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其意可知?

 邈思遐想 2018-09-14

       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你的思想保守还是开放,传统文化就像空气一样须臾不曾离开过我们的生活,时刻影响你的观念、行为、饮食、娱乐。那么如影随形的传统文化究竟何解?让我们逐字来看。

        “传”是会意兼形声字。会供人转换车马的驿站、驿舍之意。《说文解字》:“傳,遽也。从人,専声。”意思是:傳,传车驿马。从人,専声。


        “传”的本义为驿站、驿舍,读作:zhuan。驿站是传递各种消息文书的,所以“传”又引申指记载历史事件或个人事迹的文字。后来又引申指文学作品或解释经文的著作。还指一种记录某个人生平的文体,即:“传记”。

       又读作chuan,此时“传”的本义为传递、传送。老师教学生,是一种知识的传递,因此“传”引申指传授。一辈人传给另一辈人,事物才能代代保存,故而又引申出留传之意。


        传递给他人的不仅可以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还可以是自己的话语、心情,所以“传”还引申表示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统”是形声字。小篆从糸,充声。《说文解字》:“统,纪也。从糸,充声。”意思是:统,丝的头绪。从糸,充声。


       “ 统”的本义为丝的头绪。抽丝由开头络绎而出,故引申指世代相继的系统。如《战国策·秦策》:“天下继其统,守其业,传之无穷。”

丝的头绪

       丝的头绪总领全丝,又引申指总括。如“统计”、“统筹”。进而引申指总领、管理。如“统治”、“统兵”。用作副词,表示全部、通通。如“这些东西统归你用”。

        “文”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正立的人,胸前刻有美丽的花纹。《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凡文之属皆从文。”意思是:文,交错刻画(以成花纹)。像交错的花纹的样子。大凡文的部署都从文。

“文”的甲骨文

       “文”的本义为文身。如《礼记·王朝》:“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文字最初是照事物的形象画出来的,是线条交错组合的图,所以又引申指文字。如《说文解字》:“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又引申指文章、文献。如《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引申表示柔和、不猛烈。如“文雅”、“文静”。先民文身是保护自己以避兽害,故又引申指掩饰。如成语“文过饰非”。

       “化”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左边是一个面朝左侧立的人,右边是一个头朝下、脚朝上倒着的人,颠倒变化的意思。《说文解字》:“化,教行也。”意思是:化,教化实行。


        “化”的本义为变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引申指教化。如王充《论衡·佚文》:“无益于国,无补于化。”

甲骨文“化”

       看来传统是传递世世代代都在实行的系统性的习俗,文化则是用文章或文献柔和地实现教化人们的功能。这和你想的一样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