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相信在很多70后和80后的心目中,这句话并不陌生。还记得在小的时候,很多人就是拿这句话作为对暗号的暗语。近几年来,随着《林海雪原》的问世和《智取威虎山》的普及,这句话的出处,以及故事当中的主人公杨子荣,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山东牟平县人。1929年,因为胶东地区军阀混战,12岁的杨子荣被母亲送到安东的父亲身边,在那里念了两年书。但是之后的日子里,因为生计问题,杨子荣被迫外出打工,先是在姐姐待的缫丝厂打了两年工,后来又去当船工和矿工。1938年的时候,在鞍山千山采矿的他,因为实在看不过当时的日本监工鞭打同事,一气之下夺过鞭子朝前者的身上开始招呼,虽然是出了一口恶气,但是这矿工的工作也算是做到头了。 机缘巧合下,杨子荣在1945年的时候加入八路军,被编入胶东海军支队。从炊事员做到战士,后来一步步在剿匪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屡次获得嘉奖。我们现在最了解的,包括也是杨子荣最知名的一次剿匪行动,就是活捉了当时国民党保安旅长、牡丹江一带的匪首“座山雕”,成为了书中和影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因为这次行动,杨子荣事后被记了一次三等功,而且被誉为“特级侦察英雄”。 因为一系列的突出表现,当时的上级下达给杨子荣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剿灭另一波由郑三炮领导的土匪。可惜的是,在此后协商过程中,因为郑三炮迟迟没有投降的意愿,导致最后双方拔枪相向,交火过程中,因为杨子荣的手枪意外失灵,被土匪击中,中弹身亡,时年30岁。去世之后,经上级安排,杨子荣的遗体被安葬在海林县烈士陵园。后来,政府又在当地建立杨子荣纪念馆。 对于杨子荣的牺牲,部队有心去查,可因为土匪人数众多,究竟是谁打死的杨子荣已经很难查清,或许罪魁祸首也已经在混战中身亡也未可知。直到20多年之后,在当年剿匪的一个村落,一个叫孟同春的村民才找到当地的政府,主动坦承是自己当年开了最后一枪打死的杨子荣。不过,当时他并不是土匪之中的人,也不知道对方是杨子荣,而只不过混乱当中的自保行为。可后来,活下来的土匪却告诉他对方的真实身份,也正因为此,在过去20多年里,他时时刻刻被此事所自责,如今实在按捺不住,所以站出来说明真相。 因为孟同春态度诚恳,所以在经过法律的审判之后,孟同春仅仅被判了八年有期徒刑,并没有过多的惩戒,后来他出狱后活到八十岁方才离开人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