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什么是书法的“传统”?

 北京老伍 2021-01-05

作者:卢林(网名:@遗世忘情,特约撰稿人)

前篇:笔法探究——当代书法到底怎么了?

整天说传统,到底啥是书法的“传统”?

“立足传统”一直是书法学习者的口号,可对于书法我们为什么要探寻传统意义是什么?

书法这一文化行为因悠久的历史性和传承性因素,而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一。之所以探寻梳理其历史脉络和传承过程是为了解书法的原初意义,以及其发展经历的影响。(原初意义:即书法之所以成为书法的意义因素。对此观点有兴趣的,可看于钟华教授的哲学博士论文《书写与真理》)从而把握关乎书法本质问题的重要因素。

那传统与书法之间有哪些关联和意义?这首先要对传统词义本身的概念有明确认识。

一、传统释义

从词源学释读“传统”的词义。 “传”:传承、延续、之意。 “统”:纲纪、准则、法度。可见“传统”一词有明显的贯彻意图,是环境变化中不变的法度。

“传统”的内容: 一、载体存在的形式内容。 二、贯彻的精神内容。

传统的根本属性:在传承过程中,其载体的表达形式是变化的,但其精神内容作为传统传承性的根本意义,是不容改变的。因此,精神内容的“不变性”是传统的根本属性。

传统的附加属性:传统做为社会族群所普遍遵从的一种价值观,具有一定衡量批判的价值功用。所以传统也具有概括性、普适性、持续性等特性因素。

▲ 乾隆御笔

二、传统与书法的关系和意义

传统对书法而言有广义和狭义的意义关系:

广义:泛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书法的关系和影响。

狭义:书法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传承行为,其传承中共性的具象内容,和精神主旨。

唯有明确传统不同层面的概念对书法的关系影响,才能把握传统对书法的意义价值。

广义:传统文化精神作为历史文化高度的集中体现,决定了单一传统文化的最终价值趋向,必然同一于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即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观和高度性,对书法文化行为的价值观引导。

狭义:以汉字作为形式载体的文化行为,需要找到传承中对书法起到本质作用的共性点,和了解其背后的观念思想精神价值取向。

▲ 孙过庭《书谱》局部

三、当下书法与传统关系的认知现状

基于这些问题,先来看当下书坛对书法与传统的关系归纳:

01载体: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具有辨识度及实用意义的艺术。脱离传统的汉字境遇,将失去作为书法的意义。

02历史脉络:完整和系统的了解书法史,把握历史中客观因素对书法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影响作用。

03学习对象:唯有先理解学习前人的成果有所总结,才能把握合理的发展方向。因此古碑帖是必不可少的参照研究对象。

04书写工具:毛笔。尽管人类的早期刻画工具以硬笔为主,甚至当毛笔成为历史主流时仍有硬笔的身影,但历史终究选择毛笔成为千年的统治者。(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以后再说,有兴趣可以去了解李正宇《中国硬笔书法史》)(而在书法中对传统的创作应用我们上一篇《笔法探究——当代书法到底怎么了?》已经说过,不在赘言。)

四、传统理论实践的现状

有过研习书法经验的人大多有这样的体会,即围绕书法来进行的相关知识学习,似乎对书法作品没有质的提升。在书画学术体系的学习中,无法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经验的运用。这种学习仅增加了对书法相关性的认知,和运用思想观念将书法进行美学上的形式发挥,却无关书法的本质意义。

当代的传统艺术总是提倡创新,但创新的目的是什么?纵观书史三千载只有字体的演变,没有以创新形式性的书法而铭记史册的书家,而这种历史的价值取向,必然包含着书法传统意义的精神体现。

我们今天的书法人很尴尬,站在古人的面前,却无法与其一较高下。因为找不到与其较量的准则尺度。唐时还有对书画神品、逸品、妙品、能品的衡量法度,但不知这把法尺何时丢失了。

我们如今对书法与传统的关系探讨,多基于历史中传统的客观因素,将之带入书法。却鲜有以书法为主体的提问,去推导传统对书法的本质性意义。对传统的认识多流于表面,没能深入到书法的本质问题。当下所有基于传统信息的书法解读,无法解决书法的根本性问题。这不是否定当下对书法传统的认知成果,而是还需要去更加深入的研究认知,以解决目前书画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对传统的低估和认识不足的原因:

01、对传统的概念属性不明确。

02、历史的文化断层导致对传统的认知缺失。

03、西方艺术观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导致混淆。

04、传统领域术语的概念,缺乏准确的归纳定义。概念之间的套用,无法论证逻辑链的唯一性。常常给出模糊不清的结论,有很多逻辑上的问题。 

五、什么是书法传统中的具体核心传承

基于以上对传统的释义,在追溯历史脉络的过程中发现,符合传统定义具有传承共性,并对书法起到本质意义因素的只有“笔法”。在收集梳理历代以书法为主体探讨对象的资料时,我们可以发现宋代之前的著作多围绕“笔法”这个关键词为主体来讨论书法。翻看书论,凡是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代表性的大家都和笔法有关系。

|问题讨论|

01如果真如赵孟頫所说结构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那笔法作为书法形式变化中不变的法度,是否可以做为衡量书法的标尺呢?

02笔法对于书法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这其中是怎样的精神价值在引导?

03更重要的是:到底什么是笔法,及促使笔法产生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