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襄阳一破, 南宋告危, 用图文告诉你宋元之战中襄阳为何如此重要

 宋朝遗恨 2018-09-15

今天小编图图给大家讲讲蒙古国攻打南宋的历史,史称为宋蒙之战,也有的说法叫宋元之战。大家都知道,成吉思汗一家打下的蒙古帝国疆域实在太大了,横跨整个亚欧大陆,鼎盛时期的面积达到了近3300万平方公里,这都得益于他所向披靡的骑兵,骑兵走到了哪里,脚下就是蒙古国的领土。借用凯撒说的那句话:“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再合适不过。

古代不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信息流通太慢,这么大个地方根本没办法管理,最终只能走向分裂,分裂后的蒙古帝国被分割成五大汗国。那南宋是哪部分势力灭的呢?最后是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率领蒙古骑兵灭南宋而代之元朝的,也就是说,元朝所在的疆土仅仅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包括忽必烈之前拥有的领土加上灭南宋占领的领土,也有人把整个忽必烈统治下的领土称之为大元汗国,而大元汗国仅仅是前面分裂的五大汗国之一,这里的大元汗国只是和后面说的元朝说法不一样而已,我们更加倾向于称之为元朝)。建立元朝的忽必烈从蒙古国的大汗,成了中国元朝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历史上的宋蒙之战持续了长达44年之久,按照被打败了撤回家来算,前后一共打了三次。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骑兵横扫亚欧大陆仅仅花了二十万的兵力,而攻打南宋陆陆续续投入了上百万的兵力,不仅投入的兵力更多,时间也更长。当时的南宋也并不强大,为什么偏偏攻打南宋废了这么大的劲呢?

根据蒙古秘史中的记载,在成吉思汗扩张领土的时期,蒙古帝国的版图都是随着复仇一路打下来的,当时的南宋和蒙古之间没有什么仇怨,加上中间还有个大金和夏没有被蒙古所灭,成吉思汗在刚刚出征西夏的时候就病死了,在世的时候也没有打过南宋。在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国由于自己内乱了一段时间,战斗力削弱了不少。在灭了金之后迟迟没能灭南宋。攻打南宋的一座城池——襄阳(今湖北襄阳一带)前前后后几十年,最后一次破襄阳就花费了近6年时间。但是襄阳城一破,很快蒙古国的铁骑就南下踏平了中原,消灭了南宋。从地理位置上看,襄阳距离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一带)尚有上千里的路程,为何蒙古国要绕这么远从襄阳开始打呢?又为何仅丢了襄阳一郡,南宋如此就这么不堪一击了呢?

这里不得不说到我们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一条河流了,它就是长江。自古以来长江天堑都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三国时期孙权联合刘备在长江上大败曹操。孙刘以弱胜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南宋的版图基本都处在长江以南,所以对于南宋来说,守住长江一带防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上下两个简要的地形图看,从关中下汉中再到川西一带山脉崎岖,沟壑纵横,很难大规模用兵,西晋就是走的这条路灭的东吴。前蒙古大汗蒙哥就是想效仿西晋的做法来灭南宋,可惜最后失败了,自己还死在了四川。

长江中下游的两淮地区虽然地势平坦,但是和网密布,江面很宽。如果从这里南下必须跨过长江,这里临近南宋的都城,南宋肯定也派有重兵把守,加上蒙古士兵天生是马上的好手但不善水战。如果战事一旦拖得久了形成拉锯战,南宋很有可能会从襄阳派兵,绕到蒙古军队后方,包抄过来。就会与南面的宋军形成犄角之势,危及蒙古的后方,更重要的是危及从蒙古后方运输到前方的粮草,粮草一断,蒙古军就必败无疑了。显然短时间想要跨过长江直捣黄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完成。

我们再来看看上下两图襄阳的地理位置,襄阳正好处于一个地势比较低的位置,南临长江,两边都环山,从南到北,要经过这里;从东到西,也要经过这这里。从襄阳南下,沿荆山(西)、大洪山(东),一路经过荆门到荆州,荆州以南就是广袤的江汉平原,再往南就直临长江的北岸。因为襄阳一破,蒙古人便可长驱直入进入江汉平原,肆虐江汉平原,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又是南宋重要的粮食产区,拿下这里就等于切断了南宋的经济命脉,这里水流平缓,河面也相对较窄,想要渡江进入长江沿线也不再是难事。所以自古以来荆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荆州又以襄阳郡为重中之重。这就是忽必烈要灭南宋死攻襄阳的原因。襄阳战略地位如此重要,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襄阳郡一破南宋很快就灭亡了。

其实在编者看来,当时的蒙古想要消灭南宋还有走这么一条路可以尝试一下。蒙古军队可以正面大摆架势从长江以北对都城临安做出势佯之势。两军隔江相望,近在咫尺,势必会使南宋派更多的兵力把守,此时的蒙古军队派主要的兵力沿长江以北一路向东从海上坐船沿海而下,包抄到杭州以东的海岸靠海登陆,南宋认为蒙古军队都是靠马上作战,走海路绕后当时的宋朝肯定想不到。一旦这个计划成功了,南宋就会首尾难顾,自乱阵脚。但是这样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散失了骑兵作战和人数上的优势,各种火炮、投石车等攻城器械也很难运输过来,另外打造大量的船只也需要很多的时间。所以这条路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速战速决。但是有时候出其不意,兵行险招,或许能有奇效。但当时的蒙古国并没有选择走这一条路。历史早已发生,这个只作为编者的一种猜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