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浊清 父母去世后,为什么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亲了?老农说出扎心的原因
可是我们也会发现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这是每当父母去世了以后,家里的兄弟姐妹的亲密程度就越来越少,而且逐渐也就不来往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也有不少农民作出解释而且原因是特别的现实和扎心,我们在农村也经常听说过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人,父母不在了,兄弟姊妹就是一门亲,其实也就是在说,父母在世的时候,家里的孩子都会抱成团,聚在一起,也是一个家庭里的主心骨,可是他父母不在了,就少了这个核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也会为着自己的家庭转,兄弟姐妹的感情也就慢慢疏远了,逐渐由家人变成了亲人,再由亲人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毕竟我们都知道,父母是维系兄弟姐妹感情的纽带,一旦父母不在了,也这个联系亲情的枢纽也就没了,父母在的时候,子女都会聚在一起看望老人。在跟随着老人的记忆,思想回到小时候,种种在一起的欢乐就会浮现在眼前,感情也就更加浓厚,随着父母的离去,这些子女似乎少了一份牵挂,慢慢的都在外面打拼,甚至过年过节都不再回家,感情自然越来越淡!
当然跟兄弟姐妹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有关系,虽然都是父母所生,但是每个人的命运和发展都不一样,彼此成家立业以后,差距就更加明显,条件差的不愿意去巴结条件好的,条件好的又有优越感,不想主动去联系别人,这就变成了一个僵持的状况,感情也就越来越远了。
当然跟父母也有关系,毕竟子女多,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一颗心分不了均等的状态,难免会有些偏心,毕竟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也许父母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在子女看来都是一种偏爱,长此以往心生嫉妒和不满,当父母在的时候,都会顾忌父母的面子勉强应付,当父母去世以后,就没有必要再顾虑那么多,谁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老死不相往来才好。其实对于父母而言,永远希望子女和睦相处,不管自己在没在,毕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有着血脉之亲,筷子也要抱成团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家风也是相当重要的,即使父母不在了,也要亲如一家! 在长辈的那个年代,他们的兄弟姐妹都比较多,特别是在农村里,如果一大家子到齐,可能需要做一两桌才能坐下,不过却很热闹也十分开心,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毕竟在他们那个年代,农村里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只能靠家里的劳动力,家里的人多也就意味着劳动力多,这样反而更能够吃饱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