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七年著书让神农架民乐活力焕发!王梦熠:留住来自山野的声音......

 清沁自在 2018-09-15



山村里

歌声悠悠

锣鼓咚咚,唢呐阵阵


王梦熠与玉林班师傅们合奏

流传于民间,行走在田野

穿越百年的神农架民间音乐

曾盛极一时,也近乎绝迹过

如今却在80后女教师王梦熠

《野山清音》

一书中得以集中展示

重新焕发光彩

拿到付梓后的第一本书

这位来自神农架的女生匆匆踏上归程

7月7日,赶着暮色

王梦熠来到邓志义家

她要将7年心血铸就的书籍

亲自送到师傅手中


论文写作:她决心唤醒被遗忘的集体记忆

 王梦熠向师傅们请教神农架道教音乐

 

打火炮、打丧鼓、薅草锣鼓、哭嫁歌、穿号子情歌……自小生活在神农架的王梦熠,总能听到民间乐班演奏的热闹喧天的锣鼓音乐。


“信息的相对闭塞和娱乐项目的匮乏让乡民选择山歌来陶冶性情。”王梦熠说,富有生活气息的民乐造就了神农架人宽容慷慨、热情奔放的性格,也给儿时的她带来了愉悦和欢乐。


2006年,王梦熠高中毕业,随后负笈省城,追逐音乐梦想,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2011年,在她攻读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硕士学位之前,她曾自问:“三年学术生涯,我到底该研究什么?”那时,她脑海中常回荡起家乡的声声锣鼓……


“阳锣鼓、夜锣鼓、花锣鼓被称为神农架的‘三锣鼓’,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但很少有人知道,正是在神农架夜锣鼓歌场中才有汉民族创世史诗《黑暗传》的问世。”王梦熠说,受城市文化潮流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猛烈冲击,广大青少年缺乏对传统民俗的认同感,祖传民歌正出现无人问津、“人才断层”的险局。


神农架的民乐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定型的曲谱和成型的歌本。他们以“嘚、当、嘀、哒、哩、呐、啷”为乐谱,用“凭心传”编歌词,通过口口相传、口传心授,剽学剽记而世代传送。“这也意味着,随着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艺人离世,其独特的演唱、奏唱方式也将永久失传,这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传承危殆,如鲠在喉,王梦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为了和时间赛跑。2011年春节,决心以神农架民乐为研究题材的王梦熠找到神农架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邓志义,在他的帮助下,王梦熠结识了一个集多种体裁于一体的乐班玉林班。


松柏镇玉林班成员

以神农架的民间吹打乐“三锣鼓”为线索,以活跃在民俗事务中的民间乐队玉林班为载体,通过对玉林班所参与礼俗仪式的动态纪实和对仪式活动中音乐形态的静态分析,展示神农架大山里一个民间乐班的生存状况及其在礼俗中的用乐情况。历经一番艰辛之后,王梦熠10万余字的硕士学位论文《神农架玉林班音乐研究》脱稿了,还被评为武汉音乐学院当年优秀毕业论文。


王梦熠不满足,走上教师岗位的她,工作之余频繁往返于武汉和神农架,为民乐研究不懈奔走,“前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能有后来人”,她想记录下的是家乡几代人的技艺和记忆。

采风问俗:让神农架民乐“活”起来

邓志义(图左)向王梦熠讲解神农架锣鼓的前世今生


从王梦熠手中接过书,60岁的邓志义显得既惊又喜。在王梦熠的帮助下,他翻开书页,用手机对准书中的二维码轻轻一扫,6年前,他本人和吴康英在夜锣鼓歌场上对唱的视频便立刻跃然眼前。令王梦熠遗憾的是,视频中意气风发的吴康英,因患癌症没能熬过去年冬天。


“歌场上见高下!你瞧,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黑暗传》其实就是在‘夜锣鼓’歌场中‘攀比’出来的。”邓志义说,民俗民间音乐是流传的活态文化,它不能脱离民众的生活和生产而独立存在。神农架的曲儿都是宜情宜景,歌的都是真人真事,把这些音乐形式形态记录下来十分难得。


“路隔十里地,各处一乡风”。隔上十里,来往就少,形成的民乐就各具特色。为非遗的活态传承保存“影像教科书”,这就注定了王梦熠要靠脚板一步一步去搜寻。


“最难的不是走十几里山路,而是去了人家也不愿意让你拍。”王梦熠说,神农架阳锣鼓又称薅草锣鼓,是在白天劳作时歌唱,花锣鼓则普遍应用在各种喜庆活动中,而夜锣鼓则是在夜间祭祀吊亡时唱,受礼俗禁忌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丧家都不愿意接受拍摄记录。


“一个女孩子,半夜守在做法事的灵堂边,有时一守就是一整晚。”玉林班班主刘玉林说。在克服自身害怕心理的同时,王梦熠要面对的还有他人的不理解。


2012年8月22日,69岁的徐老人去世,子女们请玉林班在松柏镇松柏村殡仪馆为母亲举办一场体面的丧礼。征得老人的子女同意后,王梦熠获得跟拍机会。出于尊重,拍摄记录需要找寻合适的角度,必要时要放弃拍摄改用录音的方式,为灵活机动,王梦熠选择用手托着摄像机。仪式持续三天两晚,每晚总会有不同的演奏曲目,她不愿漏掉任何一曲,这一守就到了第二天早上还阳仪式结束。


王梦熠向刘玉林(图右)赠书

有一次,王梦熠跟随玉林班去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河南坪村1组录制玉林班和马桥镇河南坪乐班在白事中的整场演奏活动,返程已是凌晨三点,小区院子门上锁了,她就顺着栏杆爬进了院子。回家的路虽不畅,但是乐班竞奏合奏、对歌比歌的精彩场景却让她印象深刻,满心欢喜。


5年里,王梦熠20余次深入山村实地考察,共收集录音30小时,录像22小时,拍摄照片800余张,访谈文字记录8000余字,记录乐谱102首。“每一段唱词、乐曲都经过岁月的沉淀,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我想做的就是安全可靠地将这份文化记忆传给后来者。”王梦熠说。

乐声悠扬:从华中屋脊到青藏高原

玉林班师父张自强(图左)示范锣鼓打击技巧


过去不少民间技艺都严格恪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宁可失传,不可轻传”等“祖训”,但师傅们却都是有问必答,倾囊相授。“他们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善良淳朴、热情真诚,一如家乡那澄明的山水。”王梦熠说。


2013年元月20日,邓志义生病住院十余天,医生嘱咐其静卧疗养。接到王梦熠关于锣鼓起源的请教电话后,他二话不说让她过来,挣扎从病床上爬起身来给她讲故事,屋外大雪纷飞,屋内雾气氤氲,一师一生,传道解惑。


夜锣鼓演奏常常通宵达旦。道士师傅江传详肃穆而认真的表情,传达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仪式感。“他每次都是一口气唱四五个小时,累了就喝几口掺了红糖水的红茶润润喉,几场法事下来嗓子又劈又哑,连话都说不出来。”师傅的辛苦,让王梦熠心疼不已。


想到自己給学生上课时用的扩音器,回到武汉后,王梦熠立即给师傅们买了寄回去。“没想到还掀起了一股潮流,现在神农架的乐手们几乎人手一个。”王梦熠笑着说。


声音亮堂了,锣鼓的精气神更足了。刘玉林说,2012年玉林班共有21名吹打乐手4名道士先生,最大的78岁;而今玉林班人数已达50余人,去年,神农架锣鼓吹打组合从全国各地报送的175支组合中脱颖而出,成为湖北省唯一一支入选的组合出征中国民乐展演。


树的根在土里,雨的根在云中,旋律的根在民间。王梦熠始终认为,好的音乐具有教化功能,不仅要记录下来,还要将它活学活用,还歌于民。


“哀婉的夜锣鼓声不仅是祭奠亡人,更是唱给后人听,教导他们忠厚传家,行德积善。”作为汉口学院的音乐教师,王梦熠常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授民乐的魅力,她也曾在第42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世界大会上全英文向世界推介神农架民俗音乐文化。


王梦熠与班玛县的孩子们

和往年一样,今年暑假,王梦熠又一次背起行囊,追寻她音乐育人的梦想。7月23日,她来到海拔3524米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支教,将陪伴民俗寄宿学校的孩子们度过10天的暑假时光,为孩子们带去创意小文具和歌声。


清晨,稚嫩的童声伴随着鼓点响起,如高原发出的心跳声,朝霞飞升,大地和声,咚咚的锣鼓似乎把灵魂带回远古,王梦熠说,那便是她最开心的时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