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成本 穷人思维里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没有时间成本的意识,或者说愿意拿时间去换取收益,但是往往忽略了收益是否划算。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讲,一个人如果越缺什么,就会越重视什么,相反的,越不缺什么就越不重视什么。 举个例子就很好理解这句话了:一般年纪比较大的人都会比较注重养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年轻人一般都不太重视健康问题。 回到时间成本的概念,一般穷人思维都不重视时间的付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相比较金钱来说,时间很多。但是这往往是最大的误区,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所有有钱没钱和有没有时间是没关系的,只不过是你没有让你的时间发挥应有的价值。 再举个例子:当你想去肯德基点一份套餐的时候,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队,这时你会怎么选择呢?我想如果你没有急事的话,应该是会选择排队。那么当你排了30分钟排到前面的时候,有一个人原因出100块,让你把位子让给他,你会让吗? 我想一定是有人会愿意让位,然后自己再重新排的。我们简单算一笔账,假如你的月薪是5000,每月22天班,每天8小时,那么每小时的薪资是30元左右,现在半小时就赚了100块,肯定是值的。 那出钱的那个人是不是傻呢,其实未必,同样的计算方法,只要他的半小时时间成本超过100块,他就是赚的,因为他用了更少的支出赚了半小时时间。 2、沉没成本 我们先来回忆下有没有经历过以下这些情况:
所以沉没成本的意思就是不管最终结果怎样,钱已经花了,成本已经产生了。如果钱花的值,当然没问题,如果不值,那么在这个时候“穷人思维”就会想要补救,但如果仔细想下,其实是损失的更多。比如上面第一的情况:不仅花了钱,还让自己心情不好。 关于上面买鞋的例子还有几个有趣的定律。 不甘心定律:如果买的不合脚鞋子越贵,你尝试再试穿的次数就会越多(受罪的次数也就越多); 侥幸定律:多次试穿后确定穿不了,但是你也不会扔掉,而且鞋子越贵,它在家里占地方的时间就会越久; 绝望定律:不管这双占地方的鞋子被保留了多久,最终都会被扔掉。 那么为什么不早扔掉,也不会占地方,心里也早点清净。 在这点上,富人思维就刚好相反:花钱要么为了挣更多的钱,要么是为了享受,如果都不是,就别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3、目标导向思维 还是一样,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某商场做促销:原价300/200/100元的被子现在统一售价150元,但是3种被子的规格大小是不一样的。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呢? 典型的穷人思维是会选最大的,因为优惠力度最大,也就是会认为占的便宜最大。但是非穷人思维会选择最合适的,也就是按需求目标做出选择。 这就是目标导向思维,它是一个逆向的过程。先确定目标结果,再倒推条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先确定有什么再推导能做什么。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改变“穷人思维”的几点建议:
关注朽木说,查看更多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