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柏

 369蓝田书院 2018-09-14

大红门(中医药学)

194

     昨天下午雨渐渐停下了她肆意的喧嚣。天,依然阴沉着他硕大的脸,那种不爽的寒意亦在,有些让人不适。既然这个季节都是这样子地风雨不改,也就不适应也得适应了!我去了柳州与桂林之间的永福县,找瑶医韦师傅说话……

         见面客气寒暄一阵,我问起他关于“激素脸”症状去如何解决比较快又安全。

    韦药师说:“我治疗过很多这样的症状,女性多于男性,有些是发风疹,用激素药膏得地,有些是用面膜或去美容院做面部皮肤护理得地,这个激素脸治疗过程非常复杂而且时间久。用药排激素要反反复复几次,所以,患者不理解常常找茬。我都是熬炙黄柏膏给患者外用排毒,有严重的二年才能完全恢复正常皮肤……”

         听他一说,我想起了黄柏,这味普通的中草药。

     黄柏别名:

檗木(《本经》),檗皮(《伤寒论》),黄檗(《本草经集注》)。

药材类别:枝叶/树皮类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平。 

④《珍珠囊》:苦辛。

归经:入肾、膀胱经。 

①《汤液本草》:足大阳经引经药,足少阴经之剂。 

②《医学入门》:足少阴、手厥阴本药,足大阳引经药。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入药部分:

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树皮。

产地和分布:

1.分布于东北及华北。 

2.分布于陕西南部、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形态特征:

1.黄檗 落叶乔木,高10-25m。树皮厚,外皮灰褐色,木栓发达,不规则网状纵沟裂,内皮鲜黄色。小枝通常灰褐色或淡棕色,罕为红棕色,有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柄短;小叶5-15枚,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长3-11cm,宽1.5-4cm,先端长渐尖,叶基不等的广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钝齿,齿缝有腺点,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苍白色,仅中脉基部两侧密被柔毛,薄纸质。雌雄异株;圆锥状聚伞花序,花轴及花枝幼时被毛;花小,黄绿色;雄花雄蕊5,伸出花瓣外,花丝基部有毛;雌花的退化雄蕊呈小鳞片状;雌蕊1,子房有短柄,5室,花枝短,柱头5浅裂。浆果状核果呈球形,直径8-10mm,密集成团,熟后紫黑色,内有种子2-5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2.黄皮树 落叶乔木,高10-12m。树皮外观棕褐色,可见唇形皮孔,外层木栓较薄。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5,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卵形,长9-15cm,宽3-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不对称,近全缘,上面中脉上具有锈色短毛,下面密被锈色长柔毛,小叶厚纸质。花单性,雌雄异株;排成顶生圆锥花序,花序轴密被短毛。花紫色;雄花有雄蕊5-6,长于花瓣,退化雌蕊钻形;雌花有退化雄蕊5-6,子房上位,有短柄,5室,花柱短,柱头5浅裂。果轴及果皮粗大,常密被短毛;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l-1.5cm,密集成团,熟后黑色,内有种子5-6颗。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洗。 

    注意事项: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②《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②《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④《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⑤《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⑥《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⑦《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⑧《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⑨《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⑩《纲目》:敷小儿头疮。 

⑾《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1、《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2、《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3、《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黄柏古实效方:降心火,益肾水:黄檗三两,砂仁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棍子大。每服五个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奇效良方》封髓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