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跳槽了。”
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突然跟我说要辞职来广州发展。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追求稳定工作的人,听说他要跳槽,我特别吃惊。
毕业的时候,我们都想找一份工资高又轻松的工作。在我看来,朋友从事的公务员岗位薪水不低,干的活又比较轻松,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恰恰相反,朋友却觉得我的工作更自由,可以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好像,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的高大上的工作。朋友说,他很不甘心,明明是班里那么优秀的学生,怎么混得比那些差生还要糟糕。
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大家的处境似乎都差不多。一晃三年多过去了,差距逐渐显露出来,有的人升职加薪,有人创业当老板,有人跳槽去了更好的公司,貌似只有他自己一直停留在原地。
他想改变这样困境,就想到了跳槽。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企图通过跳槽来改变自己的困境,特别是90后这个群体。根智联招聘网发布的《2017春季人才流动报告》显示,跳槽的白领中最多的是90后,投简数量占比为45.6%。
(来源:智联招聘)
跳槽能改变困境?
但是,跳槽之后,真的能改变我们所不满的现状吗?
我觉得未必,跟大家再分享一个例子。
我在加入理财巴士团队之前,曾在一家文创公司工作。那个时候,我跟一个写文案的小姐姐很要好。那位同事人缘不错,不过她的职场生涯很是坎坷。
原先那位小姐姐是在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她自己也蛮喜欢小孩子的。但是老师这份工作并不只是和小孩子打交道,还有家长以及学校的领导和同事。尤其是在跟家长们进行沟通工作时,经常会令她感到非常困扰,因为很难一一去满足家长们的要求。有时候学生做错事,她批评了学生,反倒引来家长的责骂,甚至闹到了教务处。
她不堪忍受教师的工作,便辞职了,之后转行去报社当撰稿记者。那家报社在三四线城市,工作虽然跟教师一样稳定,但薪水不多。转正后的工资远远低于之前那份工作的薪资,可是要干的活并不比之前轻松。有时候还得自己跑出去采编,找新闻素材,三餐经常不按点吃,结果把自己的胃给折腾了。
工作不怎么赚钱还搭上了健康,实在是亏本,她又决定不干了。没过多久,经熟人介绍,她进入文创公司当任文案的职务。虽然她也不是很喜欢那份工作,但薪水很吸引人,几乎翻了一倍。然而,这份高薪工作也没让她兴奋多久。
她几乎每天都加班,甚至有时会熬到深夜。辛辛苦苦做出的成果,还不一定被认可,原本定好的方案,可能一觉醒来就被客户退回来重新修改。长期熬夜,再加上焦虑,她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
我从文创公司离职后,不久她也办理离职手续,听说是回家休养了。
频繁跳槽,反而让那位小姐姐愈来愈陷入了困境。
我觉得,不是跳槽没办法改变我们的现状,而是很多时候我们过于盲目地选择跳槽。很可能,你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的问题,没有想好自己想要什么。很可能,你是因为能力不足无法提高工作效益,或是不喜欢目前的工作,想通过换一份工作来逃避问题。
而盲目跳槽,可能会导致我们走上更多的弯路。我们会感到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焦虑,不知道还能不能跳到更好的平台,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
因此,跳槽之前,你得首先问问自己喜欢做什么、究竟想要什么,再去行动。
选择“钱途”还是“前途”?
如果下定决心要跳槽,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大部分人想要跳槽,更多的是想借此来发展自己的“钱途”或者“前途”。
“钱途”,顾名思义,就是薪酬待遇。绝大多数人选择跳槽,主要是奔着钱去的,这是人的本性。谁不想赚多点钱呢!现在的房子、车子、养孩子……哪样不得花钱呢?再不赚多点,就要面临中年危机了。到时候,我们拿什么来应对金钱的压力?
然而,比起“钱途”,我觉得“前途”更重要。也就是,我们个人的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职场的发展空间。跳槽,应该是让你的发展步调与职业规划不断磨合和匹配的过程。换而言之,就是到另一个平台发展自己,让自己更好地在职场成长。
一般来说,前途的发展往往会伴随着钱途的增长。但如果一开始就只看钱,可能会使自己束缚在一个没有前景的岗位或平台。所以,直奔着钱去跳槽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上面提到的小姐姐在选择文案这份工作时,就是因为薪酬高而忽略了自己本身。她还没弄清楚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就跳槽到自己不熟悉的行业,最后惨淡收场。
当然,我们跳槽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不考虑薪资的因素,毕竟我们没有理由跟钱过不去。我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考虑未来的发展,急功近利是走不远。
我还想提醒大家,跳槽不仅仅是工作上的变动,还会对我们社保、医保产生影响。比如说,跳槽期间,社保中断后是不能使用医保卡的。另外,部分城市规定至少需要连续缴纳5年的社保才能取得购房资格。如果跳槽到别的城市,可能会对你在该城市贷款买车买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跳槽也有很大的风险,要慎重考虑。
最后我想八卦一下,出来工作多年了,你有跳槽过吗?现在状况如何?我们的留言区,期待你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