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用谐振能节电秘诀(五)

 科迷4 2018-09-15

应用谐振能节电秘诀(五)

 

4.1.2.3 《直流节电器》发明意义[3]

1)在当代推广新能源电动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行程短,二是成本高。

2)《直流节电器》将电能增大2-3倍,在电动车中应用,可称为“谐振能电动车”。

3)太阳能电动车利用谐振能,就会加速汽车的更新换代,推动各行业发展。

注意:《直流节电器》的逆变器输出必须是中高频率,全正弦波交流电。    

4.2  怎样应用谐振节电器秘诀?

4.2.1  电感负载节电新发展:节电可适当串联电抗和电容器(当代称滤波器),电容器与电网相隔离,节电效果为:负载节电+线路节电。因为对及户有好处,推动节电的发展。

4.2.2 阻性负载节电:为低频率节电成本高,体积大,节电方法略。下面探讨利扣高频率的节电方法。电感负载增大感抗节电计算计算例题:谐振双回路谐振加热器。

电源220伏,变频器输出300-400伏,频率2000HZ,变压输入端220-300伏,输出端电压220伏,主加热器2000瓦电热水器,副加热器1000瓦,求节电效果?

1) 双回路谐振串联节电试验电路图:

 

 

 

 

 

 

 

 

 

 

 

2)节电计算:利用副加热器隔离电网,经计算实际消耗有功功率为300瓦左右。

有副加热器节电有保证,但效果小,变频率器或其它方法能隔离,尽量不应用。

3)无节电装置:①负载电流:2000÷220=9.1安。总阻抗:24.18欧姆。功率因数为1.0。④视在功率=有功功率=2000瓦。

4) 串联电抗器和无电容器节电计算:①感抗与阻抗比3/1X=24.18×3=72.5欧姆。总阻抗:76.43欧姆。功率因数:COSΦ=24.18÷76.43=0.32总电流:I=220÷76.43=2.88安。有功电流:IP=2.88×0.32=0.92安。有功功率:P=220×2.88×0.32=203瓦。

5)利用谐振公式计算:串联电抗把阻性负载变为感性负载,利用谐振能节电。

①谐振总阻抗:Z2=220÷0.92=239欧姆。谐振感抗: 237欧姆。谐振品质因数:Q2=237÷24.18=9.8谐振总电流:I2=9.8×0.92=9.0安。有功功率:P2=IP2R=9.02×24.18=1958瓦。有功功率对比:1958÷203=9.6倍。

⑦谐振前后对比:谐振后加热器合计:1958+300=2258瓦,去误差按2000瓦计算。

谐振前:203+300=503瓦。2000÷503=3.97,再去掉想不到误差按3.0倍计算。

注:计算例题是研究节电器的参考,各参数需要调整,但电能增大2倍左右是会实现的。做试验时功率因数:在变压器输入端测量,不能在变频器输入端测量。

4.2.3  电磁炉、微波炉、电取暖炉等节电方法:变频器输出全正弦波,无补偿电容器。

1)应用变频器输出中高频率交流电,在三极管中电磁振荡增大电能,节电效果小。

2)在变频器输出端,串联较大电抗器和电容器可成倍增加电能,节电效果大。

4.2.4 中小企业节电方法。中小企业节电,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变压器,节电方法如下:

1) 建立自己独立的小电网:利用较大的变压器,从大电网输入电能。变压器输出电能接入同步电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这样发电机输出的电能与大电网相隔离。

2) 收费电能表安装在变压器的输入端。与发电机输出的电网无联系。

3) 在小电网中的负载:利用正常无功补偿节电,不要求负载做功增大。

4) 在变压器输出端:可串联较大的电抗器和电容器,增大电能12倍。

4.2.5 大电网节电方法:阻抗增大输出减少,应用谐振增大,保持输出功率不变。

1 对用电单位变压器的输入端,都串联较大的电抗器和电容器,减小输出的总电流。

2) 安装电容器产生谐振能,保持输出电能大小不变,输出电增大12倍。

4.2.6  发电单位增大电能:阻抗增大输出减少,应用谐振增大,保持输出功率不变。

1)在输出变压器的输出端,串联适当的电抗器和电容器增大电能,降低发电成本。

1)在用电单位利用串联电抗器和电容器(滤波器)会节电,供电部位就会增大电能。

4.3 串联电抗器和电容器增大电能案例:

4.3.1 当代推广的节能灯,就是输出串产电抗和电容器,节约电能的。

1)节能灯电路图:

                    

2由参数知LED节能灯是白炽灯8-10倍效率 ,来自到网页。

3)如果把节能灯功率 放大10100倍,应用面很广泛。

4.3.2  串联谐振电能增大试验:电能输出增大10倍之谜[4]

1)试验的元件:2000伏安变压器,多功能电表,电抗器,调压器(调整感抗),电容器(可调),电阻炉1500瓦。

2)试验结果:因为电源电压不变,负载阻抗增大,输出电能不会增大。但因没有隔离产生反流,所以在输入端测量电流同时增大。输出增大规律符合谐振通信定律。

电容器00微法,功率因数0.337,电流0.456安,输出功率21.4瓦。

电容器10微法,功率因数0.450,电流0.797安,输出功率63.7瓦。

③ 电容器40微法,功率因数0.903,电流3.100安,输出功率390.0瓦。

电容器50微法,功率因数0.830,电流2.840安,输出功率333.0瓦。

(2)试验输出对比:390÷21.4=18倍。因为输出太小时,空载损耗太大。

     注意:研究节电必须应用谐振能定律和谐振能计算新公式,感抗是阻抗的3倍左右。利用谐振能必须按节电秘诀去做。成功需要100%条件,失败条件只需要1%条件。

          5.0 《电工学》和《电子力学》哪种观点正确?

毛主席说:“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哥白尼关于太阳系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曾经被看作是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艰苦的斗争”。

因为对无功功率认识不相同,产生两种不同的学说,怎样分辨哪种观点正确的呢?没有对比,就分不清是非。在研究中利用以下五种方法对比:

5.1  局部和全局相统一:感抗属于局部,电源和负载属于电路的全局。

5.5.1 《电工学》:1)感抗一半时间消耗电能,一半时间输出电能,瞬时平均功率为瞬间功率代数和的平均值,计算结果为零,感抗不消耗电能。(2)因为感抗不消耗电能,推理无功功率不会做功,起名为“无功功率”。分析方法错误,产生错误的结论。

5.5.2 《电子力学》:1)在感抗输出电能时,电源变成了负载消耗电能,从电路全局看任何时间电源没有增加,负载没有减少,瞬时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绝对值和的平均值,计算结果不等于零,感抗消耗电能。(2)因为感抗消耗电能,所以此功率会做功,应当起名为电磁功率,无功功率不符合物理意义(功率名称不能改)。分析方法正确,结论就正确。

5.2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但试验方法必须是正确的。

5.2.1 《电工学》:试验方法不正确,做不出正确结果。(1)并联谐振电容器直接与电网相通,负载电压不变,所以负载做功大小不变。(2)书中的串联试验:电源、电感、电容器和负载都串联在一个回路中,谐振时灯泡亮度增强,分不清楚能量是从哪来的。

5.2.2 《电子力学》:试验电路电容器与电网钉隔离,就做出电能增大结果。(1)并联谐振:输入电流减小,输出电能增大。(2)串联谐振:输入电流减小,输出电能增大。

5.3 原因与结果相统一:有现象必然有原因,有用处必然有新能量产生。

5.3.1 《电工学》:利用谐振现象,否认谐振能的存在。

1)承认谐振现象特征,电流和电压增大,计算不出增大值。(2)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是电容器的调相作用。如果正确那么负载电流应当减小。实际是负载电流不变或增大。(3)承认无功补偿电容器输出电流,不承认产生电能,没有说明有“内电动势”产生。

5.3.2 《电子力学》:承认谐振现象特征,电流和电压增大,能计算出增大值。(2)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是电容器输出电流,减小电源电流产生的。(3)电容器输出电流,是谐振产生“内电动势”,因为谐振产生新能量,所以才会输出新的电流。

5.4 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电流是由电子运动产生的,属于力学范围。

5.4.1 《电工学》:宏观与微观相矛盾:(1)微观对感抗做功,称无功功率,与宏观对重力做功称保守功率相矛盾。(2)共振产生能量,与微观谐振不产生能量相矛盾。(3)宏观重力会做功与微观无功功率不做功相矛盾。

5.4.2 《电子力学》:(1)微观对感抗做功,称电磁功率与宏观保守功率相同。(2)共振与谐振都属于物理现象,都有能量产生。(3)电磁功率与保守功率都能做功。

5.5 强电与弱电相统一:调谐电路输出增大上百倍,与无功补偿负载增大原理相同。

5.5.1 《电工学》:强电与弱电不统一:(1)强电把有功功率当成总电能,有功率因数的提法,弱电视在功率当成总电能,没有功率因数。(2)弱电谐振输出比不谐振增大上百倍。强电无功补偿属于广义电路谐振,负载做功大小不变,无功补偿负载没有节电效果。

5.5.2 《电子力学》:(1)按物理意义强电与弱电都把视在功率当成总电能。强电计量按有功功率计算,是因为无功功率成本低,不收费或少收费是合理的。(2)谐振特征是一样的,电路谐振时负载做增会增大,与调谐电路具有选择信号能力相同。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电子力学》比《电工学》正确,对节电有好处,后来者居上!

本文章作者:《电磁兼容产生新能量---谐振能2018年获得《全国学术科研大赛》研究生论文组国家级一等奖。其原因是在无功补偿中,发现负载做功增大一倍多奇迹,从书中找不到答案,电工权威不相信不研究,所以没有正确答案,称为“世界节电之谜”。

因为作者是研究和做节电工作的,在节电试验中做出同样现象。电源输出的电流减小,负载做功增大,发现谐振能是世界领先,所以获得研究生论文组国家级一等奖。

世界节电新学说已经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有新发现、新发明、新定律、新公式。还有电能增大案例+六个增大照片+计算增大结果+国家专利=《电子力学》。

20166月《电子力学》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得到读者好评。如果做教课书,就会培养无数的节电人才,开展世界节电竞赛,推动节电的大发展!

中国发现谐振能和发明《谐振节电器》,做出电能增大奇迹,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作者曾海,编写的文章:《第一台“谐振扩电器”在中国诞生》,2009在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今日科苑》杂志,12期发表,53-54页。

[2]作者曾凡昌、黄有银编写的文章:《推广谐振节电器是解决能源环保的关键》,2014年发表在《电力科技三角洲》杂志第4期,“科技与探讨”栏目,第115-118页。

[3]作者:曾凡昌、黄有银,编写的文章:《电子力学》是《电工学》的新发展】,201612期发表在山东科学技术厅主办的《科技信息》杂志,“科教视野”栏目,第93页,下数23-42行。

[4]作者:曾凡昌、黄有银、丁昌盛、何元宗、曾海编著:世界节电新学说《电子力学》20166月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世界发行,书号:ISBN-77049-9-7G平装,第十章第五节156页。

 

作者:黄有银,男,19387月出生,1965年大学本科毕业,教授级高工,亿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获得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人民日报、中国百佳绿色财智人物和中国专利杂志“五项奖”。

2018-05-10获得《全国学术论文大赛》研究生论文组国家级一等奖。

作者:曾凡昌, 男, 19412月出生,籍贯:辽宁省辽阳县河栏乡,19618月中专毕业,

单位:鞍钢弓长岭矿业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工基础理论,节电技术。《电子力学》主编辑。

2018-05-10获得《全国学术论文大赛》研究生论文组国家级一等奖。

通信地址: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团山街头道沟委16-4-4,邮编111008,手机:15041905545

作者:曾 海,男,19774月出生,1995年大学本科毕业,工程师,鞍钢弓长岭矿业公司

车间党支部书记。2018-05-10获得《全国学术论文大赛》研究生论文组国家级一等奖。

 

2018-09-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