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价艺术品:因何如此钟爱香港

 天宇楼33 2018-09-15


      香港地区的艺术品拍卖一直以来都被内陆艺术品拍卖视作“风向标”,且由于在时间上,香港地区的拍卖往往要早于内陆,故而每季的春、秋拍也都会成为内陆艺术品市场所重点关注甚至参考的对象。


  截至16年4月底,香港地区的艺术品拍卖只举行了两场大型的春季拍卖,分别是于4月1日举槌的香港苏富比2016年春季拍卖和于4月2日举行的保利香港2016年春季拍卖,虽说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场次上因缺少了中国嘉德(香港)的参与而略有失色,但质量永远比数量重要,两场拍卖会奉献两个亿元拍品的同时,还创下了多个成交纪录。如此佳绩在同一地区、相隔不足一天的时间内完成,难怪有人会眼红到大喊“香港疯了”。


薛广陈 《豆蔻年华》 2012 年布面 油画 50×40cm



  香港不会因为两个亿元拍品的出现就真的疯了,而所谓的疯狂也仅限于被无限放大的天价拍品的成交数字:一个2.36亿港元,一个2.7亿港元,且一家拍卖公司贡献一个纪录的默契举动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的确,这种引发轰动效应的拍卖事件曾在2013年的香港秋季拍卖会中出现过,只不过,彼时的情况略有特殊,因为成交作品均出自同一位艺术家之手,且在价格上也并未有与人预料的增长出现,但这些都不影响其对当时艺术品交易市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效应。


  香港的拍卖故事似乎总有惊人的巧合。2013年的拍卖场景如昨日重现般再度上演于香港的拍卖市场当中,且总是在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至最为关键的拐点期,这不禁会让人在心中发问,“为什么这样的好事儿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


  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就如同中国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品学兼优,样貌出众,同时还有着各种各样的优点,总之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也难怪内陆艺术品拍卖市场会选择唯香港艺术品拍卖市场马首是瞻,且以其作为市场走势的重要参照。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再出发


天价因何如此钟爱香港


  香港艺术品拍卖的兴盛离不开苏富比、佳士得两大拍卖豪强的助推。作为在40年前就已经被海外拍卖公司开发过的艺术荒原,香港在艺术的根基上其实并不牢固,甚至在艺术的生产上也没有任何足以骄傲的基础。完全依赖“艺术进口”的经验模式看似存在诸多的不足和弊端,但香港作为全世界最为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其开放性以及经济自由度远超同区域的任何一个城市。此外,香港还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交易市场,拥有着内陆市场无法比拟的税率优势,这无疑使得香港在经营艺术品方面,比之内陆有着绝对性的优势。


冯斌《夜艳》 2016 丙烯,亚麻布(140 X 180 cm X 2联画)


  一直以来,香港也被看作内陆艺术品拍卖公司进军世界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跳板。从2012年10月中国嘉德(香港)举行首场赴港拍卖会至今,已经有数家内陆艺术品拍卖公司先后在香港设立拍卖公司,北京保利亦于同年入驻香港,成立保利香港拍卖公司。在短短不足4年的时间里,内陆艺术品拍卖公司如保利香港、中国嘉德(香港)者业已成功进入香港艺术拍卖第一阶梯之列,成为继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之后,香港地区最为重要的艺术品拍卖公司。


  内陆拍卖公司的驻港所能带来的不止是拍卖公司数量上的增长,最为重要的则是将内陆丰富的艺术品和藏家资源带到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当中,为香港的艺术品拍卖增添了新的市场血液。内陆艺术资源的注入保证了香港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持续繁荣,同时,越来越多的内陆艺术机构也开始加入到赴港的大潮当中。据统计,香港目前约有200家本地和国际当代与现代艺术画廊,而一年一度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艺术节等国际艺术盛事也纷至沓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公众对艺术文化的认知,为艺术交易市场的持续蓬勃发展打下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