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克是孔子后裔中唯一活跃在现代中国画坛,成就卓著的人物画家。从艺几十年来临池不掇,中国画的三大科——人物、山水、花鸟诸方面他都下了相当深的功夫;除绘画外,还涉猎书法领域在楷书、篆隶、甲骨、汉简等书体方面均用工深研,是一位勤奋又全面发展的艺术家。 孔维克
孔维克生于山东省汶上县(汶上县在春秋时称为“中都国”。鲁定公九年,孔子曾在此地做中都宰),祖上是六十三代衍圣公孔贞干之弟孔贞宁。 1956年的孔维克其整个成长时期正值对孔子“大不敬”的特殊年月,其家庭受到迫害,作为医生的父亲流亡东北,但他却仍然得到母亲的支持,得以专心学习。即使失学在家,也未曾放弃绘画这一爱好,这不能不归于家庭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其母亲身上庄严而又骄傲地延续着。 自1987年调山东美协,历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主席、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1997年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授予中国画坛百杰画家称号。2002年出版的艺术文集《砚耕堂随笔》获山东省第二届刘勰文艺评论奖。 他无论工作再繁忙,也坚持长期画生活速写,这些来自生活的鲜活感觉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营养。 孔维克画路较宽,从人物本身及其画面配景看,从画面技巧看无论工笔手法还是写意技法,他均能驾驭自如;从题材看,无论是古典题材还是现代题材,抑或农村或城市题材,也无论是大型题材还是抒情小品,他都找到合适的语言去表现;他既能画大画如《白英点泉》(10米×3米)《孔子与弟子72贤图》(2.5米×5.4米)《公车上书》(2米×2米),也能画盈尺册页、扇面,还出版过扇面画集。 先后在北京、深圳、日本、新加坡、台湾、美国、韩国、奥地利、法国、德国等举办作品联展,在北京、曲阜、济南、澳大利亚、新西兰举办个人画展。 出版有《孔维克画集》《孔维克画辑》《孔维克扇面集》《孔维克古典人物画集》《孔维克书法集》《孔维克作品评论集》《孔维克艺术文集》等画集和文集15种。 孔维克参与策划或具体实施了山东所有的重大美术展事、学术研讨及公益美术活动。山东美术近20年来的发展和繁荣均与其具体的工作分不开。同时他还主编了《山东美术通讯》和大量画集、画册,策划并组织了历年来的山东美术创作培训等教学活动。 孔维克作品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