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5年,陕西一农民挖到一批国宝,却因此揭开了古代官场的诉讼制

 老徐趣读历史 2021-04-20

1975年,陕西一农民挖到一批国宝,却因此揭开了古代官场的诉讼制

文 | 韦爵爷

1975年,陕西一农民挖到一批国宝,却因此揭开了古代官场的诉讼制

1975年的时候,陕西的一个农民在劳作的时候,无意间挖到了一批青铜器,经考古专家鉴定后发现,这些都是西周时期的珍贵青铜器,堪称国宝级文物,其中还包括著名的 “裘卫四器”。

之所以说它们珍贵,是因为这批青铜器上面所刻的铭文相当特别,这上面竟然记载了一件古代时候的土地官司。因为就是这场土地官司,使裘卫十分得意,所以才命人刻在了他所铸造的一件青铜鼎内壁上,就是大名鼎鼎的五祀卫鼎,这只青铜鼎高约三十六厘米、口径约三十四厘米,鼎深约二十厘米,重约十一公斤,上面有两只耳朵,下面有三只脚,鼎内壁上刻着二百余字的铭文。

1975年,陕西一农民挖到一批国宝,却因此揭开了古代官场的诉讼制

铭文上记载着恭王五年,裘卫和邦君厉在买卖土地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故事是这样的:裘卫承包了一个官府的工程,因为需要占用到邦君厉的部分土地,于是事先跟他达成了口头约定。邦君厉原本答应出让那些土地,但是到了工程开始要施工的时候,却突然反悔了,这使得裘卫的工程不能正常开展了,于是裘卫只能向当时比较有名望的五位王公大臣去控诉,他要告邦君厉违反协议,没有诚信。

并且裘卫还请了三司一起来审理此事,这里的三司指的是司土、司马、司工三个部门。其中司土指的是管理国家的土地和人们的教化事宜的部门,用来保证社会稳定;而司马主要管理国家的的军政事务,这些在《周礼》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1975年,陕西一农民挖到一批国宝,却因此揭开了古代官场的诉讼制

而司工的主要职责史料中倒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从一些零散的文献中依稀可以看出,它是专门管理国家工程的建造方面的。据史书记载,这三个职责部门的的地位在当时是相当高的,所以裘卫请他们和五位王公贵族一起来审理此事,确实能让人更加信服。

经过调查取证后,邦君厉承认了先前同意出让土地后又反悔的事实,于是这件土地诉讼案的结果就以裘卫胜诉而告终。最后,邦君厉认错,并在公堂上立下执行的誓言。后来,五位王公贵族还特地嘱咐三司一定要让邦君厉定下四界,也就是立下字据等证明,这是前秦时期确认土地所有权的一种方式。

1975年,陕西一农民挖到一批国宝,却因此揭开了古代官场的诉讼制

于是,北界到厉的田,东界到散的田,南界到厉的田和政父的田这四块田,邦君厉都出让给了裘卫,并且邦君厉的叔叔和管家还特地开了几桌宴席宴请裘卫和几位王公大臣。

其实小编也不是很理解,这种官司讼诉的事情有什么值得刻到青铜鼎上去呢?实在难以理解古人的价值观,可能裘卫对这件事情十分自豪吧。其实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古人的诉讼官司原来也是如此严谨,三司相当于法庭上的法官,而五位王公大臣相当于陪审团,这对现代学者研究古代的官场诉讼制度有很大的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