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老師說丨誌公禪師與『十二時頌』(十一) 半夜子——心住無生,即是生死根本 半夜子。
心住無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屬有無。
用時便用無文字。
祖師言。外邊事。
識取起時還不是。
作意搜求實沒蹤。
生死魔來任相試。 「半夜子,心住無生即生死。」,如果你存着一個不生不滅的想法,那便是生死的根本。再說,你正睡到半夜,一顆原子彈丟下來,或者地震來了,一下壓死了,怎麼樣?!怎麽樣就怎麼樣,就這樣了嘛! 「生死何曾屬有無,用時便用無文字」。生死不要你去了,說有說無都是戲,生死中的種種變化現象,都是心的作用,生生滅滅;一切語言文字只不過是種象徵而已,豈是實在! 孔子在易經告訴我們:「明乎晝夜之道則智」,你懂了白天、黑夜這層交替變換的道理,你就知道生死是怎麼回事。中國文化的老功臣大禹也說:「生則寄也,死則歸也」。生命如同住旅館一般,死了,就回家了;回家了,以後再出來玩玩,你看我們老祖宗這兩句話,講的多清楚。所以,大禹王治水,能夠為天下造如此廣大的功德,並非偶然,他也是有成就的修行人。 「祖師言,外邊事」,佛菩薩和祖師們所講的這些無上甚深微妙法,都是「空」話,應自會本心,不事外求。「識取起時還不是」,縱使你認得了一個什麼的,認為是道,那已經錯了。 「作意搜求實沒蹤,生死魔來任相試」,不要再尋尋覓覓了,只此一念,要有就有,要空就空,任意自在,你說人死時痛苦極了,哎唷!哎唷!難過得緊,算了吧!這又怎麼樣呢?!你那個知道自己痛苦的,並不痛不動啊! ——恭錄:南公懷瑾先生講述《誌公禪師與『十二時頌』》 (待續) 南老師說丨誌公禪師與『十二時頌』 (連載閲讀 ⇩ ⇩) 平旦寅——睡醒的那一下,就是修道起始處 日出卯——弄巧反成拙,直心是道場! 食時辰——無明的這一念,也就是成佛的這一念 禺中巳——無智亦無得,莫向心頭安了義 日南午——身心當中,自自然然有個無相之法身 日昳未——應用不離聲色中,雖在塵世不爲世法所困 晡時申——長在人間不在世,人到無求品自高 日入酉——離本心而外覓道,也就愈覓愈遠了! 黃昏戌——此岸即彼岸,是名波羅密 人定亥——勇猛精進也會成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