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穴位是阴包穴 都有谁答对了呢 阴包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阴为阳之对,内属阴,包通“胞”,在此指膀胱和子宫,此穴在大腿内侧,主治膀胱和子宫疾患,故名阴包。 【腧穴释义】 阴包。阴,水也。包,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气及足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阴胞名意与阴包同。 【取穴位置】 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大收肌。皮肤由股内侧皮神经分布。皮肤薄,皮下组织结构疏松。大隐静脉由股骨内侧髁的后方渐行于大腿前内侧。针由皮肤、皮下筋膜于大隐静脉外侧,穿深筋膜,于缝匠肌内侧入内收肌。在缝匠肌的深肌,有股动脉、股静脉与隐神经从股腘管下口入腘窝。缝匠肌由股神经支配,内收肌由闭孔神经支配。 【功能主治】 功能:利尿通淋、调经水、理下焦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盆腔炎,遗尿,小便不利。其他疾病:腰腿痛,骶髂关节炎,腰肌劳损,腹股沟淋巴结炎。 【穴位配伍】 阴包穴配交信穴治月经不调; 阴包穴配关元穴、肾俞穴治气虚不固之遗尿; 阴包穴配箕门穴、足五里穴、血海穴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阴包穴配气海穴、中极穴、肾俞穴,有补肾益气,固摄膀胱的作用,主治遗尿; 阴包穴配关元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有活血通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 【刺灸法】 直刺1.0~1.5寸,局部酸胀,可向周围放散。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多用阴包穴治疗痛经、尿失禁、腰骶神经痛等。 每日一猜: “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猜一穴位。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点左右在留言处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为您揭秘~ 欢迎大家在留言处留下评论,一起讨论~ 精彩回顾 4.国医大师告诉你,按这里、防中风,快告诉你的父母,让他们常按按吧! 5.血栓当天会向你发送6个暗号,收到1个就能救命!为家人看一眼 ⊙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