億大年撰……别集者,祥符五年避讒佯狂,歸陽翟時所作也。”
[160]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十八:“《水心集》二十八卷《拾遺》一卷《别集》十六卷,吏部侍郎永嘉葉適正則撰。《外集》者,前九卷爲制科進卷;後六卷號‘外藁’,皆論時事;末卷號‘後總’,專論買田贍兵。”是皆有别於詩賦、奏議、狀表等。
[161] 楊傑《無爲集》十五卷,《别集》十卷。趙士序云:“其詩賦、碑記、雜文、表啓,共分一十五卷;若釋、道二家詩文,則見諸《别集》云。” 陳振孫《直齋書録解題》卷十七:“傑喜談禪,《别集》皆爲釋老,而釋又居十之九。”
[162] 蘇平仲《空同子瞽説》一卷,《蘇平仲文集》收入第十六卷,題爲“别集”。《四庫全書總目》云:“是書仿諸子文體,多託物寓意之詞。”
[163] 王陽明《文山别集序(甲戌)》:“《文山别集》者,宋丞相文山先生自述其勤王之所經歴,後人因而採集之以成者也。其間所值險阻艱難,顛沛萬状,非先生之述,固無從而盡知者。先生忠節蓋宇宙,皆於是而有據。”
[164] 《震川文集》,乃請錢牧齋手定。牧齋自述其例曰:“次記三卷,舊有紀行諸篇,今取陸放翁、范石湖例入《别集》……歐、蘇集是二公手定,外制、奏議别爲一集,今集中纔數篇,故居《别集》之首,而策問附焉……次《馬政志》一卷,先生邢州入賀時留纂修寺志,故有此作。既有關於國故,其文則自謂倣《史記》六書也,取昌黎《順宗實録》例繫之《别集》。”見《震川文集》附録。
[165] 蘇舜欽《題杜子美别集後》:“杜甫本傳云:‘有集六十卷’,今所存者才二十卷。又未經學者編輯,古律錯亂,前後不倫。蓋不爲近世所尚,墜逸過半,吁!可痛閔也。天聖末,昌黎韓綜官華下,於民間傳得號《杜工部别集》者,凡五百篇。予參以舊集,削其同者,餘三百篇。”此有與流傳之集同者約二百篇,顯爲别一集本也。《蘇學士文集》卷十三。
[166] 《豫章黃先生集》二十卷淳熙九年(1182)黄跋:“先太史《别集》,皆今《豫章》前、後集未載。蓋李氏(按,指李彤)所編,多循洪氏(按,指洪炎)定次舊本,故《毀壁序》所以不錄,而《承天塔院記》實兆晚年之禍者,亦復逸遺。”“用是類次家所傳集,博求散亡,得八百六十六首……合爲十九卷”。
[167] 朱熹《答吕伯恭書》:“寄及《横渠文集》,此有一寫本,比此增多數篇,偶爲朋友借去,俟取得寄呈,可作别集以補此書之闕也。”
[168] 周紫芝《書譙郡先生文集後》:“余頃得《柯山集》十卷於大梁羅仲洪家,已而又得《張龍閣集》三十卷於内相汪彦章家,已而又得《張右史集》七十卷於浙西漕臺。先生之製作,於是備矣。今又得《譙郡先生集》一百卷於四川轉運副使南陽井公之子晦之,然後知先生之詩文爲最多。當猶有網羅之所未盡者,余將盡取數集,削其重複,一其有無,以歸於所謂一百卷者,以爲先生之全書焉。晦之泣爲余言:‘百卷之言,皆先君無恙時貽書交舊而得之,手自校讎,爲之是正,凡一千八百三首,歷數年而後成。君能裒其所未得者,以補其遺,是亦先君子之志,而某也與有榮耀焉。’因謂晦之:‘他日有續得者,不可以贅君家之集,當爲《别集》十卷,以載其逸遺而已。’”
[169] 《舊唐志》録《宋建平王集》十卷,《宋建平王小集》十五卷;《新唐志》録《建平王宏集》十卷,又《小集》六卷。建平王宏之詩文,王儉《七志》當録,而阮孝緒《七録》失收,蓋曾一度流散。《舊唐志》所録小集多於本集,不知其故。
[170] 《隋志》:《梁元帝集》五十二卷,《梁元帝小集》十卷。《兩唐志》録《梁元帝集》五十卷,《舊唐志》又録《梁元帝集》十卷,《新唐志》作“又小集十卷”,蓋僅逸二卷。
[171] 《新唐志》載《杜甫集》六十卷外,有潤州刺史樊晃編輯《小集》六卷。樊晃《小集序》云:“文集六十卷,行於江漢之南,常蓄東遊之志,竟不就……今採其遺文凡二百九十篇,各以事類分爲六卷,且行於江左。君有子宗文、宗武,近知所在,漂寓江陵,冀求其正集,續當論次云。”蓋樊氏知有六十卷宏著,而所得甚少,因名“小集”,冀求正集而續編之。
[172] 《新唐志》載:《元氏長慶集》一百卷,又《小集》十卷,《元白繼和集》一卷,《三州倡和集》一卷(元稹、白居易、崔玄亮),《劉白倡和集》三卷(劉禹錫、白居易)。十卷本《小集》或自選,或他選,必是作品之精華。是當時在文集之外,復有選本及倡和集。
[173]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四下:“《宋景文集》一百五十卷……集有《出麾小集》《西川猥藁》之類,合而爲一。”《蜀中廣記》卷一百謂兩書乃“宋祁出守益州所著”。《通志》卷七十載《出麾小集》五卷。
[174] 此猶一官一集者也。
[175] 樓鑰《攻媿集》卷七十二《又題所書羅端良文三篇》:“新安羅端良願,公輔器也。止于鄂州,世所共惜。劉子澄清之爲倅,亟以其詩文爲小集,以不暇求全也。所作無不精妙,而《陶令祠堂記》《社壇記》《爾雅翼後序》尤爲高勝。”
[176] 吴聿《觀林詩話》:“《澠水燕譚記》:張芸叟奉使遼東,宿幽州館中。有題子瞻老人行於壁者,聞范陽書肆亦刻子瞻詩數十首,謂之《大蘇小集》。芸叟題其後云:‘誰傳佳句到幽都,逢著胡兒問大蘇。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卧江湖。’”小集所收之少,在十餘篇至數十篇之間。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談》卷四《唐任翻詩》:“唐項斯、周朴、任翻,皆赤城人。能詩,見《赤城志》。按《唐文志》:項斯詩一卷,周朴詩二卷,任翻詩一卷。獨翻詩世罕傳者,今郡齋有翻小集,僅十篇而已。”
[177] 《宋百家詩存·例言》:“宋人各家詩分選彙刻,宋時已有之。如吕居仁《江西詩派》二十五家,陳思《名賢小集》六十四家。”又卷二十八《芸居乙藳》下云:“陳起字宗之,錢唐人。寧宗時鄉貢第一,時稱陳解元。事母至孝,開書肆於臨安,鬻書以奉母。因取江湖間名人小集數十家,選爲《江湖集》,彙刋以售,人盛稱之。”
[178] 《敬業堂集》五十卷《續集》六卷,計分《慎旃集》《遄歸集》《西江集》《踰淮集》《假館集》《人海集》《春帆集》《獨吟集》《竿木集》《題壁集》《橘社集》《勤酬集》《湓城集》直至《忘歲集》《粤遊集》等五十三集,加上《續集》所含《漫與集》《餘生集》《詣獄集》《生還集》《住劫集》五集,計五十八集。
[179] 章學誠《文史通義·内篇·繁稱》:“集詩集文,因其散而類爲一人之言,則即人以名集,足以識矣……其文與詩,既以各具標名,足固無庸取其會集之詩文而名之也。人心好異,而競爲標題,固已侈矣。至於一名不足,而分輯前後,離析篇章,或取歷官資格,或取遊歷程途,富貴則奢張榮顯,卑微則醖釀寒酸,巧立名目,横分字號,遂使一人詩文集名無數,標題之録,靡於文辭,篇卷不可得而齊,著録不可從而約,而問其宗旨,核其文華,黄茅白葦,毫髮無殊,是宜概付丙丁,豈可猥塵甲乙者乎?”
[180] 《毛詩·小雅·都人士》首章下孔穎達正義:“《襄十四年·左傳》引此二句,服虔曰:‘逸詩也。《都人士》首章有之。’《禮記》注亦言‘毛氏有之,三家則亡’,今《韓詩》實無此首章。時三家列於學官,《毛詩》不得立,故服以爲逸。”依照服虔之説,所謂逸詩,乃是相對於官學博士所傳授者而言。
[181] 《隋志》有《齊吏部郎謝朓集》十二卷,又有《謝朓逸集》一卷。兩《唐志》十卷,蓋或散佚。
[182] 《通志·藝文略》載:《魏武帝集》三十卷,《武帝逸集》十卷。
[183] 蘇惇元《跋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云:“至韓理堂所編《逸集》,任心齋所藏逸稿,高密單氏所藏遺稿,今雖猝不得見,然審思之,恐此集所遺者亦不多矣。”
[184] 後世有“遺稿”“遺集”“遺文”“輯遺”“逸稿”“佚稿”“佚集”“佚文”“輯佚”以及“補遺”“輯補”等等不同名目,而其實則相近,皆對已編成集之增補。
[185] 段玉裁《潛研堂文集序》,《經韻樓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