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阅读法

 yh18 2018-09-14

思维阅读法

— 了不起的莱克夫 —

思维阅读法


上面图片中这个快80多岁的学者叫莱克夫,他有两个标签:

一是语言学家,与乔姆斯基、平克齐名,认知语言学的祖师爷,喜欢与乔姆斯基、平克互怼。

二是奥巴马的幕后高参,意识形态领域专家。在莱克夫的出谋划策下,民主党面貌一新,奥巴马打败了小布什,执政了8年。

— 基础思维模型 —

莱克夫在1996年写了一本书“Moral Politics”,提出了人类的2个基础思维模型:Strict Father Model和Nurturant Parent Model(可理解为严厉思维 vs 慈爱思维)。该模型来源于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

Strict Father Model思维模型中,强势、具有主导支配地位的父亲认为小孩需要严格管教,才能成长为有责任心、讲道德、能养活自己的成年人。一旦小孩长大成人,就应该独立生活,父亲就不应该干预孩子们的生活。严厉思维映射对应于共和党思想,就是小政府、市场化、富人减税。

Nurturant Parent Model思维模型中,父母对小孩百般呵护,精心培养,就像培养温室里的花朵,让孩子们远离污染、社会不公、贫穷等各种伤害。慈爱思维映射对应于民主党思想,就是大政府、管制、全民医保。

严厉思维强调个人奋斗,慈爱思维强调集体和谐,这两种思维是人类的基础思维,也是基础的价值观和认知起点。严厉思维与慈爱思维可简单理解为对立关系,非0即1。几乎所有的观点都可归结对应于严厉思维或慈爱思维。

— 立场坚定的学者们—

人文社科领域95%以上的学者不是严厉思维就是慈爱思维。比如,面对比特币的发展,认为促进比特币发展,逐步取代传统货币,就是严厉思维;认为要对比特币进行严格管制,就是慈爱思维。

对于文学家而言,更多的是严厉思维,毕竟强调个人奋斗、挑战命运更能吸引眼球。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

西方学术圈的套路是,一名学者通过多年的认知学习,该出道了,就要确立自己的思维模型,到底是严厉思维还是慈爱思维。一旦选定自己的思维模型,就必须一条道走到黑,不能反水。然后结合自己的专业,用思维模型去发展新的观点,收集证据去证明观点,著书立说,扬名天下。

从另一个维度去看学术圈,就好比在举办一场辩论赛。分为正反两方,辩题就是严厉思维 vs 慈爱思维。辩论的基本思路是,找证据支持本方论点,找反例驳斥对方论点。辩论的方法也就是学者写书的基本方法。

— 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书 —

明白了学者的思维和写书的方法,再谈阅读方法就容易多了。很简单,明确作者的基础思维,然后带上严厉思维或慈爱思维的有色眼镜看书,你会发现一个不同的世界。

读书要先读作者。读书前,首先要明确作者的基础思维。从网上搜下作者的学术背景和著作,找出作者的基础思维。比如,读《人类简史》,先查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明确他是严厉思维,再看他写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这个系列书中的所有观点,都符合严厉思维模式。

接下来,我会以阅读Matt Ridley '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 How New Ideas Emerge'的最后一个章节为例,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思维阅读法的强大。(中英文版本都行)

思维阅读法

思维阅读法

Long press the QR code to

add englishespress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