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明明那么认真为什么就是成绩不好呢?会认为是不是自己的孩子真的很笨的缘故,才会不如别的孩子聪明成绩好。 “特别是三年级之后,孩子的成绩简直是大幅度下降,以前好歹还能够考个八九十分,现在基本上都是六十来分,甚至有些时候的考试难度稍微高一点,连及格都困难。”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现在的成绩都这个样子,以后怎么得了,都还没有上初中,那以后上了初中是不是连高中都考不起呢?其实说真的,这世上真心没有什么笨孩子,其实很多孩子都特别的聪明。 不过每个学生适合的学习方法不一样,家长其实最应该做的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寻求对孩子有用处的学习方法,只有学习方式用对了,就不可能会有成绩不好的学生,而且还有一些学习习惯是真的很重要。
如果学生有这四种学习习惯的话,一定要尽快改正,因为很有可能就是在这些习惯,让孩子的成绩变得不好的。 1、不会预习功课——其实预习功课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会预习的学生,在预习功课的时候,就能够明白自己不懂得地方在哪里了,这样一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就能够很轻易的将自己不懂的知识学到。然而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为了预习而预习,等将书盖上之后,就不知道到底学的是什么了。
2、记无用功的笔记——很多时候有些学生看似很努力,笔记本厚厚的一大本,但是其实有很多学生只是装作很努力的样子,笔记本也仅仅只是为了记笔记而存在。但是却很少会有学生会去翻阅自己的笔记本,特别是很多学生上课也就只顾着记笔记去了,根本没有怎么努力听课,这样光记下笔记能有什么用呢? 3、不爱做题——课后能够做一点题目的话,能够有效的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也能够让自己记得更加深刻一些。更何况很多科目如果想要提高成绩,就是需要不断的刷题,特别是数学这类课程,想要学得好的话,如果不经常刷题,只以为课堂上书本上的自己理解了就没问题了,考试是没办法考得好的。
4、一边做题一边翻阅答案——其实有这个习惯和行为的学生非常多,在做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时候,会习惯性的一边翻阅答案一边做题。还觉得是自己做出来的题,实际上这样的方式也仅仅是刚开始知道怎么做,一转眼恐怕就会忘记,不可能会深刻。做题的时候,只有自己思考出来的才会让自己更加深刻起来。 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填报志愿、高考、大学、专业、家庭教育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关注我! |
|