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尿频或是前列腺增生 80岁老人发病率高达83% 前列腺增生被喻为老年男性的“四大杀手”,很多老年男性都患过这样的疾病,前列腺增生严重危害老年男性身心健康。为了帮助更多的男性朋友提高男性健康意识,我们有幸采访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梁蔚波教授,梁蔚波教授特别提到80岁老人前列腺增生症发病高达83%,夜间尿频或是前列增生症症状,前列腺增生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用手术治疗。 夜间尿频或是前列增生症症状,排尿缓慢、无力、尿急也需警惕。 了解前列腺增生,首先要先了解前列腺增生症状。梁蔚波教授指出,前列增生症最早出现的,也是最主要的症状是夜尿次数增多、排尿缓慢、无力,而且这种症状呈缓慢加重的趋势。患者出现最早的是轻度梗阻,比如尿线细而不畅,然而此时多未引起注意。随着病情发展,就出现尿频、夜尿次数增加、尿费力、尿失控,直到尿潴留(排不出尿来)。可能也会出现尿路感染、膀胱结石、腹股沟疝气、痔疮等并发症。部分患者会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表现,这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严重时甚至出现充溢性尿失禁。那么,前列腺增生是怎样引起的呢? 前列腺增生多发生在40岁以后,80岁老人前列腺增生发病率竟高达83%。 梁蔚波教授介绍,前列腺增生的发生必须具备年龄的增长及有功能的睾丸两个重要条件。但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上皮和间质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坏引起的。此外,还有一些相关因素,比如说,雄激素及其与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间质-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炎症细胞、神经递质及遗传因素等。同时,梁蔚波教授特别提到,组织学上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初通常发生在40岁以后,到60岁时大于50%,80岁时高达83%。与组织学表现相类似,随着年龄的增长,排尿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增加。大约有50%组织学诊断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下尿路症状。 “钙化”是前列腺发生炎症愈合的后痕迹,专家:前列腺钙化灶如无症状则不必进行任何处理。 了解了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和原因,很多人会有疑问了,自己或身边的朋友在体检中有提示前列腺增生伴钙化,这究竟是怎么的一回事呢? 梁蔚波教授说,前列腺钙化、纤维化是前列腺发生炎症愈合后留下的痕迹。前列腺钙化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也可以是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但前列腺钙化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如果合并前列腺炎,则按照前列腺炎进行治疗,如没有症状则不必进行任何的处理。那么,前列增生可否不做任何处理呢?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前列腺增生不是前列腺癌,就置之不理,不愿意接受治疗。 前列腺增生患者常伴有一系列并发症,“三年不治可致肾积水”情况并不多见。 前列腺增生是前列腺组织学一种进行性的良性增生过程,其发展过程较难预测,经过长时间的随访,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只有少数可能出现尿潴留、肾功能不全、膀胱结石等并发症。 那么拖了三年是否会导致肾积水?梁蔚波教授指出,前列腺增生三年不治就会有尿积水、肾积水等严重的情况不多见。这是因为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出现肾积水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少见的。梁教授解释道,随着医疗条件的完善和基层医院的发展,前列腺增生患者发展到肾积水的情况还是相对比较少的。 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用手术治疗 梁蔚波教授指出,前列腺增生治疗首先要先明确诊断。诊断需要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尤其是直肠指诊、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及内镜检查等综合判断。 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主要有: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制剂 、中药治疗等。当然,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应针对患者的症状、进展风险及治疗反应等因素,在药物剂量、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考虑个体化治疗。在疗程方面,对于症状明显、临床进展危险较大的患者采用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的联合治疗,建议长期用药。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重度前列腺增生的下尿路症状已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膀胱大憩室,腹股沟疝、严重的痔疮或脱肛,临床判断不解除下尿路梗阻难以达到治疗效果者、残余尿明显增多以致充溢性尿失禁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血尿、膀胱结石、继发性尿路积水患者等应当考虑外科治疗,而目前较好的手术治疗就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手术需综合评估,术前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动力等,如各项检查指标正常,身体条件也允许的情况下才进行手术。 温馨提醒:前列腺增生如果不注意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建议中老年以上男性每年体检,如有前列腺问题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医学指导专家:梁蔚波,泌尿外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