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阅读,拉近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天道酬勤之人 2018-09-16

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们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与你的距离渐渐的拉远了。阅读是一个媒介,但如何通过亲子阅读这种方式拉近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让你和孩子一同成长呢?今天我想为孩子和家长来个题为《亲子阅读——拉近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的讲座。

 

每个孩子都有一本适合自己的书,他会从这本书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郑渊洁  

 

什么是亲子阅读呢?

亲子阅读是家长和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共同阅读图书的活动。在阅读中,孩子与家长是共同受益、共同成长的。当你选择了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时就应该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探险,而不应该是“我来教你”这种想法。读书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平等交流的机会,分享读书的乐趣。

现在请看亲子阅读大调查: 

给爸爸妈妈好好反思反思是否都做到了这些,也让孩子给爸爸妈妈们提提建议。生活学习告诉我们:即使生活节奏快,但读书还是很有必要,不可忘也不可疏忽。 

为什么要亲子阅读?

 

 1. 亲子情感沟通的需要

郭静静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没有腿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机器可提供内容,但永远也不会提供情感!家长们或许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给孩子们阅读,给孩子们买点读机之类的电子产品,这取代不了亲子阅读,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他们喜欢被拥抱的感觉。多数人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身体的接触是情感接近的最主要因素。这将有利于孩子积极情感的培养。

老师给家长们看了两幅图,是心理学上的小实验。家长、孩子和郭静静老师一同在画面的分析下,从心理学上证明了孩子的生理需要固然重要,但是心理需要、肢体的需要会比生理需要来得更重要。生活中我们不是只给孩子提供物质的需要就够了,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提供温暖,提供心理的需要。

我将分享自己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个真实案例,在案例中对亲子阅读的坚持最后真正的解决了问题,拉近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

2. 抓住孩子教育的“关键期”

孩子4-12岁是教育的关键期,因为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学习的区域又叫“布罗卡”区,在12岁后就会自动关闭,运用时就不再自如了。所以家长们要抓住关键期,通过阅读,或者口头语言等形式让孩子在语言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3.亲子阅读可以“替代性强化”

阅读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在故事中的人物往往都是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化身,在阅读过程中,看到反面人物或者不正确的言行时,不要轻易引申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因为这样容易让孩子反感,觉得自己是一个坏孩子,而抵触反思和改变。正确的作法是让孩子以第三者的身份评价故事中人物的言行,以旁观者评论别人,事实上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强化!

什么时候进行阅读?在哪儿读?

在给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最好能够每天坚持二十分钟左右,在光线比较明亮的地方,让孩子静下心来,拉着孩子的手,摸摸孩子的头一起读。事实证明晚饭以后和睡觉以前是最好的时光。

亲子阅读的空间方位选择上,我想给大家提供了几个选择:

每一个位置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但无论哪一种选择都好,可以经常变化,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一个良好的空间方位,能够营造一个好的阅读氛围,更能够促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沟通。 

 

读什么书好?

绘本是首选。在考虑孩子的年龄层次、阅读兴趣以及其他因素外,绘本能够很好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在做讲座前整理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阅读图书的类型,可供家长们参考,在阅读这条小路上帮助孩子学习。

v02岁:可发声的书、或可触摸、拆卸的书;

v34岁:儿歌和有趣而带重复性的故事,游戏书;

v46岁:短小而精彩的童话故事、手工书和动物书;

v78岁:开始喜欢阅读和自己现实生活相近的故事;

v911岁:有丰富知识的书如少年百科全书,带有幻想色彩的小说;

v12岁后:兴趣点由故事情节转向文字细节,富有文学性、内容清新的成人作品,如散文、诗歌,正式进入阅读的领域。

在现场想和家长、孩子们分享了绘本故事《点》。通过这本书,一起探讨了绘本之中的奥妙。

奥妙一故事情节。构思细腻,符合生活情景,最重要的是从感情上引起了孩子的共鸣。

奥妙二色彩和构图的艺术美感。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本好的绘本就是一个美术展。在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这可以使孩子在审美上有了依托。

奥秘三图和文完美结合。绘本的绘画技术比一般图书的插画高,而且还能表达没有文字的内容,绘本中隐藏了许多的信息,家长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探秘。 

如何亲子共读?

家长朋友们:首先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如角色表演策略、动作语气声效参与策略、游戏策略。在生活中,我也是一位家长,我在平时生活中就喜欢和孩子一起进行这种声效、角色表演的方式,和孩子快乐地阅读。

其次,家长在读故事时注意语气和语调的感染力。在现场老师也做了生动的语气转化的示范,给家长们以后给孩子讲故事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可以抓住一些词语的语气转化,吸引孩子的乐趣。

最后可以边读边做些事:讨论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猜测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体会人物心情等等。都将有利于亲子共读,激起孩子的兴趣。

亲子阅读中常见问题解析

老师在讲座前还进行了一次调查,总结了父母们在亲子阅读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不感兴趣,拒绝阅读

老师在这里建议爸爸妈妈这时候不应该着急,可以用大声读故事吸引孩子,若是孩子在某一阶段或某一天表现出不感兴趣时,可以陪孩子做一些别的事情转移注意力而后再进行阅读。除外,家长们还应该考虑是否自己讲故事的方式不对,不能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最关键的是家长应该在家中营造一种爱书、爱看书、爱看好书的习惯。有时候父母的行为比说话的影响力更大。

问题二:只愿意听某个故事

我想告诉大家:孩子生活中的经历在儿童读物中找到了联系,出于补偿心理而进行一再的重复,通过这样形式达到治疗内心的效果。这也是复习巩固的过程,家长要尊重孩子选择故事的权利,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故事。

在讲故事后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改编故事,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训练表达能力。家长们学会“假装无知”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表现机会。

问题三:不愿意认字

可以采取一边阅读一边“指读”的方式,或者采用双语,让自己的孩子既能学习英语又能激发孩子学习认字。所以家长们在遇到问题时应该采用更多的方式,使孩子的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从而激发学习乐趣。

问题四:插无关话,跑题

家长们要忽略,不能回应,并且继续自己的讲述。

问题五:不愿意回答问题

家长总是很焦虑的把故事讲完后就希望孩子能够复述故事内容,这样的做法会使孩子失去阅读兴趣,家长们应该要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只要提问一些与故事有关的问题就好。

问题六:只喜欢听,不喜欢看和说

这个问题多是由于父母早期亲子阅读中多采用让孩子听故事的方式而造成的。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看到的地方,自己做出很认真地观看图书的样子,并用笑声惊讶等等神态来吸引孩子参与的兴趣。

问题七:只喜欢听某个人讲,如妈妈

家长们都应该要参与其中,母亲能够影响孩子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兴趣,父亲则会影响孩子在科学健康方面的兴趣,所以为了孩子全方位的阅读兴趣,父亲也要参与到亲子阅读中来。

问题八:频繁地把书翻来翻去,当你讲这一页时她要看下一页,无法讲下去

建议父母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让孩子先把书都翻一遍后,等到孩子觉得可以开始讲的时候再进行。因为对孩子来说阅读不只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还是触觉的。

问题九:刚讲几页孩子就要求换书,听别的故事,或者玩玩具

老师觉得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应该先判断孩子在生活中是不是都这样,应该对孩子说些鼓励话,进行一些互动游戏。

问题十:让孩子讲述时孩子却说不到重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告诉大家:不能在亲子共读完后,马上就请孩子进行讲述。因为他能力如果达不到,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会影响到后期的阅读兴趣。家长可以采取简单问答形式,对内容做一些回顾。

在亲子共读中,家长和孩子可能还会遇到其他许许多多的问题。老师在调查中把看到的比较多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帮助。随着现场互动环节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其中与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了交流,她们提出了自己在亲子共读中遇到的问题,也对老师在讲座中所提出的观点和案例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家长们的思考和困惑,基本上都得到了详细的解答和建议。老师从家长们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正因为亲子阅读给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那就是感动和快乐,所以家长们都非常重视与孩子一起的阅读。当遇到困惑时家长们应该积极地寻找办法,改变错误的方式,从而真正从心理上培养孩子对阅读的乐趣。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它拉近了孩子与家长的距离,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心灵桥梁。虽然在本场讲座短短的一个小时内不可能解决亲子共读中所有的问题,更多的问题需要依靠父母和孩子在实践中一起解决。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当中,老师给家长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也帮助家长们解决了许多的困惑,相信家长们一定会带着这些收获,坚持陪孩子把阅读进行到底,拉近孩子与你的心理距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