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寂静的木桥

 棋中王 2018-09-15

    雷有德

    瓦蓝瓦蓝的天幕,有几朵葫芦状的白云在游移,天高云轻,风和日暖。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潺潺流淌。河水流过静美的原野,原野上长满野草野花。河水流过静朴的村庄,村庄有田园、屋舍、果树和山峦,还有过河的木桥。河边沙白的乡间小路,曲曲折折地伸向远方……

    这是我梦中的故乡。在黄梅深山,就铺陈着这样一幅古老的画卷,一处待在深闺人未识的村庄。

    沿龙坪水库北上,一行人跟我探寻静谧的故乡。转过洪楼观澜亭,大家忽然眼眸一亮,故乡的记忆被猛然唤醒:五祖寺所在的东山如凤凰展翅,西边莲苞尖如莲花待放,北山是紫云佛国。崇山峻岭中,村边一条河流在山谷缓缓流淌。

    噢,木桥。

    古朴澄净的世外仙乡,“人家尽枕河”。小河边,村庄背衬青山,绿树掩映,石阶黑瓦。偶有留守老人使用柴火土灶,便见一两户袅袅上升的炊烟。山林里金黄的松毛铺满一地,没有人捡拾,就连垸里红红的柿子、金黄的橘子压弯了枝丫,也无人采摘。宁静的村庄路不拾遗,静得能听见墙缝泥土的剥落,听到树上黄叶着地的絮响。

    山边,一群黄牛在放养,那是回乡创业青年合作社的。母牛哞叫一声,细牛儿不声不响地从林间钻出。母牛见牛儿回到身边,又低头吃草。成群的鸡在村头觅食。黄狗大约见惯了游客,欢迎似的吠了一噪,转头去扑捉芦花鸡,吓得一群鸡咯咯地叫着往篱笆里飞。主人穿着有点发白的中山装,慢悠悠地出来哈哧一声,村头又归于平静。木桥呢?

    老人用下巴翘向河水,手一指。

    河心一处大石礅上,两根硕大的石条嵌在正中,两头差好大一截,不见有树木或石条连岸。石头桥?断桥?

    老人说,早先是用几根圆木从两岸搭向河心石条的。当年,刘邓大军就是沿着蕲黄古道从这桥上过,大军过木桥,那得几天几夜啊。多年后的一场大雨,山洪冲走了两边的木桥,只留下河心的石礅石条。再后来,古道慢慢荒废,改在别处修有过车的大石拱桥。

    没有木桥的村庄仍叫木桥村,亦如没有多少青壮年在家的村庄仍然叫村庄。

    秋日的河水不深,河床裸露着大片黄褐色的鹅卵石。坚实的石礅上长满墨绿的青苔,旁边长满蓼草。水湄开着一丛一丛的野花,认得出的有狗尾花、牵牛花、金佛草。河水像明净的玻璃那样纤尘无染,看得见小鱼在水洼悠闲地游来游去,让人的心情也明澈起来。小河像一群欢快的少年,无忧无虑地在奔跑、在歌唱。美丽的木桥河,一路拍打圆滑的鹅卵石,撩开伸进水里的各种植物的根须,流动着曼妙的旋律。想起小时候听读书人侃古呐:从前有一个美丽的村庄,村庄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里鱼虾成群,村里的人每天要到河里挑水……

    噢,木桥村不正是这样的村庄么。

    沿河而行,我们寻找河的源头。小河恬静地徜徉在两岸花草之间,岸边有数株红枫树、银杏树,深秋里涂满橙红、纯黄,叶子慢慢飘落在河面上,像是下了太阳雨。河畔蜿蜒着白墙黑瓦,是一片明清风格的村舍建筑。稻谷满畈,田野铺满金黄。连接木桥的古道,隐隐约约通向山那边。我们是从乡间小道走出来的,城里人两代或几代以前都是从乡间小道走出来的,都有天生的亲切感。同行的老“户外”说,古道那边是两县交界,有石门楼,立有蕲春与黄梅的界碑。黄梅这边的莲苞尖,山林里有明朝建的墨庄书院,还有石姓家庙梅源寺。几百年前,古道竹林深处,书声琅琅,石姓一门四代进士,秀才一串,想必本地耕读传家、尊师重教,源自书院的遗风。

    噢,远离尘世纷扰的木桥。

    青山巍巍,山道崎岖。几层楼高的大石头,扁圆的叫灯笼石,鱼形的叫木鱼石,还有仙人下棋石。间或几只鸟叫,似闻古道樵夫唱歌,茶马叮当。翻过石梯栈道,山的转弯处有开着许多黄白色花儿的芭茅。山里芭茅常见,但没想到的是,深山木桥河湾的湿地,竟如江边长满了大片大片的芦荻。远看,芦荻的底层像是厚厚的绿床,荻花像是床上铺的一层棉絮,白花花的棉絮上面又牵织了紫红色的絮经,所以是大片紫白色的芦荻花。细看每一枝,荻花如尖尖的帆篷形状,迎风张扬着一支支紫白色旗帜,开得茂密,开得轰轰烈烈。想起白居易“枫叶荻花秋瑟瑟”,这里却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心中对美丽故乡的记忆,在木桥河边重现。漫坡漫谷的芦荻花,在水一方,如雪如霜一般洁白,默默坚守自己的一方净土,那样朴实,又那样温暖,像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凝聚在一起就是这般浩浩荡荡。

    噢,静谧的木桥。

    木桥河流的源头,是老祖寺所在的紫云山。泉溪一路汇聚细流,从无数个级差落下来,就有无数个大小不同的瀑布。我们来到高高的观瀑亭,远望木桥的乌龙潭,大的瀑布共有三级。

    一级瀑布要从观瀑亭下的大岩石缝隙通过。两块天然大石头交错成三角形门洞,像是桃花源入口,人进洞里,别有洞天。深秋里河草没有霜白,依然翠绿着。琼林仙竹,古藤森森,泉流清清。几米宽的梯形瀑布从天而降,形成流动的白珠帘。若有猕猴沐浴,定然选此妙处。我们一行人中,有美女忘形于仙帘,湿了鞋袜。

    通向二级瀑布有古老原始的桥梁。呵,真的有木桥。三根圆木扎拢,丈把长,走上去不怎么晃悠。瀑布分两股,银练高挂,绝壁飞泉。往下汇拢一处,砸在一块圆石上,散珠溅玉,故总也砸不出深潭,此处适宜蛟龙盆浴。潭不在深,有龙则灵。往潭下看,分明有一条乌龙状黑影,在回环的潭水中扭动翻转,活灵活现。传说龙潭收去了一位书生,书生坟上长出一棵大樟树,做成三尊菩萨供在附近三座庙里,百姓求雨很是灵验。瀑布口有浅石,大家搀扶着踏石过潭。阳光照在潭水上,光波荡漾,水流淌,阳光亦流淌,能让人拍出八仙过海的景象。

    第三级瀑布在密林深处。木桥河的源头像是从草丛中溢出,水的落差就像锅铲洒油。要想近看,还得过一道木桥。这第二道木桥只有两根圆木散搭于两岸,树梢不过小碗口粗,且未扎拢,走在上面刷跳刷跳的,胆小、不善平衡的人,走上去颤颤巍巍,极易掉下河里去。一行人只能作罢,看着河源消失在原始森林的拐弯处。

    噢,日夜有蛟龙翻腾轰隆隆回响的木桥。

    夕阳中,河水像洁白的绸带飘动在河谷的绿色长廊。纯净的晚霞里,大雁归来,一行又一行。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木桥的古朴、自然、静谧,勾起多少人的乡愁啊,它是游子的精神家园,是黄梅的小桥、流水、人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