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清逸《苦笋帖》 潘向黎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8-09-15

千古清逸《苦笋帖》  

潘向黎

 

    终是读书少的罪过,很长时间里,说到怀素,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草书。再无别事。怀素确实是以草书闻名的,特别是狂草,后来读到“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这是李白对他的赞美——这才知道他是僧。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这是世人对他的评价。那字,想必自然是好的了。

  初见面,我并不知道它是《苦笋帖》,我只是那样懵懂地蓦然相对。是狂草,但不见张狂诡异,而是一片清逸,浑然天成。这就是那著名的十四个字了:“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是怀素!大惊失色地回家,心头撞鹿而装作若无其事地翻查怀素的生平。怀素,唐代僧人。生于725年,卒于785年。字藏真,湖南长沙人。他俗姓钱,自幼出了家。据陆羽在《僧怀素传》中的描写,是一位性情中人:“怀素疏放,不拘细行。万缘皆缪,心自得之。于是饮酒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穿。”

  怀素不但这样闭门苦练,而且远游拜师切磋。他在京城长安见到了大书法家张旭、颜真卿、邬彤等人,获益良多,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奠定了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到今天姓名不灭。像我原先那样,听到怀素就想到草书,作为书法家的怀素可能不以为忤,反而哈哈大笑呢。

  《苦笋帖》是一封信。历来都解释为怀素向人要茶,可起初我有点疑惑,这怎么听着像是请人家来分享苦笋和茶呢?如果是要人家送来,怎么会说“异常佳”? 几次闲谈之间,有几位作家也这样看。但是后来揣摩之后,认定还是向人家要茶。大概此前对方来过信或捎来过话,说手头有苦笋和茶,不知道你需不需要,找个时间给你送来。怀素的回信干脆得没有一句废话,甚至没有一个废字——苦笋和茶?太好了!你快送来吧。怀素。(为了表示敬意,我也只用十四个字来译成白话。)

  《苦笋帖》之所以是稀世瑰宝,有三个原因。第一,它是书法珍品,虽然幅短字少(25.1厘米,宽12厘米),但却是怀素最为可靠的真迹。现在藏于上海博物馆。第二,这是现存最早的与茶有关的佛门手札,侧面反映了唐代茶文化和佛教的关系(僧人禅师和文人雅士是推动茶饮之风的两大主力)。第三,这也是茶文化史的无价之宝,它告诉我们怀素是那么爱茶、懂茶、渴望得到好茶,反映了唐代茶文化的氛围。

  那是怎样的氛围呢?唐人封演写的《封氏见闻录》中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降魔禅师,大行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学禅打坐,需要驱除睡意,茶叶不但可以帮助提神,而且有清心寡欲的助益。而且由于《茶经》得流传等原因,民间也是“茶道大行”。就在怀素身边,也有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是怀素的长辈,有诗为证,《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他称怀素为外甥。这位钱起是位茗人,诗中常常飘荡着茶香,其中有一首相当有名,堪称茶诗的佳作——“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因此可见,怀素的修行和交游环境中,茶的氛围十分浓厚。

  这样的氛围,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法,这样的性情,这难得的几个要素聚到一起。茶香氤氲,茶烟变幻,勃勃的生机在流转,有一件事要发生。终于,某一天,他的一个朋友,要送苦笋和茶给怀素,怀素一兴奋,千古流传的《苦笋帖》就在他腕底流泻而成。点化这个朋友,促成这种机缘的,是碧绿喷香的新茶?还是看似无情的上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