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肩、膀。须松开沉下,不然,肺乍起,气上浮,根底飘。切不可抬肩,耸肩。两肩后琵琶骨须练得灵活自如,才能沉肩发劲,使肩筋上伸下沉,活动自如,达到极限,自然可运用自如,技击时得心应手,如能合道。
练法:1.甩膀子。前后一字步站立,两膝微扣,两胯松圆,十字内撑圆裆,左手护心,左肘贴肋,右臂贴耳前后划圆甩膀,如车轮状,自由落体不可用力。如开天辟地,要慢、柔;前甩12次,后甩 12次,意在尾骨松坠,左式同右。可对肩周炎、50肩等有特效!
2.肩上下活动,伸展腋下筋(轻松)。
3.两手交叉抱肩,极力缩肩,耗数30下。
4.扩胸。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或拳)直臂下垂由体前向两侧、向后扩胸,两手背在体后(或拳背)相触,练至肩部发热为止,练时慢,应用时快速有力。肩打有靠、挤、撞、顶、打等。拳经云:“肩打一阴返一阳,两手只在暗处藏,左右全凭盖势取,束展二字一命亡。”


三、肘。宁挨十拳,不挨一肘。实战中,肘始终要坠,自然而然,非用力坠。要锻炼肘关节的灵活性,使筋腱自由舒展,增长动力臂(膀到肘这段变长),增强肘关节韧性、弹性、强度,时刻两肘不离肋。近使肘,远用手,以神速为贵,以半步为妙。肘为接触点,腾出手打冷不防。
练法:1.直顶肘。肘尖用力向侧顶撞,身体下沉发劲,固根线在身后下,自己要有根,是脚底劲翻上通出。

2.裹肘。肘向前、向自己中拧裹(有坠意),左胯右拧,脊柱拧螺旋。

3.砸肘。单臂(或双臂)屈肘肘尖向下,由上向下砸,高与心平,有砸塌意,固根线在上,砸肘要松快有劲。

4.扫肘。两臂在胸前屈肘,(由右向左,由左向右)横扫对方头部两耳门,扫击时快速有力,力达肘尖,肘时刻有坠意,上体右拧(或左拧)。锁胯拧腰松发力。以上肘法要定式单练,方可上身;拳经云:“远用手,近用肘,贵在屈使人难当”。身体下沉催动,不可前探,中节不明,全身是空,要重视之。

四、手、腕。上法以手进为妙。手发动,腕运劲,腕为导火线,要想手活须腕活。腕是掌之根节,腕活,指关节才能灵活,指才有扣力、挑力,才能力贯梢节。
练法:1.上下左右摇腕,如摇拨郎鼓,多练五指空抓(手心含空)。
2.练两手掌根搓力(脚底催动,松腰脊,不可用蛮劲,如美女洗手劲)。
3.练猴形手(悟空手,两手背相碰,相打相搓摩。手如女子之手,不容对方触摸。手劲须有身劲催动才有威力。要坐腕,腕劲向下塌,有沉劲坠劲,使腕坚强灵活,发力时掌心向前方沉吐,如搓地皮。
手是两扇门,要起到封闭作用,前手进,后手紧随,好汉也怕紧三手,一前一后,力由脊发,气贯掌根。
拳经云:“起手意在击胸膛,其势好似虎扑羊。云蔽日月是妙手,妙手空空也。”

五、胸。胸是人体重要部位,实战中更要注意保护,两手不离怀是也。练胸部要活动腋部,内收胸部要自然,不可用强力。强力易驼背,挤压内脏,会发生病变,呼吸不畅。练内家拳讲究含胸拔背,两肩后中点要凹进去,要练腋部筋腱舒展伸长,胸要微含,两肩向后撑下松沉,横向撑开,肋骨自然闭合,胸部松弛,即虚心全身皆松;胸两块要转8字,前胸后背修炼吞吐,面变线,胸为一拳,可出奇制胜。


六、背。背宜常暖。背如弓,如猴背。拉长脊柱下坐上顶,相向伸拉。
练法:1.两膝伸展,足跟蹬劲,臀部向后坐,两臂极力沉挤向前大伸展,肩向下塌,身体折叠5~10分钟。2.躺在床上,用脚、头或肘支撑,挺腰如石拱桥,倒弓形,最终练成“通头贴背一架弓”。前面放松,后背催动,练拳就是修炼后背(后背发困、发酸痛,督脉功),有心脏病、高血压老人勿练,切切!练完要下床,拍打,散步,遛腿。

七、腰。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要松腰,松腰才能身体中正,如车轮以轴带轮灵活转动,即腰如车轴。锁胯拧腰,练腰要心平稳,脊柱要中正。
练法:1.两脚并步转腰,圈向前越大越好,反弓。
2.两臂伸展,向前极力探腰5分钟,脚底四面撑抓地。
3.两脚分开与肩宽,弯腰肘触扎地,两手抓脚后跟,头向尾骶骨后钻,再翻下巴,耗60下。
4.劈叉:竖劈叉,头向后触后脚,耗30下,正弓、反弓都要练;横叉,伸展腿部内侧韧带,使裆有贴地感觉。
5.后下腰,即下桥成圈形,由慢到快起立,要慢柔。
6.腰是上下沟通的枢纽,要松腰脊,脚底劲才能翻上从肘、手出。

八、胯。是下三节之根节,没有胯劲的虚实变换,发劲就不足,胯关节灵活,可将对手之力化解,武术之核心,就是胯关节的修炼。
练法:1.开步与肩同宽,转胯,向左向右突出转8字甩抖。
2.跌叉:横竖叉拧转胯关节,耗。
3.站三体式(低势)耗开胯关节。胯要内撑圆,膝微扣,增强下盘稳固性,须下裆,否则不灵(裆开一线可也)。
4胯过椅子背,立腿扎根不动,脚底如吸盘,另一腿先上缩提腿再翻甩,前后左右都练,能练开盆骨。
拳经云:“应敌胯打左右使,两足变换须暗藏。”勿轻视之。

九、膝。乃下三节之中节,中节不明,全身皆空。膝要沉扣。膝打可借胯之催力轻易将对方击出,膝是重武器。
练法:1.抬膝。左腿直立,抬右膝触下巴,头顶起,两肩下沉,左膝下伸直,两胯错剪,慢起快落。
2.揉膝。多揉膝,压膝,转膝。
3.扣膝。两膝相扣如夹棍,胯要翻。
4.塌膝。膝触地,使膝关节灵活,增强韧性、弹性、强度,膝关节两侧练得如镰刀般锋利,后脚底不离地为成功。
5.搂颈抱膝。两手抓对方头颈向下按并抬膝顶打(暗膝),下踩扎接紧三手。
拳经云:“膝打要害能夺命,好似猛虎入羊群,两手遮目绕上中,猛抬一膝命归阴。”

十、腿。手打三分腿打七分。没有过硬的腿功,内劲就不充足,根底飘,发拳没力。须在腿上下深功夫。
练法:1.正踢。勾脚尖,脚跟用力,踢向咽喉部,膝部倒弯子,立腿下扎勿动。2.里合,外摆。3.三截腿。4.舔腿。5.猴形腿。6.龙形腿。7.荡腿。8.二踢脚。9.沉磨腿(力劈干柴腿)。10倒踢紫金冠腿。11龙虎相交腿。等等,练完后,多遛腿、散步。








十一、足。拳经云:“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后足发力前足进,后脚紧跟,步法要轻灵如猫行。蹬之于足,劲发于踵。”练足要塌膝,打开踝关节。
练法:1练足尖。练大脚趾支撑力,如针锥,可点穴。2.练足内外缘。以脚内缘走八卦步法或寸步等,脚面横向变宽。3.金鸡跳。练两足之平衡能力,爆发力。两足之为用,必如虎行之无声,龙行之莫测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